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继续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一、脱贫攻坚成效及其举措
1、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选优配强村党组织。
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
为防止部分党员干部可能出现的“懈怠”的思想问题,工作队与两村支两委持续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强化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激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与责任担当意识,为此,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体党日活动和召开村支部班子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方式,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思想交流,对扶贫工作的继续深入推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农村党支部发展的好不好,关键在于“领头雁”选的准不准。
针对村分别于去年、今年定为“软弱涣散党支部”的问题,都进行了整顿。
特别是村党支部委员改选以及村民委员会改选,为村新选任年富力强的村支书、村主任1名(一肩挑),改选支委成员两名,彻底转变了村党支部存在的软弱涣散问题,实现了党支部和村组织的选优建强。
2、竭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针对村扶贫产业发展,今年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计划以巩固当前已有种养业为基础,进一步寻找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推进产业生产与品种结构调整,力争实现已有的种养产
业形成一定的生产链,同时再引入技术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形成收益和经营规模更大的产业链。
发展庭院经济,保证基本收入。
工作队从稳定个体收入为切入点,在以往发放鸡苗、果树苗、蜜蜂等庭院经济的基础上,于今年再向两村的贫困户发放水果树苗、鸡苗,进一步巩固贫困户的个体经济收益,确保其基本收入和基本生活来源。
调整品种结构,优化收入来源。
为继续提高两村农产品种植收入,工作队同时推进黄桃品种改良与新品农作物推广两项工作。
首先全力推进黄桃品改,对村5个已承包的基地进行了黄桃品种改良工作;其次大力推广新产品种植。
在已有种植产业的基础上,依托专业农业种植公司(以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主),在种植技术、产品回收都有保障的情况下,在两村尝试推广引进食品级中药产品金丝皇菊的种植。
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两村现共建有干洞光农互补食用菌大棚基地,前期共计投入近100万元,因前期承包者经营不善,一直闲置至今,而土地流转费年年要交,给村集体经济造成了沉重负担。
通过工作队与村支两委不懈努力,与公司正式签约5年,每年收入租金6.28万元。
3、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
进一步完善了村级综合服务平台、便民服务站、卫生室、图书室、广播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
今年在窑背和双子园两处易地扶贫搬迁点和个片区广场舞点新装路灯盏;购买
了五套广场舞音响设备,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入户道路、产业道路、路面硬化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正在加紧实施。
4、全力推进拟脱贫户帮扶工作
村当前仍有共计户人未脱贫,为实现攻坚脱贫工作顺利完成,让未脱贫人员能够稳脱贫真脱贫,同时做好已脱贫贫困户巩固、防控工作,做到已脱贫的不返贫,工作队在这一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反复核查贫困户情况。
自2019年春节以来,工作队已经先后对两村贫困户进行了10余次入户走访,其中尤其对未脱贫的贫困户基本情况进行深入核查,深入了解贫困户致贫的原因,根据其家庭等相关情况,在已经针对所有贫困户制定2019年产业发展计划的基础上,还特别帮助未脱贫贫困户制定了脱贫计划。
做好帮扶巩固工作。
根据镇、县、市扶贫办要求,今年工作队已经对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多次排查,对其发展的脱贫产业进行周期性了解,防止其因为技术、能力、家庭方面等原因导致产业失收,巩固帮扶效果。
加强返贫、致贫防控。
工作队与村支两委一同加强对两村农户家庭情况的关注了解,及时掌握突发的农户家庭变故,有效的进行处置帮扶,尽快解决其突发困难,防止返贫、致贫的现象发生。
同时针对部分对帮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的“钉子户”,工作队多次走访入户做思想劝导工作,防止因安全事故之类原因导致的返贫现象
出现。
工作队还根据两村实际情况,在工作队扶贫项目中设立了特困临时救助基金5000元,以备不时之需。
5、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三保障”政策落实
坚持开展健康扶贫。
在工作队2018年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医疗保险的情况下,2019年将依然坚持这一健康扶贫思路,预计再投入万元左右为该村所有农户补贴购买医疗保险,为该村人民排除医疗费用隐患。
义务教育保障及教育助学扶贫。
对两村深入开展排查失学辍学情况,没有发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辍学的现象;并对村一名极度厌学的学生多次上门劝学,且已做好劝学无效的记录。
工作队还开展了助学奖励活动,对今年考上的大学新生和高中新生进行了学助奖励;还对今年新入学的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展“送书包”活动,营造一种崇学、尚学的浓厚氛围。
落实安居工程措施。
该村实行危房改造户,异地搬迁户,基本保证了居者有其屋。
6、大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督促落实“四议两公开”。
在工作队的指导帮助下,村经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后于7月4日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以民主投票表决的形式通过了黄桃上交方案等项议案,进一步推动了村村务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建立健全村规民约。
自乡村文明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两村村委会就根据相关精神要求制定了村规民约。
然而在村规民约实行过程中发现,部分内容并没有
结合两村实际情况,没法解决实际存在的现实问题。
也有部分内容中过大过空,执行起来没有说服力,缺乏制度管理效果。
两村都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村村规民约》。
新的《村规民约》对当前村规民约进行了部分修订,以两村实际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将诸如土地违约、文明礼让等条款加入到其中,以实现村规民约的约束效果。
村修订《村规民约》的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
推动村民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
两村均成立了村民红白理事会等一系列村民自治组织,初步实现了村民自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返贫致贫防控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返贫管理机制
要进一步健全返贫动态监控机制。
健全和完善关于脱贫户和脱贫人口的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分类动态管理台账,以确保全面及时地掌握脱贫人口的发展情况,根据脱贫户现有的产业、副业、外出务工及经商等收支状况,将其划分为不易返贫户、容易返贫户和极易返贫户三个不同的等级。
对已经脱贫的人口进行跟踪监测,并强化对相对脱贫户、贫困边缘户的后续帮扶工作,有效防止其“刚越线,又返贫”现象的发生。
要建立“因势利导、分级施策”的帮扶机制。
要针对不同等级的脱贫户采取不同的帮扶政策。
对一级脱贫户以“帮”为主,二级脱贫户以“扶”为主,
三级脱贫户以“引”为主,正确运用“授渔”与“授鱼”的法宝,妥善处理“造血”与“输血”的关系,通过分级监控、分级管理、分级施策,提高脱贫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2、建立健全产业扶贫机制。
选准特色产业。
农业产业扶贫必须建立在选准产业的基础上,首先要突出特色,其次要突出市场,再次要突出绿色和有机,最后是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带动贫困户生产和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主要力量的是新型经营主体,对与贫困户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的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根据其发挥的作用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大力拓展市场。
加大扶贫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扶持具有强劲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以帮助他们合理确定产业发展规模,避免“增产不增收”等情况的出现,切实提高产业扶贫的效益。
3、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是遏制贫困户脱贫后再次返贫
的有效保障。
一要进一步完善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助残、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已经脱贫但尚未稳固的脱贫人口进行兜底式帮扶,充分发挥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协同互补作用,努力形成强大的保障合力,有效防止脱贫户因病、因残、因学等重新返贫。
二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灾害救助机制,防止脱贫群众因灾返贫。
积极探索建立
“政府+保险公司+农户”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分摊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降低因自然灾害和产业发展风险导致的致贫返贫。
三要进一步健全贫困人口就业保障机制。
对有外出务工愿望的困难群众,要合理引导,帮助其实现外出务工,做好用人单位与务工人员之间的牵线搭桥工作。
4、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机制
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前提。
扶贫先扶志。
大力宣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思想,建立正面激励机制,对自愿脱贫、提前脱贫的贫困群众给予奖励表彰;转变单纯给钱给物的帮扶方式,实行“以购代捐”“以工代赈”等方式;扶贫必扶智。
长期来看,要坚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力度,让这些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的有效途径;同时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和脱贫群众积极参与劳动技能培训、农业种植技术培训、创业培训等,提高其自身发展能力。
扶贫除陋习。
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坚决刹住婚丧嫁娶上铺张浪费和相互攀比之风,教育广大贫困群众有病及时治疗,以减少小病拖成大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