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同步测试-最新教学文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同步测试-最新教学文档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 )A. 资本主义的萌芽B. 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 爵位制度的创设D.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2.纵观中国近代民主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其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于A. 1894~1907年B. 1912~1920年C. 1928~1936年D. 1950~1953年3.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

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 五四运动B. 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A. 面粉业、烟草业B. 烟草业、纺织业C. 化工业、面粉业D. 面粉业、纺织业5.在中国近代史上,为了推动中国政治文明,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的努力,但最终还是不能如愿。

这主要是因为()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小B. 没有建立真正的革命武装C. 没有充分发动农民参加革命D.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6.《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

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

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

”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A. 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B. 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C. 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7.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

”“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B. 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C. 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D. 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8.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A. 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B. 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 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D. 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9.假如你是一位国民党统治后期的民族资本家,你可能会经历到①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②受到官僚资本的压迫③只交商品出厂税无其他税收④半开工状态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10.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一则材料:民国某年1月至8月,1美元同当时中国货币的兑换比价从17.8万元上升至1108.8万元。

据此可推断A. 该现象发生在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B. 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升值C. 该现象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 材料反映的现象严重失实,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11.下表是国民政府1946—1947年对外贸易数额表(单位:千美元)当时大量涌入中国的外国商品主要是( )A. 美国货B. 德国货C. 英国货D. 日本货12.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中说:“……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②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近代企业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推动④中华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13.商业文明对应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其含义是商业发展导致的社会进步。

20世纪初有助于社会进步的社会思潮是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师夷长技以制强”C. “实业救国”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4.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陆省份。

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来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

这些举措( )A. 从经济方面为抗日战争做了准备B. 缓解了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C. 提高了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D. 打破了我国工业的合理布局15.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

”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

此时,中兴煤矿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B. 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C.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D. 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40分)16.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

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

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具体表现在:——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及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

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

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而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

——骆晓会《国民政府移植苏联经济模式的试验》材料三众所周知,中国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所日渐发展起来的新式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沿海各省,而东北地区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沿海地区,仅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就集中了全国新式工厂的70%,1937年以后,这些地方均遭到了侵华日军的野蛮掠夺和破坏,使中国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材料中运用数字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2)结合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形势,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其利弊。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侵华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民族独立关系的认识。

17.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材料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请回答:(1)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18.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民国建立后的第一个十年间,因受到政府实业政策的刺激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有利条件。

当时各行各业的发展势头比以往迅猛得多。

——摘编自徐鼎新《中国近代企业的科技力量与科技效应》材料二:仅在农商部注册登记了的,1912~1914年7月的二年半中,新开设的工矿企业即达99家,资本总额约2455万元......在1914年8月到1918年的近四年半中,新设工矿企业即377家,资本总额约11832万元。

—史全生《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产业革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表现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分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创举”这个中心词,在材料中指“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

A项,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与之无关。

C项,从材料中可知爵位制度在此创举之前已设,故不选。

D项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指皇权不断加强,材料并未涉及,排除A、C、D三项。

“创举”意为发生重大变化,明清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到清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选B项。

2.【答案】C【解析】【分析】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高峰期是在国民党国民经济十年建设时期,即1928年到1936年间。

这一个时期一个是时间长,由国家的支持,发展较快,为抗日战争奠定了宝贵的物质基础。

故选C。

A项是初步发展时期;B项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时间较短;D项是民族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时期。

【点评】进入20世纪后,民族工业有两个快速发展阶段,一个是一战期间,主要是1912年到1919年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另一个是1927年之后的10年,国民政府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经济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阶段。

3.【答案】C【解析】【分析】1914~1918年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并且对中国工业品的需求量增加,因此推动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答案为C。

4.【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行业是面粉业、纺织业。

故此题应选D项。

【点评】列举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特点。

①从企业产生看,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不是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的,而是伴随着西方入侵,直接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兴办起来。

②从部门结构看,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表现出工业结构的不平衡。

③从工业分布看,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和通商口岸,广大西部和内陆地区极少,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④从经营实力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⑤从发展过程看,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矛盾又依赖,发展艰难曲折。

5.【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产阶级失败的原因。

根据教材所学即可知选项B“没有建立真正的革命武装”是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长期的努力但最终还是不能如愿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C、D两项也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如愿的主要原因一定要从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的角度去分析,经济实力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小才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如愿主要原因,故本题选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