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护理学
【注意事项】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⒉进针时如有明显抵抗感,不得强行 进针,以防刺伤眼球。进针深度不宜超过 3.5厘米以防刺入颅内,也不要过于偏向鼻 侧,以防刺伤较大血管及视神经。 ⒊进针时不宜过深过速,针尖不适锋 利及过细,掌握好进针方向,切忌针尖在 眶内乱刺。 ⒋注射完毕,注意观察有无球后出血 现象,如眼睑皮肤肿胀,眼球突出,运动 受限等,如有上述体征出现,应以单眼加 压绷带包扎止血。
眼科护理学
学习和从事五官科护理工作,必须树立整
体观念,注意全身与局部关系,了解药物 史、家族史和环境因素,了解和掌握五官 科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和规律,将所有知识 融会贯通,才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更好 地为患者服务。
第一章
眼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
路和眼附属器。
第一节眼球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4、对症处理
5、饮食
6、勿低头
第三节
眼科常用护理技术
操
作
结膜囊冲洗法
1、取坐位或仰卧位
2、擦净分泌物和眼膏 3、距离2-3cm,温度18-20 ,动作轻,反复冲
洗
滴眼药法
操作者洗净手,并核对滴眼药品是否正确。 患者取仰卧位,头稍后仰,眼向上看。操作者用
棉签或棉球试净眼部的分泌物,一手将患者下眼 睑向下牵引,另一手持滴管或眼药瓶,手掌根部 轻轻置于患者前额,滴管距眼睑1~2厘米,将药液 1~2滴滴入结膜囊内(图1-10),轻轻提起上睑, 使药液均匀的分布于眼球表面,用干棉球试净流 出的药液。嘱患者闭目2~3分钟,同时压迫泪囊部 1~2分钟,以免药液进入泪囊或鼻腔引起不适
二
一、房水
二、晶状体 三、玻璃体
眼内容物
第二节
视 路
视路:视神经——视交叉——视囊——外
侧膝状——视放射——枕叶视中枢
第三节眼附属器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眼附属器: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
眼眶
第四节眼的血液循环和神经支配
一、血管及血液循环
二、神经支配
第二章眼科病人的护理概述
滴眼药水的6个技巧:
1.合理用药:不要以为眼药水是外用药,滴多滴少没关系。事实上,
“一滴眼药水毁了一条命”的报道已有多起。这些药有新福林、噻吗 心安、地卡因滴眼液等,对上述药物尤应小心。 2.局部清洁:患某些眼病时,眼睛的分泌物较多。如患急性结膜 炎时,有大量脓性黏液分泌物;患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时,有黄绿色 分泌物。这时,要先用消毒棉签将脓性分泌物清除掉,或用生理盐水 冲洗干净后再滴眼药水,以免眼睛的分泌物影响药效,或者分泌物随 药水进入眼睛后扩散开去,形成异物刺激,甚至导致继发感染。 3.距离适当:滴眼药水时,眼药水瓶口距眼球应保持3厘米左右的 安全距离。过近时,瓶口易接触睫毛或眼睑,造成药物污染。更重要
第一节眼科病人的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三、辅助检查
四、心理-社会状况
第二节眼科病人的检查和护理配合
一、眼部检查
二、视功能检查 三、其他检查
第三节眼科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1、感知紊乱
视力障碍与眼部病变有关 2、焦 虑 担心预后 3、自理缺陷 术后双眼遮盖 4、有受伤的危险 5、知识缺乏 6、急性疼痛 7、组织完整性受损
结膜下注射法
【目的】
将药物注入结膜下以提高药物在眼内的 浓度,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治疗眼 前节疾病,也用于眼球手术的局部浸润麻 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消除恐惧,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2.结膜囊内滴用表面麻醉剂2或3次,每次间隔1~2min。 3.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 4.上睑或下睑分别固定于相应眶缘处,嘱病人向上或向 下注视,眼球应向注射部位的相反方向注视。 5.选择充血较轻、血管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注射针与 眼球壁呈10~15°角进针,切忌垂直,以免误伤眼球。针 尖应背离角膜方向,将药物注入上方或下方球结膜下。 6.结膜下注射常用部位为上或下球结膜或穹窿部结膜。 7.慢慢推注药物,可见药液小泡形成。若注药部位有较 多瘢痕形成,推注药物阻力较大,不易形成药液小泡,可 更换注射部位,选择下穹窿部位注射。 8.注射完毕,遵医嘱眼部用药、盖眼垫。
结膜下注射法注意事项:
1)注射时嘱病人勿转动眼球,针尖斜面朝外,针头刺入的方向指向 穹窿部,以防刺伤角膜,不合作病人可用开睑器及固定镊固定眼球后 再注射。 (2)进针时要避开血管,注射后如有出血,可用棉签压迫片刻。待 出血停止后,作冷敷以助吸收。 (3)若需散瞳扯开后粘连的虹膜,应将药液注射在离角膜缘很近的 地方(远了效果差)。治疗眼内炎症和玻璃体混浊,药液量可多些, 注射部位应选择距角膜缘较远的地方。 (4)刺激性强,容易引起局部坏死的药物,不可做结膜下注射法。 (5)多次注射者,应常更换郑位,以免结膜下结疤,粘连。 (6)注射可的松混凝土悬液时,先将药物摇匀后再抽吸注射。
眼球壁{纤维膜、葡萄膜、视网膜} 眼球{ 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纤维膜
角膜:透明、无血管、敏感
巩膜:坚韧、路白色,相互交错的胶原纤
维组成
角巩膜缘,是角膜和巩膜的移行区
葡萄膜
虹膜:圆盘状膜,中央有一圆孔瞳孔
睫状体 脉络膜
视网膜:一层透明的膜
怎样涂用眼药膏?
眼药膏在结膜囊内保留时间较长,药物可被较充
分地吸收,可减轻眼睑对角膜、结膜的磨擦,并 可预防睑球粘连的发生,一般常在临睡前使用。 (1)操作方法:一手向下轻轻拉患眼下睑, 暴露出下穹窿部结膜,另一手持眼药膏挤出少量 置于穹窿部,将上睑轻轻提起下压,使眼药膏置 于结膜囊内。然后可用棉花球在闭合的眼睑上轻 轻按摩数次,使药膏能均匀分布在角膜表面及结 膜各部位。 (2)注意事项:①在使用前先挤出一点抛弃 不用,然后再挤出眼药膏涂于结膜囊内。②每次 所涂眼药膏只需绿豆粒大小即可,不宜太多,以 免黏稠不适,影响视力。
注意事项
1.注射时嘱病人向任一方向注视不动,以
防止发生意外。 2.注射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刺伤巩膜。 3.注射时针头与角膜平行或朝向穹窿部, 避免发生危险。 4.注射时要避开血管,并经常更换部位, 以免形成粘连。
结膜下注射法
1 目的:将药物注入结膜与巩膜间的疏松间
隙内,以提高药物在眼内的浓度,增强及 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或由于注射液的刺激及 渗透压的改变,促进血液循环,达消炎促 进吸收的作用。常用药物有抗生素,激素, 散瞳药,自家血清或高渗盐水。 2 用品:1~2ml无菌注射器,4.5~6号针头, 注射药物0.5%丁卡因溶液,抗生素眼药水, 消毒棉球。
球后注射法
【目的】内眼手术前麻醉睫状神经节,以
达到手术时无痛;绝对期青光眼的止痛措 施;或治疗眼底病时使用。 用品】注射器,球后注射针头,注射药物, 3%碘酊,75%酒精,消毒棉签,纱布。
【方法】⒈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分别用3%碘酊
和75%酒精消毒下睑缘至眶下缘附近的皮肤(手 术时用3%红汞及75%酒精消毒)。 ⒉操作者站在病人头顶端,左手压紧消毒区 边缘的皮肤,右手持吸好药物的注射器,在眶下 缘的外1/3于内2/3交界处刺入皮肤(如从结膜囊进 针,则先拉开下睑,从同一位置的下结膜囊刺入) 并嘱病人眼球转向内上方,靠眶下壁垂直进针1-2 厘米,越过眼球赤道部即斜向鼻上方,入针约3厘 米深,回抽注射器无回血即可慢慢推注药液。 ⒊注射完毕轻轻拔出针头,嘱病人闭眼并垫 以消毒纱布轻压眼球片刻,使注入药物迅速扩散, 并防止出血。
的是,要防止瓶口擦伤、划伤角膜,避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4.部位正确:滴眼药水时,眼睛应向上看,用手
指拉开眼睑,于眼内角或眼外角将眼药水滴入结 膜囊中,每次1~2滴。切忌将眼药水直接滴在眼 角膜上,以免刺激角膜后产生反射性闭眼,药液 溢出。 5.闭目片刻:眼药水滴入结膜囊后,要轻轻 闭目休息片刻,待药液在眼中充分弥散后,再睁 开眼睛。 6.指压泪囊:有些眼药水含有神经性物质, 如用于治疗角膜炎的阿托品等。在滴入眼睛后, 应立即压住位于眼内角鼻根部的泪囊数分钟,既 保证眼睛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又阻断药水随着 鼻泪管流入鼻腔,防止吸收后引起中毒。
3 结膜下注射法:(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患
眼滴表面麻醉剂(0.5%丁卡因溶液)每3—5分钟1 次,共3次。如角膜溃疡或结膜囊分泌多时,可先 用生理盐水或1%硼酸水冲洗结膜囊。 (2)操作者右手持吸好药物的注射器,左手拇 指拉开下睑,令病人眼向内上方注视,以暴露出 球结膜。将注射器以水平方向与眼球呈10度—15 度角。将针头刺入距角膜缘5—6mm颞侧近穹窿部 的球结膜下,轻轻挑起球结膜进针约3—4mm,缓 慢注入药液,该处球结膜呈鱼泡样隆起,注射量 一般为0.3—1ml(根据药物而定)。 (3)注射完毕拔出针头后滴抗生素眼药水,嘱 病人闭眼休息3—5分钟。如为角膜溃疡病人,应 按医嘱涂上眼药膏并加封眼垫。观察无反应即可 离去。
第四节眼科手术病人的常规护理
一、眼部手术前常规护理 1、心理护理 2、完成各种常规检查 3、点抗生素眼药水 4、训练转动眼球 5、给予易消化的饮食 6、协助做好个人卫生 7、术晨测生命体征,用术前药
二、眼部手术后常规护理
1、取卧位
2、安静卧床休息,加盖眼罩,防止碰撞 3、观察病情,术后感染48小时内
剪睫毛法
(1)适应症:凡是需要手术的病人均要剪去眼睫毛,方便手术
及预防感染…… (2)用具:剪刀、凡士林、干棉球及纱布. (3)方法: ①按医嘱于手术前1天剪去手术眼上下睑上睫毛. ②涂薄层凡士林或其他软膏于剪刀上,以便粘住剪下的 睫毛,不致落入结膜囊内. ③剪上睑睫毛时,嘱患者向下看,操作者用手指压住上 睑皮肤稍往上推,使上睑缘轻度外翻,再剪除睫毛,剪下睑睫 毛时,嘱患者向上看,操作者用手指压住下睑皮肤并稍往下 推,使下睑缘轻度外翻,再剪除睫毛. (4)注意点:剪睫毛时应尽量剪短,但勿损伤睑缘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