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寓言四则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寓言四则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22寓言四则第1课时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

(重点)2.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难点)一、导入新课在遥远的古希腊,生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智慧之树,据说只要认真地品尝了它的果子的人,都会变得聪明。

你们想尝一尝它的果实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棵树,走进《伊索寓言》,品尝它的智慧之果。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明确: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明确: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

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3.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明确:不一样。

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4.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明确: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

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目标导学二:学习《蚊子和狮子》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明确:蚊子和狮子战斗,蚊子战胜了狮子;但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网粘住。

2.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分析蚊子形象。

明确:“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勇往直前。

3.蚊子为什么战胜了狮子,却败给了蜘蛛?明确:狮子狂躁、乱了阵脚,蚊子用智谋战胜了狮子。

战胜了狮子的蚊子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结果撞上了蜘蛛网。

4.这是一个古老的寓言,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可以联系生活,从不同角度分析。

明确:寓意一:善于分析问题,要懂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扬长避短。

寓意二:从蚊子出发,取得成绩不要得意忘形,要谨慎,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寓意三:人要有自信。

目标导学三:对比方法探究比较《蚊子和狮子》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在结构和写法上的异同。

明确:(1)相同点:结构相同。

都是第一自然段讲故事,第二自然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2)不同点:①《赫》把神当作人来写。

《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

②《赫》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蚊》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目标导学四:展开想象,续编情节如果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地逃出来,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请续编寓言故事。

故事续编一:蚊子幸运逃生后,边飞边说:“哈哈!蜘蛛,怎么样,被我逃脱了吧。

我告诉你吧:没有一样动物可以战胜我的,我不仅强大,而且运气无人能比!”蚊子又再次吹起了喇叭,昂着头高傲地飞走了。

这时,一只青蛙跃身而起,吐出了舌头,蚊子一下子被舌头卷住了,被青蛙吃进了肚子。

故事续编二:蚊子幸运逃生后,心想:“哎,幸亏有这么一阵风,要不然我就会成为蜘蛛的盘中餐了。

这都是我得意忘形的结果。

我以后可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从此,我们看到的是一只谦虚的蚊子。

三、板书设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蚊子: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 蚊子: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 骄兵必败 第2课时1.翻译课文,了解故事基本情节。

(重点)2.学会分析故事所蕴含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难点)一、导入新课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和启示好比是灵魂。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两则中国古代的寓言各讲了什么故事,寄寓了什么道理。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学习《穿井得一人》1.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词句的停顿要根据意思划分。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3.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4.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

有开端、发展、结局三层,请分别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层(第①②句):叙述宋国丁姓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一个劳动力。

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第二层(第③④句):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传到国君那里。

第三层(第⑤⑥句):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

5.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明确: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目标导学二:学习《杞人忧天》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2.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3.杞人忧天地崩坠忧到什么程度?明确: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4.“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明确:先解释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无处没有空气,不会塌;再解释日月星辰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最后解释的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不会陷下去。

5.你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明确: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劝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6.课文有怎样的寓意?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明确:寓意: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讽刺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杞人忧天:指庸人自扰、毫无根据的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

请大家从下面任选一个题目,编写一则寓言,规整地抄到本子上。

参考题目:(1)嘴和眼睛的对话;(2)树和斧子;(3)筷子和勺子;(4)画笔和颜料;(5)猫和老鼠。

三、板书设计穿井得一人⎩⎨⎧⎭⎬⎫丁氏穿井得一人 道听途说宋君令人问之 验证真相 说话要防止歧义,不要听信流言蜚语杞人忧天⎩⎪⎨⎪⎧⎭⎪⎬⎪⎫忧 天地崩坠,身亡所寄晓⎩⎪⎨⎪⎧天积气耳,亡处亡气日月星宿,亦积气中地积块耳,充塞四虚 寓意 要消除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1.学习“百草园”部分,了解作者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重点)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地描绘景物的写法。

(重点)3.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难点)一、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荡秋千、放风筝、老鹰抓小鸡、铁臂阿童木等类似于漫画的色彩鲜明的图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记忆,鲁迅先生也有自己的童年记忆,并在45岁的时候将自己的童年趣事写成了一篇文章,这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听朗读录音,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明确: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从……到……),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先写了百草园,再写了三味书屋。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个自然段是中间的过渡段?据此分段并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部分(1—9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第九自然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第二部分(10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3.百草园是“乐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明确:百草园是“乐园”表现为:(1)有趣的景物;(2)有趣的故事——美女蛇故事;(3)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

目标导学二:体会“百草园”之乐1.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百草园中的哪些景物?分别从哪些角度、哪些顺序描写这些景物?明确:景物:有静态的事物,如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有动态的景物,如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等。

角度:分别从视觉、听觉、味觉等角度入手。

顺序:采取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写动物)、从静到动的顺序。

2.写美女蛇的故事,属于何种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明确:插叙。

美女蛇的故事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目标导学三: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似乎”表示对自己的印象不能完全肯定,“确凿”则是完全肯定的语气。

有矛盾吗?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明确:不矛盾。

“似乎”是因为不相见已隔了七八年,印象模糊,“确凿”是因为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记。

2.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明确:“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3.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描写了捕鸟,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运用了哪些动词?有什么作用?明确: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运用的动词有“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使读者如临其境,同时也从捕鸟活动中表现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

4.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句中连用三个“也许”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句中连用三个“也许”表猜测,表达出作者深深眷恋百草园和被迫离开时无奈与依依惜别之情。

目标导学四:拓展延伸,仿写句子1.文章描绘百草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把这些词语去掉读一读,跟原文对比,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并试着模仿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示例:不必说翠绿的青山,苍劲的松柏,浮动的白云,湛蓝的天空;也不必说夜莺在婉转地歌唱,麻雀在喳喳地嬉戏,美丽的蝴蝶在风中舞动。

单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就足以令人心旷神怡,它是那么嫩绿,那么坚强,迎着凛冽的寒风昂然挺立。

2.雪地捕鸟这段文字总共不到70个字,连用9个表达动作的词,把雪地捕鸟的系列活动生动而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了。

每句话都写得实实在在,没有可有可无的字句,试写一个游戏,表现系列动作,注意用词准确,不超过100字。

示例: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前后不停地拍着,两眼滴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

突然他加快了脚步,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三、板书设计百草园——“乐园”⎩⎪⎨⎪⎧⎭⎪⎬⎪⎫赏美好景物听神奇传说捕雪地之鸟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第2课时1.学习“三味书屋”部分,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重点)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本文的主旨。

(难点)一、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研读“三味书屋”1.用一句话归纳这一部分的内容。

明确:对三味书屋的美好生活的回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