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化制造技术

数字化制造技术


6. ERP---企业资源计划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对企业的所有资源 进行整合集成管理,从而达到对供应链上的每一 环节实现科学管理。
7. RE---逆向工程技术
对实物作快速测量,并反求为可被3D软件接受 的数据模型,快速创建数字化模型(CAD)。进而 对样品进而作修改和详细设计,达到快速开发新 产品的目的。属于数字化测量领域。
7.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的出现 和应用
80年代中期,出现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计算机 集成制造系统。
波音公司成功应用于飞机设计,制造,管理, 将原需八年的定型生产缩短至三年。
8. CAD/CAM软件的空前繁荣
80年代末期至今,CAD/CAM一体化三维软 件大量出现, 如:CADAM,CATIA,UG,I-DEAS,Pro/E, ACIS,MASTERCAM等。
商品化AutoPros系统。
美国是60年代末开始研究CAPP的。
5. PDM---产品数据库管理
随着CAD技术的推广,原有技术管理系统难以 满足要求。 PDM是从管理CAD/CAM系统的高度上诞生的先 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管理了产品整个生命周 期内的全部数据。除此之外,PDM还要对相关的市场 需求、分析、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全部更改历程、 用户使用说明及售后服务等数据进行统一有效的管 理。 PDM关注的是研发设计环节。
1.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在早期是英文计算机辅助绘图的缩写,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CAD的缩写由 Computer Aided Drawing改为 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也不再仅仅是辅助 绘图,而是协助创建、修改、分析和优化的设 计技术。
共享优化配置,使制造业向互联网辅助制 造方向发展。
现在不少企业已在数字化网络电子商务方面迈出了 可喜的四大步: (1)转变(Transform)。企业核心的流程转变, 以适应数字化企业和电子商务的要求。 (2)建立(Building)。在企业现有的数据及应用 的基础上建立强大、易用和高度集中的电子商务应 用。 (3)运用(Run)。创造一种具有可扩展性、可用 性和安全性的数字化经营环境。 (4)利用(Leverage)。对已取得的数据进行深度 分折,并转化为自身进一步持续发展的优势。
设计进行快速评价、修改及功能试验,有效 地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
将数字化模型(CAD)快速制成样品
三、数字化制造的主要内容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2、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 3、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4、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 5、 产品数据库管理(PDM ) 6、企业资源计划(ERP) 7、 反求工程技术(RE )
二、数字化制造的起源及发展

1.
NC机床(数控机床)的出现
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实现了三坐标 铣床的数控化,数控装置采用真空管电路。 1955年,第一次进行了数控机床的批量制造。 当时主要是针对直升飞机的旋翼等自由曲面的 加工。
2. CAM处理系统APT(自动编程工具)出现
195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机构实验室公布 了APT(Automatically Programmed Tools)系统。 其中的数控编程主要是发展自动编程技术。这种编 程技术是由编程人员将加工部位和加工参数以一种 限定格式的语言(自动编程语言)写成所谓源程序, 然后由专门的软件转换成数控程序。
70年代,发展出现了三维的 cad表现 造型系统,中期出现了实体造型。
5. FMS(柔性制造系统)系统的出现
1967年,美国实现了多台数控机床 连接而成的可调加工系统,最初的FM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6.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的融合 70年代,CAD、CAM走向共同发展的道路。 在CAD/CAM技术发展初期,主要是开发数据接口, 沟通CAD和CAM之间的信息流。不同的系统都有自己 的数据格式规定,开发相应的接口,不利于CAD/ CAM系统的发展。 因此,美国波音公司和GE公司于1980年制定了数据 交换规范IGES,从而实现CAD/CAM的融合。
制造信息的数字化
制造信息的数字化将实现C A D/C A P P / C
A M / C A E的一体化,使产品向无图样制造 方向发展。 如产品C A D数据经过校核,直接传送给数控 机床完成加工就是一例。
制造业向互联网辅助制造方向发展
通过局域网实现企业内部并行工程,通过
因特网建立跨地区的虚拟企业,实现资源
数字化制造技术
——冯珍珍,金纯,张舒
一、什么是数字化制造技术
二、数字化制造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三、数字化制造技术的主要内容
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什么是数字化制造技术
什么是数字化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 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 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 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 本过程。
可以预料,数字制造的各个子系统将会不断完善并 进入实用阶段。
3. 加工中心的的出现
1958年美国K&T公司研制出带ATC(自动 刀具交换装置)的加工中心。 同年,美国UT公司首次把铣钻等多种工序集 中于一台数控铣床中,通过自动换刀方式实 现连续加工,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加工中心。
4.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出现
1963年于美国出现了cad 的商品 化的计算机绘图设备,进行二维绘图。
直立和劳动创造了人类,而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
数字化制造就是指制造领域的数字化,它
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管理 科学的交叉、融和、发展与应用的结果,也 是制造企业、制造系统与生产过程、生产系 统不断实现数字化的必然趋势。
数字化制造的内涵
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基于多媒体 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为现代 制造系统的并行作业、分布式运行、虚拟协作、 远程操作与监视等提供了可能。
数字化制造技术与产品的发展趋势如下:
1.制造信息的数字化 2.制造业向互联网辅助制造方向发展
3.将数字化技术注入传统产品,开发新产品
并应用到机械、航空航天、汽车、造船等领 域。
9、快速成型(RP)
快速成型技术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是近年来 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影响可与数控技术 的出现媲美。
RP系统综合了机械工程、CAD、数控技术,激
光技术及材料科学技术,可以自动、直接、
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物化为具有一定功
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可以对产品
以控制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设计数字化
装配过程仿真
数字预装配
结构分析
装配过程仿真
管路设计
CAM
强度分析
制造装备数字化
管理数字化
ERP SCM PDM ERP SCM WCS 工程 ERP CRM WCS 用户
ERP CRM PDM 供应商
制造
什么是数字化制造技术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精确地预测和评价产品的 1.可制造性、加工时间、制造周期、生产成本、零件的加工 质量、产品质量
2.制造系统运行性能零件和产品的可制造性分析
3.生产规划与工艺规划的评价与确认 4.敏捷企业和分散化网络生产系统中合作伙伴的选择 5.生产过程和制造系统设计与优化网上制造资源的查询与优 选低成本的人员培训工具
吊车车仓CAD
UG辅助液压管路设计
2.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CAE 指有限元分析和机构的运动学及动 力学分析。
有限元分析可完成力学分析;场分析;频率 响应和结构优化等。 机构分析能完成机构内零部件的位移、速度、 加速度和力的计算,机构的运动模拟及机构 参数的优化。
3.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能根据CAD模型自动生成零件加工的 数控代码,对加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同时
完成在实现加工时的干涉和碰撞检查。
CAM系统和数字化装备结合实现无纸化生
产,为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实现
奠定基础。CAM中最核心的技术是数控技术。
4. 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
世界上最早研究CAPP的国家是挪威,始 于1966年,并于1969年正式推出世界上第一 个CAPP系统AutoPros,并于1973年正式推出
术语性定义:在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的背景
下,并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快速原型、数据库和多媒 体等支撑技术的支持下,根据用户的需求,迅速收集资源信 息,对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分析、规划和重
组,实现对产品设计和功能的仿真以及原型制造,进而快速
生产出达到用户要求性能的产品整个制造全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