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1题)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6.金本位制7.货币制度8.银本位制9.金银复本位制10.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1.金属准备制度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货币的产生是__。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 B 国家发明创造的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2.货币在__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 商品买卖B 缴纳租金C 支付工资D 给商品标价时3.货币在__时执行价值贮藏职能。
A 支付水电费B 购买商品C 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D 准备用于明年的购买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__。
A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 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5.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的调节__。
A 货币流通B 货币必要量C 生产规模D 投资规模6.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是__。
A 牡丹卡B VISA卡C 长城卡D 金穗卡7.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流通银行券,无铸币流通,无金块可供兑换,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
A 金块本位制B 金铸币本位制C 金汇兑本位制D 银行券制8.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是__。
A 银本位制B 金本位制C 金、银复本位制D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9.金银复本位制中,金银两种货币比价均各按其市场价值决定的货币制度是__。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10.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__。
A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不铸造、不流通金币 B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C 纸币仍是金单位 D金银铸币同时流通11.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中所谓的劣币是指__。
A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 B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的货币C没有名义价值的货币 D没有实际价值的货币12.与本位币相比,辅币具有如下特点__。
A为有限法偿货币 B为不足值货币C国家垄断铸造 D币材多为贱金属13.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特点__。
A人民币与黄金有直接联系B人民币是可兑现的银行券C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D人民币不与任何外币确定正式联系14.弗里德曼将货币定义为A流动性 B M2 C 商业银行储蓄D购买力的暂息所15.__指出货币和资本作为每一个新开办的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
A.凯恩斯B.马克思C.弗里德曼D.卢卡斯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1.凯恩斯是个典型名目主义者,他认为货币是用于债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一种符号。
2.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分工与货币。
3.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货币是交换的媒介和桥梁4.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认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5.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作“货币性”,它反映了金融资产的盈利能力。
6.“格雷欣法则”,是指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通货最终充斥市场。
7.金块本位制也称为生金本位制,而由中央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流通货币制度。
8.金汇兑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指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只准以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9.所谓货币的非中性是指货币能够影响实体经济,并在实体经济中产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10.名义货币供应量变动后只引起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动,不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进而不影响实际变量和产出水平,货币就是非中性的;反之则为中性。
四、填空题(共32空,每空1分)1.金本位制的具体形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物交换圆满实现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_______与_______。
3.10个商品相交换,物物交换的比率为_______个,货币交换的比率为_______个。
4.M2=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5.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职能。
6.货币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阶段。
7.20世纪之前,西方学者基本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货币本质观:_______和_______。
8.关于货币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9、M1=_______+_______。
10.许多经济学家根据金融资产的_______来定义货币,并确定_______的范围。
11._______与_______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12.通货学派认为,只有_______与_______才构成一国的货币13.银行学派认为,_______等信用形态也应该属于货币。
五、计算题(5分)1.商品价格平均水平为10,待实现的商品总量为10000,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为5次,试计算共需要多少货币必要量来媒介这些商品交换?六、简答题(共9题,每题5-8分)1.货币在充当世界货币时,其职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有哪些内容?3.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货币金属准备的用途有哪些?5.金属本位币在流通上具有哪些特色?6.金币本位制具哪些特点?7.货币取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8.马克思将价值形式的发展分成哪几种?9.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0.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具有哪些特点?七、论述题(共4题,每题12-16分)1.货币制度的构成应包括哪些要素?2.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基本内容?3.货币有哪几种职能?简述其意?七.案例题(21分)从货币的产生看货币的形态与本质许多东西都充当过货币的材料,从贝壳等实物到金银等贵金属,到纸币,以至目前流动的电子货币都被当作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
“在古代,据说曾以牲畜作为商业上的通用媒介。
牲畜无疑是极不便的媒介,但我们却发现了,古代往往以牲畜头数作为交换的评价标准,亦即用牲畜交换各种物品。
荷马曾说:迪奥米德的铠甲,仅值牛九头,而格罗卡斯的铠甲,却值牛一百头。
据说,阿比西尼亚以盐为商业变换的媒介;印度沿海某些地方,以某种贝壳为媒介;弗吉尼亚用烟草;纽芬兰用干鱼丁;我国西印度殖民地用砂糖;其他若干国家则用兽皮或鞣皮。
据我所闻,直到今日,苏格兰还有个乡村,用铁钉作媒介,购买麦酒和面包。
”(亚当·斯密,《论货币的起源及其效用》)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牲畜、贝壳、烟草和铁钉等实物都曾充当过货币。
17世纪,在印度的许多地方,贝壳与“巴达姆”(badam,一种不能吃的波斯硬果)被民众广泛使用,与铜币争夺地盘。
在印度和中国的许多地方,由于开采铜和铸造铜币的成本比开采白银和铸造银币,甚至比开采黄金和铸造金币的成本还要昂贵,因此当铜短缺时或铸币成本太高时,在最偏远的市场上,贝壳就取代了铜币。
直到18世纪,贝壳作为货币在非洲的奴隶贸易中仍有很大的需求。
同时,枪支、巴西烟草、亚麻布、法国白兰地和火药也被用于黑人奴隶交易。
当时,购买一个奴隶的价格分别是100磅贝壳、12支枪、5包巴西烟草、25匹亚麻布、1桶(约40升)法国白兰地或15磅火药。
与贝币同时使用的还有盐币。
在中国明代,楚雄府就曾用人工加工好的盐块作货币,一个盐块重2两。
1936年,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方国瑜在倮黑山还见到以盐币交易的情况,这些盐币每块长宽1.5寸,厚4分,30块重1市斤。
现在,在南太平洋的雅普岛上人们仍然把石头作为货币,二战中的集中营和战后的德国及20世纪80年代的俄罗斯都曾把万宝路香烟作为货币。
思考分析:有人说,黄金不是货币,而是货币的材料。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那么货币又是什么?(21分)要求:有观点、有内容、有结合(所学知识与案例内容)。
提示:可以有不同的观点。
(如马克思的说法,西方货币经济学的说法,也可以是个人的说法。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4分)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职能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标准,也就是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质的方面)和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量的方面)时,发挥和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就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3.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财富保存、收藏和积累起来时,货币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4.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作单方面的价值转移时,就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5.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6.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7.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8银本位制,是最早货币制度之一,它是指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一种货币制度。
9.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币材的货币制度。
10.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不能兑换黄金、取消黄金保证的货币制度。
11.金属准备制度,是指由国家集中储备货币金属,作为稳定货币和汇率的平准基金以及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
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1. C 2. D 3. D 4. D 5. A 6. A 7. C 8. D 9. A 10.B 11.A 12.A 13.C14.D15.B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1.对2.错3.对4.对5.错6.错7.对8.错9.对10.错四、填空题(共30空,每空1分)1.金本位制的具体形式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2.物物交换圆满实现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需求的双重巧合和时空的双重巧合。
3.10个商品相交换,物物交换的比率为45个,货币交换的比率为9个。
4.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5.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五个职能。
6.货币发展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五个阶段。
7.20世纪之前,西方学者基本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货币本质观:货币金属观和货币名目观。
8.关于货币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三种即:促进论、促退论、中性论。
9.M1=通货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10.许多经济学家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定义货币,并确定货币供给量的范围。
11.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12.通货学派认为,只有金属货币与银行券才构成一国的货币13.银行学派认为,活期存款等信用形态也应该属于货币。
五、计算题(5分)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商品价格水平×待实现的商品总量(2分)的货币必要量= 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10*10000)/5 = 20000(个单位)(3分或5分)六、简答题(共10题,每题5-10分)1.货币在充当世界货币时,其职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每点2分,共6分)第一,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