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移动边缘计算行业现状及应用前景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8月正文目录一、移动边缘计算为何物 (5)1.1移动边缘计算的概念、特征与基本组件 (5)1.3移动边缘计算是CDN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9)二、多因素推动移动边缘计算加速发展 (11)2.1物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与大连接需要移动边缘计算 (11)2.2移动边缘计算是5G的核心技术之一 (13)2.2.1网络切片技术需要应用移动边缘计算 (15)2.2.2C/U分离技术将促进移动边缘计算实现 (17)2.3移动边缘计算可以避免运营商网络管道化 (21)2.4软件定义网络(SDN)将助力移动边缘计算功能实现 (23)三、移动边缘计算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 (24)3.1视频优化加速:移动边缘计算降低移动视频延迟,实现跨层视频优化243.2车联网:移动边缘计算确保低时延和高可靠性 (26)3.3增强现实(AR):移动边缘计算可降低时延,提高数据处理精度,提升用户感受 (27)3.4监控视频分析:移动边缘计算可降低核心网负担,提高处理效率 (28)四、移动边缘计算的技术解析 (28)4.1移动边缘计算的类型 (28)4.2移动边缘计算的部署方案 (30)4.2.1基于4G EPC架构部署在RAN侧的MEC方案 (30)4.2.2基于4G EPC架构部署在CN侧的MEC方案 (31)4.2.3基于5G架构的MEC服务器部署方案 (33)五、主要公司分析 (34)5.1诺基亚 (34)5.2英特尔 (35)5.3凌华科技 (37)5.4华为 (38)5.5中兴通讯 (39)5.6网宿科技 (41)5.7日海通讯 (41)5.8Relay2 (43)六、投资建议 (44)七、风险提示 (44)图目录图1:ETSI定义的移动边缘计算框架 (6)图2:英特尔定义的移动边缘计算整体架构 (6)图3:移动边缘计算的技术特征 (7)图4:移动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关系示意图 (8)图5:移动边缘计算与云计算搭配处理数据可降低成本 (9)图6:移动边缘计算与CDN位置关系 (10)图7:CDN典型架构图 (10)图8:物联网时代收集和处理数据的主要难题 (13)图9:IMT-2020定义的5G的八个关键能力 (14)图10:移动边缘计算促进数据中心与5G的融合 (15)图11:移动边缘计算是5G核心技术之一 (15)图12:网络切片的应用需求 (16)图13:5G网络切片示意图 (17)图14:C/U分离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效率 (18)图15:C/U分离技术应用场景 (19)图16:移动边缘计算降低时延 (20)图17:移动边缘计算(EECO)实现低能耗 (21)图18:运营商面临移动承载网络管道化的挑战 (22)图19:中国联通与佰才邦展示MEC VR解决方案 (23)图20:中国移动智能化边缘计算平台 (23)图21:全球网络延迟情况示意图 (25)图22:移动边缘计算在视频优化中的应用示意图 (26)图23:移动边缘计算在车联网应用中示意图 (27)图24:移动边缘计算在AR应用中示意图 (27)图25:移动边缘计算在监控中的应用 (28)图26:配置到订单系统(左)和预制微型数据中心(右) (29)图27:边缘计算的三种类型 (30)图28:MEC服务器部署在RAN侧基站汇聚点后 (31)图29:MEC服务器部署在RAN侧单个基站后 (31)图30:MEC服务器与CN侧的P—GW部署在一起 (32)图31:MEC服务器与CN侧的D—GW部署在一起 (33)图32:基于5G架构的MEC服务器部署方案 (34)图33:诺基亚MEC平台框架 (35)图34:英特尔NEV SDK功能架构 (36)图35:英特尔MEC测试环境示意图 (37)图36:凌华科技移动边缘计算平台SETO-1000 (38)图37:凌华科技移动边缘计算架构平台产品 (38)图38:华为边缘计算物联网解决方案 (39)图39:中兴QCell方案应用场景 (40)图40:网宿科技构建智能计算网络 (41)图41:佰才邦搭载LTE小基站与MEC服务器的无人机 (42)图42:佰才邦与中国联通展示MEC解决方案 (43)表目录表1:移动边缘计算系统的基本组件及功能 (7)表2:CDN与移动边缘计算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1)表3:诺基亚发布的MEC应用程序 (35)表4:凌华科技移动边缘计算平台可以实现的功能 (38)一、移动边缘计算为何物1.1移动边缘计算的概念、特征与基本组件移动边缘计算(MEC)最初于2013年在IBM和Nokia Siemens共同推出的一款计算平台上出现。
之后,各大电信标准组织开始推动移动边缘计算的规范化工作。
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的定义,移动边缘计算侧重在移动网边缘提供IT服务环境和云计算能力,强调靠近移动用户以减少网络操作和服务交付的时延。
2016 年,华为在国内倡议发起了“边缘计算产业联盟”。
根据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的定义,边缘计算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以满足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我们认为:移动边缘计算通过与内容提供商和应用开发商深度合作,在靠近移动用户侧就近提供内容存储计算及分发服务,使应用、服务和内容部署在高度分布的环境中,以更好地满足低时延和高带宽需求。
根据Intel的架构,移动边缘计算位于无线接入点与有线网络之间,传统无线接入网具备了业务本地化和近距离部署的条件,从而提供了高带宽、低时延的传输能力,同时业务面下沉形成本地化部署,可有效降低对网络回传带宽的要求和网络负荷。
移动边缘计算由于提供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并对第三方开放基础网络能力,从而使得网络可以根据第三方的业务需求实现按需定制和交互,这将是5G迈向更扁平网络的第一步。
图1:ETSI定义的移动边缘计算框架图2:英特尔定义的移动边缘计算整体架构移动边缘计算的技术特征主要体现为:邻近性、低时延、高宽带和位置认知。
(1)邻近性:由于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的布置非常靠近信息源,因此边缘计算特别适用于捕获和分析大数据中的关键信息,此外边缘计算还可以直接访问设备,因此容易直接衍生特定的商业应用。
(2)低时延:由于移动边缘计算服务靠近终端设备或者直接在终端设备上运行,因此大大降低了延迟。
这使得反馈更加迅速,同时也改善了用户体验,大大降低了网络在其他部分中可能发生的拥塞。
(3)高带宽:由于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靠近信息源,可以在本地进行简单地数据处理,不必将所有数据或信息都上传至云端,这将使得核心网传输压力下降,减少网络堵塞,网络速率也会因此大大增加。
(4)位置认知:当网络边缘是无线网络的一部分时,无论是WiFi还是蜂窝,本地服务都可以利用相对较少的信息来确定每个连接设备的具体位置。
图3:移动边缘计算的技术特征移动边缘计算的基本组件包括:路由子系统、能力开放子系统、平台管理子系统及边缘云基础设施。
前3个子系统部署于移动边缘计算服务器内,而边缘云基础设施则由部署在网络边缘的小型或微型数据中心构成。
表1:移动边缘计算系统的基本组件及功能移动边缘计算系统的核心设备是基于IT通用硬件平台构建的MEC服务器。
移动边缘计算系统通过部署于无线基站内部或无线接入网边缘的云计算设施(即边缘云),以提供本地化的公有云服务,并可连接其它网络(如企业网)内部的私有云实现混合云服务。
移动边缘计算系统提供基于云平台的虚拟化环境,支持第三方应用在边缘云内的虚拟机(VM)上运行。
相关的无线网络能力可通过MEC 服务器上的平台中间件向第三方应用开放。
1.2移动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互补、相得益彰移动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关系可以比喻为集团公司的地方办事处与集团总公司的关系。
云计算把握整体,聚焦于非实时、长周期数据的大数据分析,能够在周期性维护、业务决策支撑等领域发挥特长;边缘计算则专注于局部,聚焦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处理与执行。
对于数据处理的时效性要求,如果完全依靠云计算,传输时间及反馈时间将会使得数据处理效率大打折扣。
而如果先通过移动边缘计算进行简单初步的处理,对于复杂的数据再上传至云端,通过云计算解决,这样既可以解决数据处理的时效性问题,同时降低传输成本,又可以减轻云计算的压力。
因此,云计算与移动边缘计算配合的运行模式是这样的:边缘端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特征传输给云端再进行计算分析。
图4:移动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关系示意图图5:移动边缘计算与云计算搭配处理数据可降低成本1.3移动边缘计算是CDN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CDN即内容分发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Internet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以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
CDN与移动边缘计算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CDN 与移动边缘计算的产生背景有许多相同之处,实现目标也有相近之处。
两者都是在用户体验要求不断提高,用户数量、数据流量激增的背景下产生。
CDN 中的网络“边缘”和移动边缘计算中的“边缘”含义接近,都意味着和以往的网络架构不同,服务器更接近于无线接入网(RAN)。
但是相较于CDN,移动边缘计算更靠近无线接入网,下沉的位置更深。
由于物理距离的减少,自然移动边缘计算相较于CDN时延进一步降低。
图6:移动边缘计算与CDN位置关系但在架构上,移动边缘计算与CDN差别较大。
移动边缘计算的典型架构中包括能力开放系统及边缘云基础设施,这使得移动边缘计算拥有开放API能力以及本地化的计算能力,而这些恰恰是CDN所欠缺的。
图7:CDN典型架构图由于自身的技术特点,CDN应用场景的关注点是在“加速”,如网站加速,视频点播及视频直播等等场景,并未出现智能化场景。
而移动边缘计算包括了计算能力,因此具备了低时延和智能化特点,移动边缘计算在包含CDN的应用场景外,在诸如车联网、智慧医疗等要求智能化的应用场景中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产业环境的日益变化,用户对高频、高交互的要求越来越极致化,不仅对时延的要求更高,对智能调配能力和处理、计算海量数据的能力也要求更高了。
因此,CDN 的传统应用场景如视频加速将受到挑战。
对此,CDN 要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进一步升级,比如智能化,最关键的是智能调配、智能计算。
在应用场景方面,CDN也应不断升级,从最初的图片加速、网站加速、视频加速,到承载各类高清视频、VR/AR等重度应用,再到对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承载。
而这些正是移动边缘计算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