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热学课件第九章相变换热

传热学课件第九章相变换热

(1)如果蒸气过热,式中的汽化潜热改为 r = r + 0.68 cpl ( tsat-tw )。 (2)如果竖壁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 ,式中的 重力加速度g改为gcos 。
为判断凝结液膜的流态,引进凝结液膜的雷诺数
Rec
um l d e
l

4 um l
l

4qm, L
l
式中,um 为底部凝液的平均速度;
• • • • • • •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大竖壁上的膜状凝结换热。 2. 影响凝结换热的主要因素及强化措施。 3. 大空间饱和沸腾曲线、临界热流密度。 难点: 1. 竖壁上的膜状凝结换热分析解法 2. 饱和沸腾曲线的理解
内容精粹

§1 大容器沸腾换热


§2 管内沸腾换热
§3 凝结换热

3 l
1/ 4
该式即为竖壁稳态层流膜状凝结时的努塞尔理论解。
定性温度:除汽化潜热 r 按饱和温度取值以外, 其它参数都按液膜的算术平均温度 tm=(tsat+ tw)/2 取 值。
适用条件:研究证明,如果满足
Ja
c pl (tsat tw ) r
0.1, 1 Pr 100
研究证明,如果满足Ja <0.1和1<Pr <100,上式 的误差将低于3%。 Ja 称为雅各布(Jacob)数,表 示凝结液的显热与潜热之比。 对努塞尔理论解的修正:
g l ( l v ) r hx 4l (tsat tw ) x
3 l
1/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若冷凝温差tsat-tw等于常数,沿竖壁积分即可得出 高L的整个壁面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1 L hL hx dx L 0
g l ( l v ) r 0.943 l (tsat tw ) L
了解影响核态沸腾换热主要因素的主要目的就是 为了确定强化或者削弱沸腾换热的方法。
第二节 管内沸腾
外力驱动下流体在宏观 定向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沸腾 现象。如电站直流锅炉水冷 壁管和制冷系统蒸发器管中 的沸腾。
强迫对流沸腾过程中始 终伴随有汽液两相流动。
第三节
1.凝结的形态
凝结换热
(a) 膜状凝结
(b) 珠状凝结
§4 热管
第一节 沸腾换热
液体温度超过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所发生的 汽化现象,伴随大量汽泡产生。 因压力突降发生的沸腾现象(闪蒸), 均相沸腾: 不存在加热面。 因表面加热产生的沸腾现象。 非均相沸腾: 大空间沸腾(池沸腾)
强迫流动沸腾
饱和沸腾
过冷沸腾
主要讨论饱和池沸腾
一、饱和池沸腾换热曲线
饱和池沸腾换热的特点: 饱和沸腾曲线: qw~tb
所有带“l”角码的物性都指液体。
33%
100%
库塔捷拉泽(S.S. Kutateladze)和朱伯(N.Zuber)给 出了大空间核态饱和沸腾临界热流密度的计算公式 :
qmax 0.149 r
1/2 v

g ( l v )
1/ 4
适用条件:大空间核态饱和沸腾,加热表面的特 征尺寸远大于汽泡平均直径。 临界热流密度的数值与压力密切相关,在比压力 (液体的压力与其临界压力之比)大约等于0.3处临界 热流密度具有极大值。 有关膜态沸腾的计算公式请看教材313页。 三、影响核态沸腾换热的主要因素 3 1/ 2 (1)液体的物性 q r g ( l v ) c p ,l Δt w l n Cwl rPrl 从罗森诺公式可以看出。
第九章 相变换热
例 题 赏 析
内 容 精 粹
重 点 难 点
基 本 要 求
基 本 要 求
• • • • • 1. 了解沸腾换热的类型及主要影响因素。 2. 掌握大空间沸腾换热曲线及其计算方法。 3. 了解蒸汽凝结的条件、基本方式及特点。 4. 掌握大竖壁上膜状凝结换热计算方法。 5. 掌握影响凝结的主要因素及强化凝结换热 的措施。
de 为液膜的当量直径: 4 A 4 b de 4
P b
根据热平衡,冷表面吸收的热量一 定等于凝结液释放的潜热,即 凝结液膜雷诺数是凝 h( tsat tw )L rqm. L 结表面传热系数和换 热温差的函数 。导致 4h( tsat tw ) L Rec 计算时必须进行迭代 。 r
3
l 为饱和液体的动力粘度(Pas);
r 为沸腾液体的汽化潜热(kJ/kg); 为液体与饱和蒸气界面上的表面张力(N/m); l、v 分别为饱和液与饱和蒸气的密度(kg/m3); cp,l 为沸腾液体的比定压热容(J/kgK); t 为壁面的过热度,即沸腾温差(℃); Cwl 为根据加热面与液体种类选取的经验常数;
(c) 均相凝结
(d) 接触凝结
(e) 多组分凝结
2.竖壁稳态层流膜状凝结的努塞尔理论解 努塞尔作了以下几点假设: (1)蒸气为纯饱和蒸气,不含杂质或不可凝气体; (2)汽、液物性均为常数; (3)蒸气静止,对液膜表面无粘性力作用; (4)液膜极薄,流速很低,忽略其惯性力; ( 5 )相变发生在汽 - 液交界面上,液膜处于饱和温 度; (6)液膜内仅有导热作用,忽略对流传热方式; (7)液膜的过冷度可以忽略不计; (8) 膜表面没有波动。 根据上述假设,使竖直平壁表面稳态层流膜状凝 结换热问题的数学模型大为简化:
4个阶段: (1)自然对流沸腾
(2)核态沸腾A~C (3)过渡沸腾C~D
(4)膜态沸腾D~
核态沸腾
过渡沸腾
膜态沸腾
二、池沸腾换热的计算关系式
计算大空间饱和核态沸腾的罗森诺公式:
g ( l v ) qw l r
1/ 2
c p ,l Δt n Cwl rPrl
(2)加热表面的状况 :决定汽化核心数目的多少。 (a) 壁面材料的种类、热物理性质以及壁面的厚 度等。如壁面与沸腾液体间的润湿性、加热壁面的 吸热系数 (c)1/2对沸腾换热都有影响; (b) 加热壁面的粗糙度; (c) 加热壁面的氧化、老化和污垢沉积情况等。
(3)液体的压力 :液体核态沸腾的表面传热系数 随系统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4)不凝气体的含量、加热表面的大小与方向以 及液体自由表面的高度(即液位)等因素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