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8日榜样特别节目观后感
特别节目《榜样》的播出,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身边的例子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做为共产党员的责任、坚持、信念、担当和奉献,让我们见识到一名党员应有的品质,提醒我们在未来的路上,做到心向榜样,牢记责任,传承未来。
榜样,是我们心中的标本。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学习雷锋,学习他那种乐于助人、勤俭节约、对工作刻苦钻研的螺丝钉精神,直到现在,他的形象仍深入人心,而雷锋精神也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心间根深蒂固的精神信仰,这种信仰,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失去价值的,相反,这种精神会有更深远的意义,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人类永远都需要这种优秀的精神。
这是一个榜样辈出的时代,曾经,我们以雷锋为榜样,现如今,各种各样的榜样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廖俊波是我们的榜样,他从学校教师到人民公仆,从基层干部到主政一方,他始终用一颗质朴之心对待百姓;黄大年是我们的榜样,他用行动阐释了什么是“教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殷树山是我们的榜样,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奉献精神。
这些榜样,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职业、不同的阶层,他们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
实践,以自身行动践行着基层社会价值观,他们感动着身边人,同时也带动着更多人,他们默默无闻,为社会尽着一己之力,他们没有丰功伟绩,但他们为自己能为社会贡献的一点微薄之力感到无比的光荣。
我们要向这样的榜样看齐,砥砺自身,做一名合格党员。
我们要做到心中有信仰,心中有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向标杆看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认真观看了“榜样”专题节目,我用最真切的心情领会了作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宗旨。
“榜样”是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通过典型实例,实际访谈等方式诠释共产党员人,坚定理想的信念,为民务实,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精神风采,真正的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立足本职岗位,从自身做起扎实工作,要切实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观看“榜样”专题节目中,使我几次感动落泪,革命先辈们的事迹,让我荡气回肠;最美乡村教师令我汗颜;大园工匠的执着让我心悦诚服;人民警察的光辉形象映衬了我的渺小;院士用大数据描绘出的国家未来令人神往。
他们本是普通人民中的一员,但他们的精神和行为却是伟大的,是我们的骄傲,他们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我们,看
着他们,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同时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而感到责任重大,戛然而生的敬意使我产生了向他们学习的冲动,像他们一样虽在平凡的岗位上,却不甘于平庸。
“坚定信仰,始终心怀担当;增强本领,干出一番事业;看齐榜样,争做合格党员”简简单单的字句,却蕴涵着浓厚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无穷的。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这些平凡的伟人,让我们觉的身为党员,我们应当有强烈的标杆意识和大局意识,将党章党规、系列讲话的重要精神贯彻到实处,将“四将四有”以人格化呈现出来,带动身边人自觉一起以“榜样”为鉴,做到身端心正,这样才能使“两学一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榜样的力量。
在这次观看“榜样”专题节目中,我感触很深,今后在生活中要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党员模范的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中学写作文时就翻名人语录,其中一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句话,印象犹新。
很简单,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别人的影响,其中自觉的接收影响就是学习榜样,学习他们的行为,吸收他们的思想。
因此,人们在生活中,需要被模仿的对象,需要被学习的榜样。
央视播出的《榜样》正是洞察了人们的需要,正面回应了诉求,点亮了一盏明灯。
榜样是一个高度,是一个标杆。
罗官章等人,他们的行为,我们或许难以企及,但确实碰触了我的心灵。
他告诉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可以去到一个怎么样的高度。
他的付出,他的坚定,他的踏实,他的奉献,这些东西或许不是时时刻刻都惦叨在嘴上,但是,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放弃的时候,想妥协的时候,他或许就会出现在脑海里,告诉我们,事情还可以那样办,困难还可以那样克服。
或许,这就是榜样的所赋予的力量。
其实,榜样就在我们身边。
作组织工作时,我们要校对稿件,科长总是要求我们边读边校对。
我觉得很麻烦,看看不就行了?有时候,虽然读了,但是,还是不够用心。
后来,一个老组工告诉我,说,以前老领导在的时候,那可是一个字一个字,拿着铅笔校对的。
这个故事,让我惊讶了很久。
还有这种这么认真、这么严谨、“不可思议”的方式?从此,我对读稿件校对有了“死心塌地”的感觉。
我想,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他们会给我们树立一个标杆,引导着我们向那个方向而努力。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电视上的先进任务,也可以学习身边好的同事的好的做法,以他们为榜样。
我们要做榜样。
榜样,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约束。
我们要有做榜样的精神,要有我要当榜样的思想准备,在平时的工作中、生活中,用更高的要求要求自己。
这样就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这种约束一定会有利于我们的工作,一定
促进着我们的工作。
“当地的老百姓说,我们要用这种一种方式,来怀念廖书记,廖俊波是谁........”10月7日下午,在电脑跟前听主持人说到这翻话时,想起人民日报上那篇关于廖书记的报道,事后有与同事说读报后落泪,同事在电话里略带一翻笑意的问“廖俊波是谁.....”同样,今看完《榜样》专题节目选集《廖俊波:俯首甘为“樵夫”为民披荆斩棘》时一样落泪,通过这个选集心中再次自我提醒:在岗位中践行《榜样》,勿亮“红灯”。
人人心中有杆秤,秤砣放哪人心知。
石圳村成为垃圾村,三十多年无人清理,村里常年留守的只有走不动的和不会走的老人儿童。
而在该村,村民每周都能看到廖书记身影。
广大人民群众在廖书记的种种行动上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走近“垃圾村”才能走进村民心里,心在哪,身则会常在哪,成绩则会常在哪开花结果。
在每时、每天、每周、每年的工作中,每名党员要自我提醒,向优秀党员看齐、为人民群众服务,不是一撇一捺止在个人思想汇报或年终总结中,而是真实走到工作中和生活中去。
是否有心和用心,身边的职工群众自会用心感受到,标语挂在墙上,不如把一颗为职工群众办实事的心自挂心底。
党员行为是否规范,是否优秀,职工群众会用那杆秤称一称。
一路直行有榜样,勿在路上设红灯。
《榜样》专题节目
看了,观后感写了,在岗位工作之路上践行榜样的力量却成了“将来式”。
“省尾书记”围着政和县创建美丽乡村发展之路一路直行,旧事乡味丁彩女、东涧村的花卉、洋屯子的莲子、建第一个工业园、第一个市民广场......,廖书记一路直行,未在这条路上自设红灯停一停,歇一歇。
理由一堆,借口一筐,党员干部心中践行榜样的天枰严重倾斜,黄灯缓一缓,红灯停一停,榜样的力量自我削弱,践行《榜样》的路上,共产党员不是观望者、宣誓者,是一心从“尾”到“首”的廖书记。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这句响亮的口号,始终围绕在我们周围。
9月28日,
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榜样2》专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榜样2》专题节目以“喜迎十九大、共圆中国梦,走近学习榜样、凝聚复兴力量”为主题,邀请部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到场,通过先进事迹再现、典型代表访谈、嘉宾现场讲述等形式,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生动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抒发了共产党人对人民永远赤诚的真挚情怀。
在观看节目中,我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也对他们感到由衷的敬畏。
廖俊波、吴金印、吴亚琴、陈先达、刘锐、尼玛江村、
胡双钱、杜丽群,节目中出现的这一个个名字,活跃在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活跃在各个行业,以己之特长,为中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同时他们也代表着共产党员这个集体,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们始终牢记着建党时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更牢记着他们对人民的赤诚之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站在在无数榜样身后,我们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立足岗位、务实工作,办事每件事,赢得万人心,以更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更坚强的政治信仰,接过守业和创业的接力棒,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很好的完成承前启后的使命。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短短十五字,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的职责,也是我们奋斗的宗旨。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将这些榜样精神运用到工作当中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专业水平,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
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意义上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