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1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1

1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1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下面的哪种方法合理( )A.教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C.在教室周围植树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2.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使玻璃罩内成为真空,则(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 /s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 .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 D .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4. 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 ,现有一点光源S 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半径为r ,且r<f ,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5.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

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6.下面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 ( )A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B .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C .早上草地上的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D .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细 7. 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很高,因此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来吸热降低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是用水和特殊的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由于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泠却液本身还要有防冻结的特性,因此汽车的冷却液应该是 ( )A .凝固点较高B .凝固点较低C .凝固点和纯水一样D .无法确定8. 一个凸透镜焦距为5cm ,若用它看邮票,则邮票与这个凸透镜的距离应是( ) A. 5cm B. 在5cm 和10cm 之间 C. 小于5cm D. 多少都可以9. 2010年12月21日,扬州出现了月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月亮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10.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下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B .夏天,雨笼山峦 A .春天,雾绕群峰C .秋天,霜打枝头D .冬天,冰封江河211.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12.关于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片A 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图片B 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片C 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片D 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13.一条光线垂直于平面镜入射,则此时入射角为________,若保持镜面不动,入射光线沿顺时针转过25°角,则反射光线沿_________时针方向转过________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

14.白光透过绿色玻璃后如果照射到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呈_________色,如果照射到小白兔上,小白兔的身体呈_________色,小白兔原来的眼睛呈_________色。

15.从右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是界面,___________是法线,_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是_________度。

16.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时,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立的_________像。

投影仪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 立的__________像。

放大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 立的__________像。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18.液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姚明身高2.26m ,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_,当他远离平面镜时,他的像的大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人们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起来的位置比实际的位置_______一些,这是由于光从_______物质斜射入_______物质发生了_______现象的缘故.21.投影仪上有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平面镜.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像,而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2.夏季,晴朗的中午,如果向菜叶上喷洒水,会在叶片上留下小黄斑,这是因为水珠相当于_______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23.红领巾只能反射_______色光,所有颜色的光都不能反射的物体是_______色的. 三.作图题与实验(共12分)2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5.如图所示,两条光线射到凸透镜上,请画出它们从凸透镜另一侧射出时的传播方向.26.如图所示,电视遥控器对着墙壁也能调控电视机.图中从A 点发出的光经墙壁MN 反射后射入电视机的接收窗口B ,试画出其光路图.27.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中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甲乙3第31题图I I1(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如果测量方法正确,你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28、如下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这束光线是 (选填“由空气进入玻璃”“由玻璃进入空气”)。

29、如下图所示为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的成像示意图,与视力正常的眼睛相比,这种眼睛的晶状体,对光线的 (选填“会聚”或“发散”)能力较强;矫正时所配戴眼镜的镜片应是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30、如上图所示是一汽车在l0s 内的速度图像,由图可知,汽车在第4s 时的速度为 m /s ;从第2s到第4s 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汽车在第5s 、第6s 两秒时间里前进了 m .31、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上图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 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该晶体加热 min 后开始熔化。

32、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1)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

A .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B .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C .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D .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 (2)在上表所示2min ~5min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_。

A .甲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B .乙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不变C .丙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D .丙吸收和放出热量相等,内能不变 (3)有一位细心的同学发现:在加热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海波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 升温缓慢了,然后和其他组同学交流也发现了同样的现象,请你说出这种现象的原因。

33.(6分)如图所示,小明用托盘天平、量筒和水(ρ水= 1.0×103kg/m 3)等器材,测量具有吸水性的干燥软木塞密度。

实验操作步骤是:①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软木塞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他测得软木塞的质量为m 1。

第30题图 第28题图第29题图 题33图4 ②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 1。

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水面对应的示数V 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其质量为m 2(下右图所示)。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2)实验获得的数据如表、图中所示,将记录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量34.(7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蜡烛A 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在寻找蜡烛A 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 ”或“B ”)这一侧观察。

(2)点燃蜡烛A ,小心地移动蜡烛B ,直到与蜡烛A 的像_______为止;进一步观察A 、B 两 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 .保持A 、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 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35.(本题10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图中A点是点燃的蜡烛,B 是A 的像,M 是________________(填器材名称),实验时,M 应与桌面________________放置;此时若把纸屑放在像B 的“烛焰”上,纸屑_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点燃;为了探究像B 与蜡烛A 的大小关系,应将与蜡烛A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另一支蜡烛C 放到B 处;为了探究像B 与蜡烛A 的位置关系,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与计算题(共11分)36.(本题5分)小明有一透镜,不知道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帮他判断.37.(本题6分)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 ,求钢轨的长度。

题34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