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的几个问题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的几个问题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的几个问题张喜爱3(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处,甘肃兰州730070)摘 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科研团队建设对优化高校学科资源、提高科研绩效、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探索基层科研组织改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了高校如何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促进高校科学研究发展等若干问题。

关键词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管理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07)05-0036-04 当前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科学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化,研究手段不断更新,研究规模不断扩大,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科研人员的个人奋斗已不适应目前的科研工作的要求,需要多学科组织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是面向科研项目,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由为数不多见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群体。

科研团队是进行重大科研攻关的基础,容易产生创新思想,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形成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当量凝聚,产生具有显示度的、前瞻性的研究成果。

高等学校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方面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它既有学科优势,更有人才优势,科研团队建设是高校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学术实力的根本措施,促进学科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有机统一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

因此,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如何进一步加快建设科研团队,加强科研团队管理,提高科研绩效是紧迫而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1 高校建设科研团队的重要作用高校科研工作在我国的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性国家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科研团队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的重要内容,是形成优秀人才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的重要举措,是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实施,是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必然要求,其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1]。

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对高校优化学科资源、提高科研竞争力、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1.1 优化学科资源高校科研工作存在着规模教小、力量分散、队伍整合比较困难、不易形成合力,而且,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院系之间、实验室之间和研究人员之间,科技资源相互封锁,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面临多方面的困难[2]。

科研团队建设为形成较为齐全的学科体系,为学科交叉、渗透、融合提供了可能,从优化配置相关学科的优质资源角度出发,在学校内部,打破原有的封闭局面和学科界限,有组织、系统地整合现有学科资源,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科研团队,能够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形成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凝聚,建立全新的合作、运行、共享和交流机制,通过争取和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培养团队精神和产生具有显示度的、前瞻性的研究成果,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和能力。

1.2 提高科研绩效只要称之为科研团队,必须是高绩效的,这是团队的价值所在,低效平庸的学术群体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团队[3]。

科研团队由于有合理的组织分工、明确的目标、任务和适度的工作压力,有助于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沟通、学习、合作和工作协调,便于相关学科知识、信息的集中和共享,便于资金、设备、工具和其他条件的合理配置,科研人员在这种精力高度集中、容易受到启发、既有激励又存在一定压力的特殊情景下,最容易产生特别的创新绩效,产生巨大的突破效应,才能够比个体更多、更快地获得信息,能够想到个体所不能想到的问题、做个体所不能做到的事情、适应个体所难以适应的环境变化、达到个体所不能达到的创新高度,能够产生1+1>2的效应。

也就是说,科研团队通过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使团队绩・63・3【收稿日期】2006-11-30【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编号:0601-29【作者简介】张喜爱(1969-),男,甘肃渭源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管理方面的研究。

效水平远高于个体成员的总和[4]。

因此,通过科研团队的建设,才能达到团队成员的智力整合、知识共享,提高科研水平,增强科研实力。

1.3 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要上水平、上台阶,关键是人才。

只有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根本,才能促进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因此,学校的科研投入应着力提高科研队伍申请承担重大研究计划的能力,科研团队只有承担重大的科研项目,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价值,才有可能产生高水平的成果,才有可能使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上水平、上层次,才有可能建成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使高层次人才和其他层次人才相互依存,上下承接,有利于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在全校形成鼓励人干事业、支持人干成事业、帮助人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力度。

1.4 营造良好环境宽松环境的创造,特殊政策的支持,是科研团队发展必要条件。

为科研团队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和自由探索的学术空间,可以促使学者自身更快速、健康地成长。

科研人员如果不参与团队工作,个人的认识往往具有局限性,在学术探究、追求真理的认识过程中,也没有机会敞开胸怀,自觉容纳他人的指点批评,因而容易产生学术上的武断作风和片面性观点。

科研团队建设能使大家在平等、民主、自由、活跃的学术气氛中,对学术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比较参考、批判创新和融化组合,通过激烈的辩论,依靠紧密的团队协作,开展创新性研究,出创新性成果,有力地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因此,学校要努力改善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要尊重科学家在科学领域的自由研究,尊重个人的特殊禀赋和个性,遵循科学研究的特点与规律,培育不浮躁、不哗众取宠的学术氛围,让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厚积薄发。

尤其要在全校提倡对科学研究的宽容态度,兼容并蓄,以创新精神论英雄,鼓励人才敢为人先,营造科研团队适宜的生存环境与气候。

1.5 探索基层科研组织改革高校的教学、科研的基层组织根据高校职能的拓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从教研室,到学科部、研究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往单兵作战、分散自发小型的科研和教学形式都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发展,只有组成团队,才能真正提高学校持续发展的实力。

从组织学的角度看,科研团队是一种多功能性组织,具有研究职能和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组织。

高校通过建设持续学习型组织———科研团队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原有组织和学科界限,积极探索跨学科、跨单位合作的科研组织形式,提倡科研组织的多样化,建构科研团队,提高科研队伍科研能力,实现科研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及信息资源最为合理和有效的配置,使科研团队能够成为推动学校提高科研竞争力,保持科研工作后劲十足的有效的组织形式。

2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目的就是集合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国际科技前沿领域、集成和发挥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群体优势来提出和解决问题,不仅要提高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出更多的原创性科研成果,更要注重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集成优势,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支撑学科建设发展。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推出建设科研团队计划,对此有非常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但是,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和推动固然必要,重要的是如何建设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效果。

2.1 根据校情分类建设,发挥学术和学科优势高校科研工作从活动类型上来说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研发成果应用以及科技服务,从所属学科来分,包括理、工、农、医、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管理等,而且服务对象几乎包括所有的国民经济行业,因此,在高校中建设科研团队决不能简单化,不能以一个条件和模式来要求和建设。

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本校科研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按照不同的建设标准分类建设科研团队,这样才能最广泛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发掘科技潜力,整合科技资源,实现建设科研团队的目的。

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团队可以按照科技活动的类型、所属学科、某个具体的科技活动指标和科技服务的对象进行分类,建设的标准也要根据不同的团队类型具体确定。

另外,要按照有利于发挥本校学术和学科优势,有利于多学科交叉、队伍整合、横向联合、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跨学科、跨学院的重大重点研究项目的管理机制,鼓励强强联合,形成一批有战斗力的科研团队。

2.2 以重点建设学科和创新平台为依托在高校建设与发展中,重点学科是提升学校地位和确保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研基地,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承接和完成科研项目、发展学科、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依托,在科技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锻炼和促进科研团队的成长。

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比一般的科研组织具有更多的优势,承担国家和部省级科技项目比较多,研究方向相对集中,国际学术交・73・流广泛,学术氛围浓厚,普遍具有吸引一流人才的条件和环境,为科研团队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

因此,只有依托于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科研团队,才能真正实现科技资源的当量凝聚,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在科研基地的平台上锤炼创新团队,使科研团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生命力。

2.3 着力建设和培育高校科研团队应该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科研组织形式,应制定高校团队建设计划,鼓励形成科研团队,并给予重点支持,但在建设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生拼硬凑,一定要严格标准,循序渐进,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同时要不断改进管理办法,培育其在科研实践中打造成长,在重大科研项目研究中培养和锻炼队伍的创新意识、科研水平、管理能力和强烈的团队精神,实现知识与科技的创新,产生高水平的成果,从而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综合实力,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团结高效的科研团队。

通过重点项目的研究,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在深化基础理论、强化创新性思维、提高高新技术研发能力、多学科交叉的重大项目各环节的把握等多个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不断提高队伍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从而保证这支核心队伍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2.4 发挥领军人物的带头作用选择合适的科研团队领导者,是科研团队能否取得高绩效成果的决定性因素[5]。

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不仅应有深厚的业务基础,学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对相关科学领域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开阔,洞察力强,具有把握学术方向的能力,对国家发展的需求要有战略眼光,能凝练出重大课题并围绕其开展研究工作,进而取得重大创新科研成果,而且在管理方面要有坚强的领导能力,极强亲合力和组织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及沟通技巧和能力。

所以,在科研团队建设中,团队领军人物是团队科研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科研团队的核心,肩负着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促进科研工作发展等重要任务。

一个优秀的带头人,不仅能带动一个团队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