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一项小火慢炖的工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得是一步一个脚印,像走长征那样走下来。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几乎从来没有在12点之前睡去过。
也从来也没有过睡到自然醒的惬意生活,我总是想着可能就因为这一时的懒惰,一切都不同了。
所以,我非常谨小慎微,以至于有时会陷入自我纠结中,像是强迫症那样。
如今想来,这些都是不应该的,首先在心态上尽量保持一个轻松的状态,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
虽然考研是如此的重要,但它并不能给我们的人生下一个定论。
所以在看待这个问题上不可过于极端,把自己逼到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
而在备考复习方面呢,好多学弟学妹们都在问我备考需要准备什么,在我看来考研大工程,里面的内容实在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
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
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最近我花费了一些时间,整理了我的一些考研经验供大家参考。
篇幅比较长,希望大家能够有耐心读完,文章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广西大学戏剧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639)戏剧基础(804)戏剧作品分析参考书目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安葵《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叶长海《新时期戏剧述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田本相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虽然准备的时间早但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很长时间,真正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学习时间充分,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期,一定要充分利用,必须集中学习,要攻克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猛搞学习。
在这一阶段的英语复习需要背单词,做阅读(每篇阅读最多不超过20分钟),并且要做到超精读。
无论你单词背的多么熟,依然要继续背单词,不能停。
真题是木糖英语的真题手译,把阅读真题争取做三遍,做到没有一个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懂,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每道题目选项分析透彻。
完型填空的考察重点就是词汇辨析,逻辑关系,固定搭配和语法等。
完型一般放在最后一步做,所以时间有限,不需要把文章通读一遍,只要把握首句,即文章的中心大意,不要脱节文章主题意思即可。
做题的时候多联系理解上下文,精读空格所在句,根据前后的已知信息寻找相关的线索去选择合适的单词,所以建议大家练习完形填空要注重思路和寻找文章的线索。
另外,要注重固定搭配与常见词组,完型填空常常和搭配有关系,平常应当多积累一些固定搭配,在考试的时候就能节省更多时间,而且记忆词组和搭配在作文、阅读、翻译中也起很大帮助。
完形填空一共20题,练习时尽量控制在20分钟内完成。
翻译考查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按照英语语法结构拆分长难句,准确、通顺翻译汉语的能力。
翻译主要考点包含对三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从句翻译的考查以及对一些特殊句型如强调句,倒装句等的掌握。
练习翻译题最好要写出来,不要认为在脑子里过一遍大致意思就行了。
你现在分析的越明了,后期读文章的速度和翻译的准确度就会越高。
新题型要求大家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有较强的意识和熟练的把握,并具备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理解长难句的能力。
新题型主要考查三大题型:七选五,排序题以及标题匹配题。
不同的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也有所不同(需要大家在做历年真题的基础上自己慢慢总结做题技巧)。
尤其是七选五题和排序题,是对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测试,因此在要难度上远远高于标题匹配题,大家有必要对真题中此类题型多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新题型重点练习方法和思路,无需全文通读理解。
暑假这段时间很重要,因为还要复习专业课,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真正体会到了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大家一定要给自己做个计划表,具体到每一天,严格执行,充分利用好暑假(这时候基础阶段学得好的同学很幸福的)。
当然,复习到这个时候,你的英语复习重点依然是单词、阅读,学英语最重要的是单词,千万不要到了最后,反而忽视了单词,背单词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重点!保证阅读能达到中上等水平的同时,你需要增加你的附加分了。
什么意思呢?翻译和新题型其实提高起来比较快,这段时间就是要好好突击下这两块的题目。
首先要提到最重要的就是,专业课复习的那段时间可以把各种权威的模拟题题好好看看。
把一些常用的句型和套路默记下来,例如中国戏剧的代表人物都有谁,各自都有那些代表作,中国戏剧史又是如何发展的。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答题思路和得分点的把握。
之前总结的笔记拿出来稍微看看就可以了。
考题大多在意料之内,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关键知识点等,像这样的知识点是一定要掌握的,例如:文明戏、爱美的戏剧、左翼戏剧运动、重庆雾季公演、“孤岛”剧运、欧阳予倩。
因为时间也比较充裕,所以建议考时要多斟酌下,书写也多注意(看一位老师的博客,对部分考生的书写很是鄙视,所以……),留个印象分也挺好。
考之前还想着把卷面做好些,考的时候发现对我而言,题量实在太大,能在3个小时内完成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有部分基本上都不能花太多时间斟酌,只能不停地往下写。
大家首先要清楚,只要其他科目和总分过了国家线,剩下的只看专业的分数排名。
重心一定要放在专业课上,其实专业课复习个人一直感觉不错,做研教新版模拟题正确率很高,真题做下来都不错,可是今年专业题由于自己选择题错太多的缘故,只拿到了一个擦边分,个人觉得很不满意。
所以特别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不要太疏忽大意,一定要多少背背知识点,平时题目做的再好,上了考场也会有一下子懵了的时候。
复习的时候没怎么看推荐的大学教材,用了两本习题册,考前两个月做了真题,考前1周练了知识点。
这就是我的专业备考经验作为一个学渣,大家可以选择性的看看。
备考的时候看了一些复习资料,比如辨析什么的。
然后8月份开始做真题,可以说一开始做的时候像被泼了冷水一样,觉得自己专业知识简直渣成酥,之后多做了几套,也就习惯了。
这里提醒大家平时答题请注意时间。
不然考试的时候时间可能略紧。
研教新版练习题,包括了全部的出现过的经典题型,有一部分还配备有权威解析,解析特别详细,每一章解析后面都配有其他年份的同类型的原题型题目,能够通过以复习知识点马上做相应的真题来及时巩固知识点。
但是对于想多练手的同学可能不够用。
还有说到做题,大家可以在这里联想一下公共课,细想虽然科目不同,但其实做题时候需要注意的点,还有做题的技巧还是有共通的地方,考研的时间比较宝贵,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可以去仔细看看真题的详解,然后通过这些详解找出类似的题目,找出规律,比如阅读的选项虽多,但是总的其实可以分为同义转述,无中生有,偷换概念,过度推理等几种,这其实就一个做英语题的小规律,以后在做练习时可以重点关注。
而政治也是如此,《政治新时器》上面的重点知识数量很大,不仅要做真题,关键是将真题的答案仔细研究,比如马克思部分的大题,数百字的答案,我们答题时不容易做到和原答案一字不差,这时候就可以将重点提炼出来,精简答案,在考场做题时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就可以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继续回归专业课。
专业课复习时。
我看书时的宗旨是两个:第一把书看厚,第二再把书看薄。
把书看厚就是仔仔细细一字不漏地看书,理解书上涉及的概念和例子,这可以通过做详细的笔记来完成,例如:角抵戏、参军戏、瓦舍勾栏、宋杂剧、金院本、南戏、北杂剧、传奇、“四大声腔”、昆曲、弋阳腔、京剧、戏曲现代戏、戏曲艺术的当代形态、板式变化体、曲牌连套体、梆子腔系、皮黄腔系、宋元南戏作家作品、元杂剧作家作品、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明清传奇作家作品、汤显祖、沈璟、李玉李渔及其《闲情偶寄》、孔尚任及其《桃花扇》、洪异及其《长生殿》、谭鑫培、余叔岩、“四大名旦”、脚色行当、四功五法、程式、行头、一桌二椅、文书场等。
把书看薄就是整理书中的框架,关上书,你能把书上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小节的内容像串糖葫芦一样串起来,这个可以通过画树状图来完成,到了复习后期也可以直接在脑子里回忆。
这两个方法看什么部分的都能用。
我基本上在7月份前做完了的详细笔记,9月份开始整理框架,做到每一节的知识点都在脑中。
考研这件事其实说起来也不算很难,只需每天坚持学习10小时,方法得当,半年的时间足以让你去一个不错的学校。
但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一天学习10小时容易,十天可能也能坚持,但几百天如一日的坚持真的不像说说那样简单,更何况考研的时候你还会遇到各种琐事、各种困难,考研的时候真的感觉全世界都在阻止你考研,如果这时候你自己连为什么考研都没有想清楚,那中途放弃的概率就可想而知了。
考研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己要考研,但是又觉得自己考不上,每天学习也很辛苦,就每天到教室打卡,看起来也好像在学习,但其实心思根本没在学习上。
这种状态最后考不上就怨天尤人,但其实那些看似在学习的时间只是被你白白浪费了而已,最后只能感动自己。
所以,考研的时候投入感真的很重要,不止要每天坚持学习,更要坚持投入。
在学习方法上,我用的是最简单的“计划-执行”这样的方法,这个方法比较适合自己自制力较强的同学,因为定计划容易,但要严格执行计划就比较难了。
定计划的时候先要定下大的总体规划,总体规划下面是每个阶段的计划,然后是每个月的计划每天的计划,定好计划之后按部就班地执行下来。
计划在制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计划的弹性,保证有时间去处理“意外”的发生。
大家平常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多做笔记,笔记要清晰明了。
就像下图,看起来比文字有趣多了,也可以加深自己的印象。
还有一点是我在high研上看到学姐经验贴触动非常大的一点,千万,不要,感动自己。
那位二战学姐自己说她在一战时做的最多的就是感动自己,可能也是一天十一二个小时,但是苦吃了很多,不见得记住了多少,如果只看辛苦程度,那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个个都可以感动中国了,我们只看结果,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记住就行,请时刻提醒自己永远有那些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的人。
虽然在考前听过有学姐追剧逛街依旧超高分,考后也知道有同学复习不下去就出去嗨皮照样秒杀一众苦行僧。
但是这些经验我们笨鸟只能高山仰止,然后继续埋头苦干。
苦学尚且不一定能成功,更不要沉溺在苦学带来的心理上的安全感里不能自拔。
最后想说的是每天问问自己记住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可以有什么方法让自己学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