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P-PLAN 计划
D-DO 实施
是一个持续改善过程中需要遵循
的一个原则。只要持续转动这个
循环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持续不断 地提高。
A-ACTION C-CHECK 措施 确认
(PDCA循环)
第四节:管理循环和解决问题8步骤
二、PDCA与SDCA管理循环
D-DO 实施
S-Standard 标准化
SDCA循环是一个标准化维持
不仅现象会消失问题也得 到根本解决
第四节:管理循环和解决问题8步骤
一、标本兼治的解决问题
原 作 业 条 件 因 标 准 作 业 结果 产 品 特性 质 量
不 良 产 生
①治标
修理或修复
对原因采取对策
②治本
第四节:管理循环和解决问题8步骤
二、PDCA与SDCA管理循环
1、PDCA循环(改善提升)
PDCA是一个管理循环,更
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是事中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内 容,也是改善活动的重要部分。这项工作要求我们认 真分析发生问题的真正原因,并通过消除这些原因, 以求问题的根本解决保证同样的问题不再发生。
第一节:日常管理的三个层面
三、事前管理(未然防止)
事前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事前管理是指通过预测或预知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可 能导致问题发生的因素,通过消除这些因素来达到未 然防止问题发生的过程。 2、通过有效的计划和标准化活动以及设置防范机构来实
现物、现实的三现原则,研究问题发生的根本 原因。
第三节:分析问题的PM方法 2P5M+W的来历如下图所示:
P:Phenomenon(现象) P:Physical(物理) M:Mechanism(机制或机理) M:Man(人)
2P
5M
M:Machine(机器设备)
M:Material(材料或零部件) M:Method(工作方法)
究变动前后人员的差异(作业熟练度不同或
者其它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也许就和问
题目的产生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第三节:分析问题的PM方法
M:Machine(机器设备)
具体研究问题目的产生是否与设备的
变化(老化、变形及其它性能方面的失真等) 有关。
第三节:分析问题的PM方法 M:Material(材料或零部件)
的过程,要使管理或改善的结果维
C-CHECK A-ACTION 确认 措施
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就必须对工
作过 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SDCA循环)
第四节:管理循环和解决问题8步骤
二、PDCA与SDCA管理循环
PDCA循环和SDCA 循环是管理活动中相辅 相成的两个方面.如果没 有或忽视了SDCA循环 (维持和标准化管理),P DCA循环(改善提升)得 来的成果将得不到有效 的坚持,原来的问题有可 能再度发生.相反,如果没 有PDCA循环(改善提升), SDCA循环就只能维持现 在的管理水平,而无法求 得管理水准的提升.
明知道行不通,不合理,仍然要重復同一錯誤。這种固執行為根本不接受新觀 念,甚至可能以強烈態度反抗別人的約束或糾正的意圖。
4.退化 雖是成人,舉止卻表現得象小孩子般,耍賴、婆婆媽媽、哭泣,……等,只希望 回到過去的安全與美好狀態,甚至沉醉於自己建立的幻想世界,在幻想世界中好像 一切問題皆圓滿解決了。
第二节:問題的意義:
大家好……
问题分析、解决
目录
一、日常管理的三个层面 二、問題的意義 三、分析问题的PM方法 四、管理循环和解决问题8个步骤 五、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第一节:日常管理的三个层面
一、日常管理包括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
事后管理:问题发生后实施处置
事中管理:通过监督控制,防止问题的发生
事前管理:预知和未然防止可能发生的问题
第一节:日常管理的三个层面
二、事后管理(问题处置)
事后管理是指管理者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 的问题、异常或不良,并及时采取对策的过程。
事后管理的原则是快速和有效地发现问题
和解决问题。
第一节:日常管理的三个层面
至吸仅 类取仅 似教解 问训决 题和问 不有题 再效是 重运不 演用够 。这的 些, 经还 验要 教从 训问 ,题 以中
W:Why (为什么)
在整个问题分析的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
什么。只有不断去深究问题与4M变动之间的
关系,才能找到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
第三节:分析问题的PM方法
5、找出发生问题的真正原因 在诸多的原因中,使用试验法、排除法等等找 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 6、改善方案的提出 根据不同的原因研究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改善方案。
现对工作过程的有效控制,达到未然防止的目的。
第一节:日常管理的三个层面
事 前 管 理事 之后 间管 的理 关、 系事 中 管 理 及
三个不同水准管理之间的关系:
管理类别
1
要点
• • • •
说明
通过预测、预知、计 划及标准化等事先管 理,预防问题发生
事前管理 未然防止
未然防止、 预测、预知
2
事中管理 业务改善
7) 自主管理及責任觀念的確立
8) 管理看得見 →管理的過程與結果能看得見,使問題能顯在化 9) 自由開放環境⊕參與管理 主管誘導、同事啟發
第三节:分析问题的PM方法
一、2P5M+W法概要
PM手法是源自于TPM活动中,是一种常
见的分析问题的手法,也叫做2P5M+W法。它
强调分析问题时要从现象入手,并遵循现场、
所有的加工或工作过程都涉及到许多 因素,但这些因素不外乎是人、机器、 材料、方法(4M)等几个方面。只要找
出现象与4M之间成为存在条件的时候,
问题的解决也就简单得多了。
第三节:分析问题的PM方法 M:Man(人)
研究问题的产生和人员变化(变动、情
绪、熟练度)之间的关系。如果问题恰恰发
生在作业人员变动的时候,我们就要认真研
步骤1
选择改善课题
◇制定活动计划
步骤3 制定改善计划 ◇制定推进负责人和活动 成员
以下就对2P5M+W法作简单的叙述:
1、Phenomenon(现象):即现象的明确化
现象是指问题的表象,或者说是所发生问题的最 直观的客观存在。生产线停了,产品发生不良,设备 坏了,库存太多,损耗或浪费居高不下,生产周期过 长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管理中常常碰到的现象。 所谓现象的明确化就是要正确认识所发生的现象, 在对现象产生的方式、状态、发生的位置、不同品种 时的情况是否有别等等进行有效把握的前提下进行下 一步的工作。不至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通常说的要 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这个意思。
(四)阻礙問題意識的大敵: 1) 差不多 2) 沒關係 3) 沒辦法、不可能、自我設限 4) 沒問題→“找不到問題就是問題”
5) 沒面子
问 题
第二节:問題的意義:
(五)如何建立問題意識:
1) 懷疑 →勿習慣於現狀,對事看不順眼 2) 依據事實 3) 追根究竟 4) 作業結果的檢討 5) 重要過程的點檢 6) 多角度考慮 →最好能跳出自己的角度看事情
第三节:分析问题的PM方法
2、Physical(物理):现象的物理解析 分析问题要秉承现场、现物、现实的原则。 现象的物理解析就是用物理的方法对现象本身 进行解析,把握问题的真正意味。应该说,任何一 个现象都可以用原理、原则来进行说明。
现 象 的 物 理 解 析
比如说:一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表面划伤(有划痕)不 良,我们说划伤不良便是一个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从物理布局 的角度考虑,划伤肯定是这个表面和另一个物体有过接触或碰撞, 而且一般可以肯定这个物体的硬度比零件表面更硬。从此,我们可 以决定必须对通过对加工过程进行观察或分析,确认引起划伤的物 体,也许这个物体就是某个常用的金属工具。这样做的好处是, 避免简单地想当然是什么、什么造成划伤。
4、教育员工养成不论问题的大小都要认真对待和及时迅 速解决对应的良好习惯。
第一节:日常管理的三个层面
三、事中管理(监督管理) 事中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对
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另一方面是指研究问
题发生的原因,并对原因采取对策的过程。
第一节:日常管理的三个层面
三、事中管理(监督管理)
过程决定结果,对工作过程进行有效监督控制 (即对4M:人、机、物、法进行有效管理)是防止问 题发生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在工作过程中的关键环 节设置检查点和控制点,检查和控制工作过程的质量 以免问题和不良的发生。
W:Why(为什么)
……
W
第三节:分析问题的PM方法
通过对所产生的现象(问题)进行物理(实
事求是)的分析或解析,研究问题发生的机理 (为什么),找出问题的发生与人、设备、材 料、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及问题发生的真正原 因。 在追求真正原因的过程中,只有多问一些为
什么,才能有效把握问题发生的机理。
第三节:分析问题的PM方法
第三节:分析问题的PM方法
3、研究现象存在的条件 研究现象存在的条件要从机理 (Mechanism)或原理原则(Logic)基点出发, 就是说,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从物理 的(有时可能是化学的)角度认识问题,分析 问题发生的机理,找出与现象存在相关的所有 条件。
第三节:分析问题的PM方法
4、研究与人、机器、材料、方法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管理循环和解决问题8步骤
一、标本兼治的解决问题 针对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做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对问题实施必要的处置(修理或复原等)
◆研究问题发生的原因,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
① 治 标 ② 治 本
针对现象研究对策,采取 (处置)措施
从现象找到原因,针对原因 研究对策并采取措施
现象会暂时消除,但问题 未彻底解决
事后管理 问题对策
再发防止、 早期发现、 早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