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废水处理方案
5
氧池出水进入好氧池。 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经好氧池内好氧微生物的 新陈代谢作用得以降解, 废水中的部分色度也可经好氧微生物的作用 而去除。曝气池出水进入二沉池,二沉池采用平流形式,沉淀池的底 部设置集泥斗。
3、拟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原水 格栅 调节池 固液分离器 中间水池 1 气浮机
二氧化氯发生器
(1)J14-8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修订本) (2)GB891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3)GB18596-2001《禽畜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4)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5)GB50052-95《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6) 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7) GB50054-9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1.2.3. 设计水量、水质
8
4.2 调节池 该养殖厂不同时间段,废水排放水量差别较大,为了减少水量变 化对后续设备的冲击负荷,设集水池来收集水量,来调节水量。 设计规格:10*5*5.5 米 停留时间:24h 有效容积:250m3 数量:1 座 构造:调节池设计地下式,为钢砼结构 配套设备:潜污泵一台、液位控制计一套、潜水搅拌机一 台 4.3 固液分离机 固液分离机是一种机械过滤的方法, 它适应于把液体中的存在的 微笑悬浮物质最大限度的分离出来,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与其他分 离方法的区别在于过滤介质空隙特别小,借助晒网回转离心力,在较 小的水力阻力下,具有较高流速性,节流住悬浮固体。 设备型号:WL-1000 处理能力:100m³/h 设备尺寸:滤筒直径φ 960mm 长度 1950mm
10
4.6 中间水池 2 该池具有水量调节、水质调节的功能。用来收集气浮机处理下来 的废水,便于用泵提到 UASB 进行处理,以平稳 UASB 的进水量,避免 水量大小变化对生化处理的冲击。 设计规格:4*3*5.5 米 停留时间:6h 有效容积:60m3 数量:1 座 构造:调节池设计地下式,为钢砼结构 配套设备:潜污泵一台,液位控制计一套
主要包括从治理工程的进水口至出水口的工艺、构筑物、设备、 电气、 仪表等的设计、 图纸、 工程报价、 运行费用分析等技术文件等。
1
1.2. 设计依据
1.2.1. 编制依据
该公司提供的资料和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其余各专业规范等 同类行业同规模水质资料; 1.2.2. 设计规范、标准 (1989 年 12 月) (1984 年 5 月) (1989 年 7 月) (GB8978-1996) (GB3095-1996)
9
4.4 中间水池 1 该池具有水量调节、水质调节的功能。用来收集固液分离机处理 下来的废水,便于用泵提到气浮机进行处理,可以设置在固液分离机 下方。 设计规格:4*3*5.5 停留时间:6h 有效容积:60m3 数量:1 座 构造:地下式,为钢砼结构 配套设备:潜污泵一台,液位控制计一套 4.5 溶气气浮机 PQF 系列溶气气浮机主要用于固-液或液-液分离。通过溶气气浮 和释放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 使其粘附于废水中密度与水 接近的固液或液体微粒上,造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并依靠浮力 使其上升至水面,从而达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目的。 设计参数: 设备型号:PQF-15 设备尺寸:L×B×H=4.6m×2.4m×2.3m,碳钢防腐结构。 配套设备:溶气罐、溶气泵、空压机、加药装置、刮渣装置、控 制系统
设备型号:UASB-300 材质:碳钢防腐,外层保温(100mm 岩棉,外包彩钢板) 设备尺寸:φ 7.0m×H8m, 处理能力 1200kgCODcr/d。 设计流量:250m3/d 水力停留时间:29h 结构:立罐,地上式 配套设施:三相分离器、布水装置、溢流堰、内循环系统等(内 含);沼气储罐由用户自备 4.7 MBR 地埋式一体化设备: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处理法, 即在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 利用栖附在填料上的生物和 充分供应的氧气,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废水总的有机物氧化降解, 达到净化目的。它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填料为弹性填 料,易结膜、不堵塞。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
6
加混凝剂和絮凝剂 PAM 和 PAC,一方面起破乳作用,另一方面使废水 中的 SS 等形成絮凝体,通过粘附溶气气浮机中的气泡,被带到水面 而被除去,气浮出水后流入中间水池 2。 中间水池 2 出水由泵提升进入 UASB,在 UASB 中通过厌氧作用, 消耗了废水中部分有机污染物并将大分子难降解物质转化为易生物 降解物质,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提高了后续生物处理的效率。 UASB 出水自流进入缺氧池,缺氧池中的反硝化细菌利用原水中 的有机物和回流混合液中的硝酸根和亚硝酸根进行反硝化反应, 将硝 酸根和亚硝酸根进行反硝化生成氮气而被出去,以达到脱氮的目的。 缺氧池出水自流进入好氧池中悬挂高效立体生物填料, 并由鼓风 机充氧曝气,维持池内溶解氧浓度 2-4mg/l 的条件。在好氧池中主 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自养细菌(硝化菌), 好氧微生物可将有机物分解 成 CO2 和 H2O,大幅度降解废水中的 BOD5、COD、SS 等污染负荷。 好氧池出水进入 MBR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 称 MBR),MBR 是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 技术。液中膜的应用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有 效的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可以有效截留硝化 菌,使其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使硝化反应得以顺利进行,有效 去除氨氮,避免污泥的流失,同时可以截留一时难于降解的大分子有 机物,延长其在反应器的停留时间,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分解。 缺氧池、好氧池、MBR 膜池在本工艺中何为 MMBR 一体化设备。
11
维二糖与葡萄糖。半纤维素被聚木糖酶等水解成低聚糖和单糖。 水解过程较缓慢,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厌氧降解的限 速阶段。在酸化这一阶段,上述第一阶段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在 发酵细菌即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 菌体外,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酸(VFA)、乳醇、醇类等,接着 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等。酸化过程是由大量发酵细菌 和产乙酸菌完成的,他们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可分解糖、氨 基酸和有机酸。
第四章
4.1 机械格栅
污水处理系统构筑物、设备
回转式机械格栅是一种可以连续自动清除的格栅。 它由许多个相 同的耙齿机件交错平行组装成一组封闭的耙齿链, 在电动机和减速机 的驱动下,通过一组槽轮和链条组成连续不断的自上而下的循环运 动,达到不断清除格栅的目的。 设备型号:XGC-500-1000-30 安装角度:75 度 设备材质:不锈钢
7
3.3 处理工艺特点 由于膜的分离作用,不必设立沉淀、过滤等其他固液分离设备。 高效的固液分离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生物单元的微生物 菌群与已净化的水分开,不须经三级处理即直接可回用。 水质较好,无污泥泄漏,设备开始运转后可得到良好的水质,可 除去磷、氮等有机成分,能够达到消防、灌溉、冲厕、绿化等用水标 准等。
污泥浓缩池
达标出水
消毒池
清水池
MMBR
UASB 厌氧塔
中间水池 2
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路 污泥线路
3.2 废水工艺流程简介: 污水先经过人工格栅把大块污物截留, 防止进入后续阶段阻塞设 备,随后进入曝气调节池,曝气调节池出水后经过固液分离器去除废 水中的粪便、饲料等密度较大的悬浮物。固液分离机出水进入中间水 池 1 由污水泵提升进入溶气气浮机,在进入气浮之前,通过向水中投
4.6 UASB 厌氧塔
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通常 需要时间较长。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 段。 厌氧的产物主要是小分子有机物, 使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显 著提高, 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摄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质才可 直接进入细胞内, 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质首先要通过胞外酶的分解 才得以进入微生物体内代谢。 例如天然胶联剂 (主要为淀粉类) , 首先被转化为多糖,再水解为单糖。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成纤
设计水量 250m3/d。
2
水质:根据甲方提供水质数据,确定设计废水水质如下: 表一 进水水质 项目 COD BOD SS 氨氮 pH 废水水质(mg/L) 14000 6000 1500 500 5.0-7.5
表中单位均以 mg/l 计,PH 除外。 1.2.4. 污水排放标准
表二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 的一级 A 排放标准
项目 COD BOD5 SS 氨氮 总磷
废水水质(mg/L) 50 10 10 5(8) 1 表中单位均以 mg/l 计。
3
第二章 污水处理设计原则
2.1.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原则 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使设计符合国家 的有关法规、规范、标准。 综合考虑废水水质、水量的特征,选用的工艺流程技术先进、稳 妥可靠、经济合理、运转灵活、安全适用。 污水处理系统平面布置力求紧凑,减少占地和投资。 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其它栅渣、沉淀物,避免 造成二次污染。 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自动控制,力求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实 用。 高程布置上应尽量采用立体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平面布置 上要紧凑,以节省用地。 严格按照厂方界定条件进行设计,适应项目实际情况要求。 2.2.泥处理系统设计原则 产生的污泥经浓缩脱水后运输至垃圾填埋场处理。 工艺设计尽量减少系统污泥产生。
养殖废水处理工程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 概述···························2 第二章 污水处理设计原则·····················5 第三章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6 第四章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备···················9 第五章 工程预算·························17 第六章 公用工程·························18 第七章 二次污染防治·······················21 第八章 售后服务承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