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检测- 大肠菌群

微生物检测- 大肠菌群

卫生细菌学检验
第五章
大肠菌群的测定
第一节 大肠菌群测定的卫生学意义
一、定义及范围 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或coliform bacteria): 在37 度能发酵乳糖,在24小时内产酸产气的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 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包括大肠埃希菌属、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 的一部分及沙门菌属的Ⅲ亚属(发酵乳糖)组成。 通常大肠埃希菌对靛基质、甲基红、V-P、枸椽酸盐利用四个 生化反应分别为“++--”,称为典型大肠杆菌,其它类的称 为非典型大肠杆菌。
第四节 耐热大肠菌群的测定
1



耐热大肠菌群的定义 大肠菌群的细菌在自然环境中存在时,逐渐适应25℃ ,在 37℃培养仍可生长,但将温度升至44.5℃时,则不再生长。 而直接来自人、畜粪便中的大肠菌群,不仅在37℃正常生长, 在 4 4 . 5 ℃ 也 可 继 续 生 长 , 称 为 粪 大 肠 菌 群 ( faecal coliform); 最 近 W H O 主 张 采 用 “ 耐 热 大 肠 菌 群 ” (thermotolerant coliform bacteria)。 定义:在44-45℃能发酵乳糖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包括 大肠埃希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克雷伯菌属。
水源水 严重污染水:1,0.1,0.01,0.001mL 中度污染水:10,1,0.1,0.01mL 轻度污染水:100,10,1,0.1mL 大肠菌群变异不大的水源水:10mL10份 接种量1mL及1mL以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 酵管,接种量在1mL以上者,应保证接种后 发酵管中的总液体为单料培养液。
大肠菌群检索表(饮用水)
阳性管数 0 1 2 3 4 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 0 ‹3 3 7 11 14 1 4 8 13 18 24 2 11 18 27 38 52 接种水样总量 300mL
(100mL 2 份, 10mL 10份)
备注
5
6 7 8
18
22 27 31
30
36 43 51
70
92 120 161
2. 检测的意义



耐热大肠菌群在卫生学上具有更大的意义,它在人 粪中占大肠菌群数的96.4%。 耐热大肠菌群在自然界中不生长,除非在具有丰富 营养、温度在13℃以上,无余氯的水中生长,也可 在工业污水、腐烂植物及土壤中发现。 如果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均高,多为近期污染; 如果大肠菌群数高,而耐热大肠菌群低,则多为远 期污染。
检样
稀释
乳糖胆盐发酵管
胆盐、或去氧胆酸钠
产气 不产气 阴性 报告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阴性无芽孢 乳糖发酵管 产气 不产气 阴性 EMB、远腾氏等
革兰氏阳性 阴性
报告
阳性
报告
报告Βιβλιοθήκη 2.多管发酵法测定方法发酵试验:在2个装有50mL的3倍浓缩(三料)乳糖胆盐蛋白 胨培养液(含溴钾酚紫指示剂)的大试管或烧瓶中,无菌 操作加水样100mL.在10支装有5mL的三料乳糖胆盐发酵管 中(内有倒臵小管),以无菌操作各加水样10mL,摇匀后, 37度培养24小时。 平板分离:将产酸产气及只产酸的发酵管,接种于伊红美蓝 (紫黑色有金属光泽)或远滕氏(淡粉红色)、麦康凯 (玫瑰红色)琼脂平板上,35-37度培养24小时。 证实试验:将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杆菌菌落接种于单料乳 糖发酵管中, 35-37度培养24小时,产酸产气,即证实有 大肠菌群存在。
5.纸片快速法



制备培养基:营养成分溶解并调完酸碱度后,加入 指示剂溴甲酚紫,灭菌后加入TTC溶液。将新中华定 性滤纸切成规定大小,灭菌后备用。将制好的培养 基浸渍纸片,40℃烘干,备用。 接种:取各稀释度涂布于纸片上,37℃15h后观察结 果。 结果判定:纸片上出现紫红色菌落,周围有黄圈者 为阳性。
9
10
36
40
60
69
230
›230
3.注意事项




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证实试验三步中,初发酵与证 实试验可能相差较大。 抑菌剂如胆盐等对大肠菌群中的某些菌株会有抑制作用。 猪、牛、羊的胆盐效果较好,去氧胆酸钠对结果影响较大, 胆盐剂量以0.5%较适宜。 挑选菌落时,EMB平板上,紫色菌落检出率较高,红色、粉 色较低;无典型菌落时,宜多挑选。 有些在初发酵时产酸无气的,复发酵时却为阳性,用手轻 拍管壁,观察有无气泡上浮。
滤膜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重复性好,经常可能只需单一步骤,可在不同培养 基之间进行转移,可处理大量水样,增加了分析的灵敏度, 节省时间,较MPN法成本低。

缺点:高混浊度的水限制了取样的体积,背景细菌量较多, 导致过度生长,金属和酚能够吸附到滤膜上,抑制了微生 物生长。
2. Coli ID检测法

含有两种显色物质,可以直接识别大肠菌(coliforms)群和鉴 定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而不需附加任何试剂。抑制了 革兰氏阳性菌和酵母菌,菌落颜色变化的敏感性完全适合食品 微生物检验。红色菌落为大肠杆菌。蓝色菌落为其它大肠菌群。
3.TTC(氯化三苯四氮唑)显色快速法
(1)TTC乳糖培养基制备 2%乳糖发酵管:乳糖、蛋白胨、水 TTC培养液:蛋白胨、氯化钠、磷酸氢二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水 以无菌操作进行分装。 (2)三料TTC乳糖培养基 接种:接种1、0.1、0.01mL各三管于中,若接种量为10mL,则 用三料TTC乳糖培养基。 培养:35-37℃18-24h。 结果判定:观察有无红色及产气。
第三节 快速检测方法
1. 薄膜集菌法
薄膜集菌:取供试液333mL,以无菌薄膜过 滤,将细菌截留在薄膜上。 培养检查:将上述集菌的薄膜面向上平贴在 品红亚硫酸钠琼脂平板上,35-37℃培养24h, 如有红色发酵乳糖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的菌落,再做乳糖发酵试验。 发酵试验: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半固体培养基 上,37℃ 6h-8h,产气者为阳性。


饮用水在含有较少量大肠菌群的情况下,有时仍能引 起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在一定条件下能在水中繁殖; 在外界环境中,有的沙门菌比大肠菌群更有耐受力。
3. 意义

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反映检样受粪便污染的程度 反映在生产各环节的卫生状况 具有广泛的卫生学意义
第二节 测定方法
1、测定程序
国际上如瑞士、瑞典等国以大肠菌群作为药品、食品、 饮水等的卫生指示菌。 以100mL水检样内允许含有的大肠菌群的实际数值,以 最大机率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来表示。
其它粪便污染指示菌
分支杆菌、拟杆菌、乳酸菌、梭状芽孢杆菌、粪链球菌
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
2. 不足之处
3.耐热大肠菌群的检查方法


乳糖发酵试验:药品检样10mL接种于双料胆盐 乳糖发酵管,44.5℃培养24h,发酵产气者, 进行确证实验。不产气者,报告为阴性。 确证试验:取产气的乳糖胆盐发酵管培养物划 线于EMB等琼脂平板上,臵于44.5℃培养1824h,凡平板上有典型菌落生长,则证实为耐 热大肠菌群阳性。
二、测定的意义


1892年,沙尔丁格提出将大肠菌群作为水质粪便污染 的指示菌(indicative bacteria) 成人粪便中大肠杆菌有108-109个/g。
1.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的特性

适用于各种类型水的分析; 是存在于肠道中的特有菌; 当肠道病原体存在的同时大肠菌群也存在; 大肠菌群比最难对付的肠道病原体存活时间更长, 对外环境的抵抗力大于等于致病菌; 进入水中不再繁殖; 检验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高度敏感性 检验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检出和计数 对人类无害 指示菌的水平与被粪便污染程度有某些直接的联系
(3)注意事项

产气观察要全面,小管是否堵塞,可轻拍 有颜色的检样稀释10倍后再接种 蛋白胨的质量要好 十二烷基磺酸钠可用洗衣粉替代
4 DC(去氧胆酸钠)半固体试管快速法



制备DC培养基(绿色):将配方中各固体成 分加热溶于水后,调pH7.2,加入指示剂和 DC溶液,煮沸3min备用。 接种:先加样品,后注入培养基,充分混匀 后,凝固后,37℃18-24h。 结果判定:桔红色,有气泡产生或琼脂裂, 为阳性,绿色则为阴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