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文学专题2》期末考试样题(1) 元明戏曲部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元代剧作家 创作的《赵氏孤儿》是一部著名的历史悲剧,剧中表现了屠岸贾的残暴奸诈,突出了程婴等义士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
2、明代很多剧作取材于《水浒传》,如 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沈璟的《义侠记》演英雄 的故事。
3、四大南戏之一的《拜月亭》是根据元代剧作家 的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改编的,剧中描写了蒋世隆与王瑞兰、陀满兴福与蒋瑞莲聚散悲欢的爱情故事。
4、明代剧作家 的杂剧《男王后》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追求世俗享乐;吕天成取材于《孟子》的杂剧《 》则通过对舜等古圣贤的戏謔,表现了晚明人对传统的挑战。
5、 的杂剧《霸亭秋》写杜默落第后在霸王庙哭诉,都表现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6、梁辰鱼创作的传奇《 》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它使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
7、在元杂剧剧本中,剧中人物的言语称为 。
8、明代剧作家 的杂剧《桃源三访》集中体现了他对戏曲婉丽风格的理论主张。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梧桐雨》一剧的艺术成就。
2、简述梁辰鱼《浣纱记》在中国戏曲史上的价值。
三、论述题(两题必选一题回答,共20分)1、试论王实甫《西厢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到价值。
2、试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
明清小说部分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三国志平话》 2、“三言”二、 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1、为什么说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真正走向成熟?2、《西游记》的故事内容可分为哪三个部分?三部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三、 论述题(两题必选一题回答,共20分)1、以周进、范进的故事为例,分析说明《儒林外史》是如何揭露科举考试制度对封建士子身心的摧残和迫害的?2、以武松形象为例,分析《水浒传》人物塑造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样题(1)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元明戏曲部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 纪君祥 2、李开先 武松 3、关汉卿 4、王骥德 齐东绝倒5、沈自徵6、浣纱记7、宾白8、孟称舜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1、答案要点:①浓郁的抒情性,表现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情;以梧桐为全剧结撰的中心,梧桐自身带有的忧郁色彩,增加了抒情的伤感,同时使剧情更加紧凑。
②塑造了男主角唐明皇这样一个多情的情人形象。
(参考《元明戏曲》29—32页)2、答案要点:①是最早用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的剧本,它使昆山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其中一些出在后世久演不衰。
②对历史兴亡的思考,代表了明传奇的一个重要主题,并在后来的文人创作中得到更多发挥。
③以政治和爱情相结合,开创了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手法,对后世传奇创作有很大影响。
(参考《元明戏曲》187—188页) 三、论述题(两题必选一题回答,共20分)1、答案要点:①剧中的张生确立了中国古代小数戏曲爱情故事中多情多感多愁多病的书生形象;②在中国戏剧史上首度成功刻画了爱情心理;③聪明伶俐、热情正直的丫鬟红娘,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人物类型,影响着后来的创作和生活;④剧中矛盾冲突的设计足以示范后人;⑤剧中才子佳人后花园相会,历经磨难终成眷属的故事模式,对后世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元明戏曲》57—62页)2、答案要点:杜丽娘是一个具有至情、执着理想的女子:①杜丽娘的生活环境令人窒息,这也是那个时代现实中女性的困境;②对爱情的大胆主动追求,因情而死,因情而生;这体现了汤显祖的至情观,即情可以超越现实、超越时空。
③杜丽娘对父母的牵念挂怀,代表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礼义的回归。
(参考《元明戏曲》194—201页) 明清小说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三国志平话》:是宋元时期讲说三国故事的话本,可能是根据说书人的提纲整理而成的。
全书从桃园结义开始,到诸葛亮病死结束,内容简单,文笔粗劣,书中因果报应和迷信思想也很严重。
但有鲜明的民间传说色彩,虽然文学价值不高,但是已经初2步具备了《三国演义》的故事轮廓,是《三国演义》创作的重要基础。
(参考《明清小说》31—32页) 2、“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编辑刊印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总集,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集中收录的作品既有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也有明代的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是明代成就最高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之一。
其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更可以说是整个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参考《明清小说》156页)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1、答案要点:①传奇的作者有了自觉的小说创作意识和由此而决定的小说新的审美特征,这是古典小说走向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②在内容上,由志怪走向现实,题材扩大,反映了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③在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很大提高,这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一种质的新变。
(参考《明清小说》11—13页)2、答案要点:①第一部分是一至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三界的故事,为下文描写取经路上惊心动魄的战斗作准备和铺垫;②第二部分是八至十二回,写唐太宗入冥,交代取经故事的缘起,是一、三部分的过渡;③第三部分是十三至一百回,写师徒四人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是小说的主体。
(参考《明清小说》31—32页) 三、论述题(两题必选一题回答,共20分)1、答案要点:科举考试制度造成了封建知识分子以及整个社会对科举的热衷、对功名富贵的追求:①周进中举之前的穷困卑微、因追求功名富贵而不得而产生的空虚悲哀,以及众人对他的侮辱、蔑视,中举后境遇的变化、众人对他的巴结奉承;②范进中举之前的凄苦可怜,中举后的发疯和骤然富贵,以及众人对他的攀附巴结。
这两个故事,反映了封建知识分子追求功名至死不肯回头的社会原因,反映了知识分子在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扭曲的灵魂。
(参考《明清小说》226—228页)2、答案要点:《水浒传》中的人物都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但同时是充满生活气息,真实可信的。
例如武松景阳岗打虎一段,用理想化的艺术夸张,将武松写成力与勇的化身,以寄托反抗封建压迫的美好理想,却又未脱离生活,而是写得入情入理,真实可信。
①喝酒的细节描写,一方面用夸张的手法写武松的英雄本色,一方面是因为有酒壮胆力的现实依据;②上山过程的描写,不仅写了他独身上山的非凡胆气,还写了他知道真的有虎时的胆怯和犹豫;③打虎过程的描写,既写出了武松超然的神威和武艺,又符合生活常理;④打虎之后,武松的疲乏无力也是符合常情的(参考《明清小说》75—78页)期末考试样题(2)元明戏曲部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李逵是元代水浒戏中最受欢迎的角色,康进之的《 》就是以他为核心人物的优秀剧本。
2、士子和妓女之间的爱情是元杂剧的重要题材之一,如著名剧作家石君宝的 ,就歌颂了妓女李亚仙和书生郑元和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3、明代作家吕天成取材于《孟子》的杂剧《 》则通过对舜等古之圣贤的戏謔,表现了晚明文人对传统的挑战。
4、白朴的杂剧《 》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的《汉宫秋》则描写了汉元帝和昭君之间的感情。
5、梁辰鱼创作的传奇《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 演唱的剧本,它使这种声腔在戏曲舞台上迅速流传开来。
6、南戏《 》与《张协状元》、《赵贞女》等谴责文人负心的作品不同,它借书生王十朋和钱玉莲的爱情故事,赞扬了文人在科场得意后对爱情的忠贞。
7、明代李开先创作的传奇《 》,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表现政治上的忠奸斗争,开拓了传奇的题材。
8、明代剧作家王骥德的杂剧《 》写陈子高男扮女装位王后,做驸马的故事,反映了晚明文人的激情纵欲、追求世俗享乐的特点。
9、古代戏曲中常用误会错认法来结撰情节, 的《春灯谜》一剧就以十错认造成一系列的波澜,堪称错认法的典范之作。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沈璟的剧作有哪些特点? 2、简析徐渭的《狂鼓史》。
三、论述题(两题必选一题回答,共20分)1、试比较分析《西厢记》中的莺莺和《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这两个女性形象。
2、以剧本为例,试析关汉卿杂剧的文人色彩。
明清小说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脂评本 2、《金瓶梅》书名的取义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31、史传文学、寓言故事和小说文体的异同主要是什么?2、举例谈谈《西游记》充满谐趣的艺术风格。
三、论述题(两题必选一题回答,共20分)1、为什么说《聊斋志异》是一部以幻想的形式写成的问题小说?2、 怎样认识和评价《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样题(2)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元明戏曲部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李逵负荆 2、曲江池 3、齐东绝倒 4、梧桐雨 马致远5、昆山腔6、荆钗记7、宝剑记8、男王后9、阮大铖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1、答案要点:⑴内容上注意表现市井生活;⑵注重世风,注重剧本的道德意义;⑶重视剧作的舞台效果,结构上注意避免冗长、拖沓;⑷形式上表现出杂剧与传奇的融合;⑸语言通俗浅近,并追求诙谐。
2、答案要点:⑴情节安排上将故事移到阴间,不仅借阴间地位的颠倒,见出果报的不爽,还借判官的安排使祢衡成为绝对的主角,能够更酣畅地舒愤;同时,因是事后文章,所以对曹操的斥骂便“直捣铜雀台,分香卖履”,显得更加痛快淋漓。
⑵语言朴素明白,语气雄越,悲愤畅达。
⑶唱词的安排、曲调的转换和情节变化颇为吻合。
三、论述题(两题必选一题回答,共20分)1、答案要点:⑴从生活环境看,莺莺的环境相对宽松,而杜丽娘的生活环境则更加令人窒息;⑵从她们追求爱情的行动看,莺莺有很多假意和动摇,而杜丽娘则更加坚决主动。
2、答案要点:⑴从思想内容上,表现出儒者的悲思,借助杂剧表现他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提升了杂剧的思想价值。
⑵艺术上,表现出文人高度的文学修养,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冲突设置、曲辞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明清小说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脂评本:是《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的版本系统,这个版本系统共八十回,除正文外,大多附有各种形式的批注,批注者的署名以脂砚斋和畸笏叟为多,因此简称为“脂评本”或“脂本”。
对批注者脂砚斋的身份,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
但其中的评论对我们理解和研究《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以及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金瓶梅》书名的取义:《金瓶梅》之名取自书中三为女性的名字,“金”指潘金莲,“瓶”指李瓶儿,“梅”指春梅。
“金”、“瓶”是西门庆之妾,“梅”是西门庆收用的丫头,三人在书中都是作为淫妇来描写的,都是没有的依附于西门庆的附属物。
作者以此命名,意在揭露当时世风的腐化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