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
一、单选
1.基质的跨膜运输中,被运输物质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单纯扩散
B.促进扩散
C.主动运输
D.基团转位
2.当有机物的半衰期为2月时,可初步判断其生物降解速率()
A.快
B.较快
C.慢D抗生物降解.
3.以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片段携带给受体细胞,这是发生了质粒的()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融合
4.增加一个取代基就会使有机物难以矿化,这样的取代基被称为异源基团,下列哪个物质不是异源基团()
A.Cl
B.Br
D.COOH
5.抗降解化合物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具有毒性
B.没有毒性
C.易迁移
D.以上皆对
6.生物修复中常添加铵盐作为养分,它所不具有的优势是()
A.可供细胞生长
B.可作电子受体
C.价格便宜
D.在土壤中迁移性强
7.目前条件下,基因工程菌的载体一般来自微生物的()
A.质粒
B.细胞膜
C.细胞壁
D.染色体
8.达西定律公式中,负号表示()
A.基模势为0
B.水流方向
C.地下水通量为负值
D.承压水头高于地面
9.当土壤水分不饱和时,它不具备的势能是()
A.基模势
B.渗透势
C.重力势
D.压力势
10.下列哪类生物是水生植被恢复的重点和难点()
A.挺水植物
B.浮叶植物
C.沉水植物
D.浮游动物
二、多选
1.当无毒的化合物被活化后,可能的结果有()
A.迅速矿化
B.缓慢矿化
C.持久不矿化
D.具有致癌性
E.毒性消失
2.微生物利用非水溶相液体的活动方式,可能发生的有()
A.提高水相温度
B.分泌表面活性剂
C.直接接触
D.分泌乳化剂
E.降低水相pH值
3.关于生物通气,说法正确的有()
A.可在土壤层进行
B.可在潜水层使用
C.可在承压水层使用
D.可能逸出挥发性物质
E.忌用引气机
4.混合菌株间有时能产生协同作用共同降解污染物,可能的协同机制包括()
A.提供生长因子
B.分解中间产物
C.竞争共代谢产物
D.分解有毒物
E.产生共栖现象
5.地下水修复中,注入井滤网常常产生生物阻塞,一般采取哪些措施可加以避免()
A.加过氧化氢
B.减少注入水固体浓度
C.增加营养盐
D.提高注入水温度
E.脉冲注入修复剂
6.利用水生植被修复受损湖泊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湖盆形态
B.底泥性状
C.人类需求
D.水力状态
E.湖泊历史
三、判断
1.引入外来物种易导致生态入侵,因而生物修复中只能利用土著微生物加以修复
2.除草剂主要是对植物产生毒害,因而即使发生激活作用,也不会对昆虫产生危害
3.微生物不能利用基质作为能源和组分元素的有机转化作用称为共代谢
4.描述生物降解动力学的幂指数定律并未考虑微生物的生长因素
5.污染物通过某种基团对某类微生物产生毒性,只有当去掉这个基团时,它的毒性才会消失
6.污染物的吸着作用是指固液两相中某些化学物质在固相中浓度降低,而在液相中浓度升高的现象
7.发生陈化的物质,通常其化学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8.通过恒化器培养的微生物是人造生物,最终不会在自然界中出现
9.土壤质地是指土壤中所有不同大小直径的颗粒组合状况
10.绿色植物具有发达根系,对气态污染物的精华也主要依靠根系的吸收作用进行
四、名词解释
1生物修复
2.去毒作用
3.承压水
4.植物稳定
5.生物操纵
五、简答
1.简述生物修复的三项原则
2.水分特征曲线有什么用途?
3.化合物结构与生物降解间存在一般性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应注意什么?
4.何为电动力学修复,电渗析和电迁移有分别是指什么?
5.植物修复是指什么,水溶态污染物到达根表面主要有哪两条途径?
6.海洋赤潮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各自有什么缺点?
六、论述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什么,湖泊垂直分布根据光线投射性可分为哪些区域,采用水生植被修复湖泊时,生态型群落和经济型群落的配置目标和建群物种分别是什么?
A卷
一、单选
1.下列哪个因素通常不会导致微生物产生驯化现象()
A.微生物初始群体小
B.酶诱导时间长
C.原生动物捕食
D.污染物含磷量高
2.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中常常会利用质粒,质粒本质上是()
A.染色体
B.RNA
C.蛋白质
D.DNA
3.下列哪类土壤水,与土壤颗粒的吸附力密切相关()
A.膜状水
B.毛管悬着水
C.重力水
D.毛管上升水
4.土壤颗粒通常会带负电,这是因为土壤中()
A.铝氧八面体过多
B.硅氧四面体过多
C.发生了离子交换
D.氧气含量不足
5.注入井中同时加入过氧化氢和营养物会在地下水中产生不同的影响带,最后的影响带一般是()
A.过氧化氢带
B.氧气带
C.营养物带
D.污染带
6.堆置处理中,处理的灵活性较高的是()
A.条形堆置系统
B.反应器系统
C.静态堆置系统
D.污泥堆系统
7.污染湖泊修复中,采用深水曝气不能达到下列哪个效果()
A.增加溶解氧
B.产生还原性环境
C.提高氧化还原电位
D.增加鱼类食物
8.物料需要量计算通式中,C s代表的反应是()
A.电子供体的半反应
B.电子受体的半反应
C.细胞合成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9.细胞结构的近似组成为()
A.C H?O?N
B.C?H?O?N
C.C?H?O?N
D.C5H7O2N
10.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以氧气为电子受体时,能量系数的范围为()
A.0.01-0.2
B.0.05-0.1
C.0.1-0.3
D.0.12-0.6
二、多选
1.关于土壤中的毛管空隙,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能进入
B.具有毛管作用
C.真菌能进入
D.其间的水主要受到分子间引力
E.当量孔径大于1mm
2.原油中含有以下哪些物质()
A.烃类
B.沥青
C.油膜
D.胶质
E.生源化合物
3.在海洋上发生石油泄漏后,可能的自然转归过程包括()
A.蒸发
B.燃烧
C.乳化
D.光氧化
E.大量溶解
4.亚表层供给系统中的重力法包含有()
A.水泵注入
B.空气真空
C.空气注入
D.表面喷灌
E.渗滤床
5.电迁移中,外加电场可使下列哪些物质产生移动()
A.土壤孔隙水
B.阳性离子
C.阴性离子
D.带电胶体
E.细菌
6.采用生物操纵时,可投加一些物质达到修复目的,投加的物质可包括()
A.肉食性鱼类
B.浮游动物
C.细菌
D.植物病原体
E.昆虫
三、判断
1.环境中的氮气含量很高,通常不会成为生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2.异生素降解菌富集中,为了克服异生素毒性,可以把异生素加入土壤中通过吸附作用降低毒性
3.土水势中的基模势是弯月面力和吸附力作用的结果,一般为正值
4.原生动物对微生物有捕食作用,因而对生物修复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5.补偿深度是水体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平衡时的水深
6.土壤潜性酸是自由扩散于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直接反应出来的酸度
7.过氧化氢能供给氧气,因此在注入井的筛网处加入过氧化氢,将加剧其生物堵塞
8.泥浆相处理比堆制处理更均质,反应也更快速
9.根据植物可利用性,可将重金属分为难吸收态、交换态、可还原态、可吸收态
10.地下水修复时,可以选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作为细胞氮素的来源
四、名词解释
1.土壤最大吸湿量
2.基因工程菌
3.化学淋洗修复
4.原生质体融合
5.阳离子交换作用
五、简答
1.地下水有哪三种类型?
2.土壤质量含水量和容积含水量分别是指什么,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3.何为原位可渗透反应墙,它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4.地下水修复中,电子受体和营养物的需要量估算过程包含哪些内容?
5.湖泊的科学定义是什么,其水生植物被修复包括哪两条途径?
6.微生物降解空气中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反应步骤?
六、论述
植物对污染环境的适应模式有哪些及各自有什么特点?何为植物修复,它有哪些优点?
答案
一、单选:DDACC ABCDD
二、多选:AB 2.ABD ACD DE BC ABCDE
三、判断:FTFFT FFT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