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地 理 2014.01命题:李俊成(温岭中学) 张恩德(回浦中学) 审卷教师:徐林建(玉环实验学校杭州校区)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个小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全球的竹林按其自然分布可划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
下图为非洲竹区的 竹林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1、2 题。
1.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非洲的竹林多分布在A.热带雨林气候区B. 广阔的沿海平原地区C. 日照条件好的高海拔ft 区D. 年降水量 1000~2000mm 地区2. 近年来,世界竹林种植面积连年扩张,主要得益于A.市场需求增加B.科学技术进步C.全球气候变化D.海运条件便利第 1、2 题图40 年前,台湾发现了迁徙的紫蝶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学界称之为“紫蝶幽谷”)。
下图为台湾岛“紫蝶幽谷”分布及紫蝶北返路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 3~5 题。
3. 游客欣赏紫蝶之美的最佳季节为120°122°A.春季B.夏季100C.秋季D.冬季10004. 从旅游资源类型看,“紫蝶幽谷”主要属于A. 生 物 景 观B.ft 水组合景观C.地质地貌景观D.气候与其他景观组合 24°23.5°第 3~5 题图重要途经地 紫蝶幽谷分布地 100等高线(m )5. 台湾是世界著名的“蝴蝶王国”,其自然环境优势是A.ft 高谷深,河流多B.地处亚热带,四季温差小C.四面环海,天敌少D.人口稀少,生态保护较好主要竹林非 洲 竹 区松古村落 乡镇县城水域阴溪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某县 1954~1999 年逐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 6、7 题。
2 1 19600 -1 -2 -3 -41970第 6、7 题图19801990(年份)6. 该县的气温A.变化幅度逐年变小B.年平均气温均低于 0℃C.大致呈波动上升趋势D.少数年份最高气温超过 0℃7.适宜在该县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甘蔗B.玉米C.大豆D.棉花我国从 1962 年起耗时 40 年在南太行山开凿了七条挂壁公路。
下图为某段挂壁公路景观图。
读图完成 8、9 题。
8. 该段挂壁公路经过地区的地质构造为A.峡谷B.悬崖C.断层D.背斜9. 作为重要的分界线,太行ft 的地理意义是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第 8、9 题图C. 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 农耕区与畜牧区分界线浙西南山区有许多保存着传统风貌的古村落。
下图为该区域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图。
读图完成 10、11 题。
10. 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A.鞍部 B.盆地 C.溪谷D.ft 脊11. 北宋状元沈晦曾在松阴溪畔吟唱出这样一首诗: “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亲)疏。
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
”根据诗句判断,该流域古村落多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第 10、11 题图A.交通比较闭塞B.自然景观优美C.旅游开发落后D.开发历史悠久年平均气温(℃)下图为塔里木河下游某区域不同植被覆盖类型面积变化图(Ⅰ→Ⅴ依次代表极高覆盖植被区、高覆盖植被区、中覆盖植被区、低覆盖植被区、无植被覆盖区)。
读图完成 12、13 题。
12.十年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明显。
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A.地形B.光照C.水源D.热量13.该区域Ⅰ、Ⅱ、Ⅲ级植被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40000300002000010000ⅠⅡⅢⅣⅤ第 12、13 题图下图为赣南山地某测风塔所在风场 50 米高度逐月风速变化图。
读图完成 14、15 题。
14.决定赣南ft区8、9 月风速特点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15.该区域各季节风速均较大,但主要成因有差异,分析正确的是A.春季,有强对流天气B.夏季,常受台风影响C.秋季,树叶凋零,阻力小D.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多1210864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第 14、15 题图下图为云南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图(1961~2010 年)。
读图完成 16、17 题。
16.形成云南省西北部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A.纬度差异B.地形分布 C.昼夜长短 D.距海远近17.可代表云南省各月的日平均日照时数的是第16、17 题图日照时数(h)2400200016001200日照时数(小时)日照时数(小时)日照时数(小时)日照时数(小时)14131211101 4 7 10 月A 876541 4 7 10 月B14131211101 4 7 10 月C876541 4 7 10 月D2000 年2002 年2004 年2006 年2010 年面积/hm2风速(m/s)N浦南京庄镇 横泾镇 1980 年 1990 年 1997 年 2003 年 0 1km上海 杭州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
读图完成 18、19 题。
18. 图示时期该地区人口重心移动方向和大致距离分别为A.西南2km B. 西南 4km C. 东北 2km D. 东北4km19. 促使人口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 经济C. 政治D.文化第 18、19 题图下图为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 20、21 题。
20. 甲、乙两农业带的主要农作物是A.小麦、水稻B.玉米、棉花C.小麦、玉米D.小麦、棉花21. 图中所反映的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特征是A.农业产业一体化B.农业高度机械化C.农业生产信息化D.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第 20、21 题图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弃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下图为2000~2004 年杭州市域人口和万元GDP 生态足迹(W 值)关系图。
读图完成 22、23 题。
22. 图中曲线 a 、b 分别代表 人口数(万人)W 值(公顷/万元)A. 人口总数、W 值B.W 值、人口总数C.净增人口数、W 值D.W 值、净增人口数23. 曲线 a 变化特点说明这期间该区域 6606406200.80.60.42000 2001 2002 2003 2004(年份)第 22、23 题图A. 逆城市化开始B.人口迁入大于人口迁出C.资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D.经济增长方式趋于粗放ab甲 乙0 80160mm下图中,ML 属于一条完整的晨线,L 点位于晨线的最南端,O 地位于 ML 的中点,P 、Q 分别是 OM 、OL 之间的任何一点。
此刻 M 点距离北极点达到一年中的最远。
读图完成 24、25 题。
MLPOQ第 24、25 题图24. 该日之后的一周内,L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可能是A.始终为 0°B.从 0°逐渐变大C.从 43°逐渐变小D.从 23.5°逐渐变小25.该日之后的三个月内,肯定发生的是A.P 地昼变长夜变短B.Q 地日出地方时逐渐变迟C.M 地昼长逐日变小D.O 地日出方位逐渐接近正东二、综合题(本题有 4 小题,共 50 分。
)2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12 分)图 1 为南美洲某区域地形略图。
图 2 为该区域 A 、B 两城市的多年平均降水逐月分布示意图。
下表为 A 、B 两城市平均海拔和多年平均气温比较表。
80°260°第 26 题表A (34.6°S)B (33.4°S)海拔(米) 25 520 年均温(℃)17.514.41 月10 月A 城4 月B 城图例城市 6960m ft 峰等高线7 月第 26 题图 1 (1) 简述 A 城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4 分)第 26 题图 2(2) 比较 A 、B 两城市年平均气温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4 分)(3)B 城附近多数河流流量较丰富且季节变化小,试分析其原因。
(4 分)3.5 200m2000m6960mBA 200m40°1000m° 200m2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13 分)材料一 图 1 为内蒙古乌拉盖湿地(曾属于内蒙古地区最大的湿地)与乌拉盖水系地形图。
图 2 为乌拉盖河水资源近 50 年来占用比例变化情况。
图 3 为内蒙古乌拉盖湿地东部某测站 1979~2008 年的年均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全力实施禁牧、休牧工作有助于保护草原生态和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乌拉盖湿地春季休牧多从 4 月中旬牧草返青开始,一般在 6 月上、中旬,牧草平均高度达到 10 厘米左右可以解除休牧。
年份 2008 1984 19580% 20% 40%60%80% 100%图例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第 27 题图 2图例国界河流第 27 题图 1降水量(mm ) 500 400 300 200 100 01979 1983 19881993 1998 2003 2008 年第 27 题图 3(1) 说出乌拉盖河的流向及其上游主要的植被类型。
(4 分)(2)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近 50 年来乌拉盖湿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6 分)(3) 某些年份该湿地春季休牧的开始时间提前,试从天气要素变化角度予以分析。
(3 分)海拔(m )1000 500大 兴 乌安 岭46°乌拉盖水库拉河盖图 例 人口密度(人/km 2)﹤1.5 1.5~3.3 ﹥3.328.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14 分) 材料一 下图为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分布图。
第 28 题图材料二 产出弹性是指当所有其他投入要素保持不变时,一种投入要素的百分比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百分比变动。
实际上,当某一生产要素弹性系数的数值越高,则其对经济的贡献率越大。
下表为俄罗斯东部各地区投入要素产出弹性系数表。
第 28 题表要素地区产出弹性科技贡献率 劳动力 物质资本 低密度人口区 0.44 0.29 0.07 中密度人口区 0.53 0.48 0.09 高密度人口区0.560.380.11(1) 描述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特点。
(3 分)(2) 说出该区域产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4 分)(3) 简析俄罗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与各投入要素间的关系。
(6 分)29.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11 分)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通常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
图1 为2008 年环渤海经济圈17 个沿海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发展阶段示意图。
我国将在2014 年4 月25 日~10 月25 日举办青岛世界♘艺博览会,预计有1100 万人次的参观人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