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组习作《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课堂教学作业内容:设计理念:课前让学生观察动物, 积累素材, 课上帮助学生回顾所学课文,制定习作目标,以“我”口说“我”心, 盘活心中积累, 然后自主完成习作。
这种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 旨在体现生活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能作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习作指导课课前交流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作文课。
作文和其它课一样都需要放松的状态的。
这样吧,我们先来个放松的话题。
请听:树上有十只鸟,一枪打过去,还剩下几只鸟?学生积极地举手。
师:别急,你可能回答“一只也没有了”。
老师有更高的要求,看谁能说出五种以上答案。
学生纷纷放下手。
师:可以同桌或小组讨论。
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越多越好,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好,开始。
学生讨论。
师:好。
大家的答案都出来了。
请交流。
生1:这们讨论出了五种答案:一是剩九只,因为鸟全是聋子,打死一只其他鸟都不知道;二是剩零只,原来一枪打过去鸟全吓跑了;第三种是七只,打死一只,两只吓跑了,其他的吓昏了;四是剩六只,一枪打死了四只鸟;五是剩一只,九只都跑了,那一只是惊弓之鸟,被吓昏在树上。
……师:看来大家的思维还是很活跃的,作文课就需要打开思路、思维活跃。
好,上课!一、激情引趣,丰富素材师:同学们, 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如果同学们认识可以叫出这些动物的名字。
(教师播放各种动物的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识的动物可真不少,告诉老师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呢?生:我喜欢小狗,因为它很忠实。
生:我喜欢小猫,因为它很可爱。
……师:大家说的小狗的忠实或者小猫的可爱就是它们的特点(教师板书“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或者这样的形式,概括一下你喜欢的动物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的()生:笨拙的乌龟生:调皮的小猫生:可爱的小白兔……【开课伊始,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用简短的词组概括动物特点,有助于引导学生围绕一个特点进行介绍、描述,也为下面抓住动物特点进行写作做了铺垫。
】二、创设情境,制定目标1、回顾课文体会写法师:看来大家都能一下子抓住这些动物的特点。
如何把我们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写出来呢?我们先从已经学过的第四组课文开始谈起。
还记得哪四篇课文吗?生:《白鹅》《白公鹅》《猫》《母鸡》师:同学们,我们回过头来想想,这四篇课文写得都很精彩,以至于我们放下课本的时候依然感觉那些小动物就在我们跟前,可以说我们的作家把这些小动物写得……生:栩栩如生。
生:跃然纸上。
生:历历在目。
师:是的,这四篇课文所描写的哪些地方给你印象特别深?可以结合具体句子谈一谈。
指名学生读课文。
(教师相机补充板书)生1: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就已经学会淘气。
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这几件事让我感到小猫非常可爱。
师:是的,这里作者用具体有趣的事例来说明了满月时的小猫非常可爱。
(板书“趣事”)生2: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从这里我觉得猫的确挺古怪的。
师:对呀,作者通过对比表现出了猫的性格——古怪。
(板书“对比”)生3: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这一段把“鹅老爷”写得特别生动,特别有意思。
师:这里把鹅称作“鹅老爷”,是不是作者很讨厌白鹅呢?生:不是。
作者内心还是很喜欢白鹅的。
师:这里作者用了反语,在整组课文里面的很多地方都用到了这种方法(板书“反语”)。
生: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从“小梅花”这个词我感觉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
师:很好,是小梅花而不是黑脚印。
还有一个词特别传神,是那一个?生:我认为是踩印。
生:我认为是“蹭”师:对,一个“蹭”,蹭出了作者与猫的感情。
表达喜爱之情可以直接表达,可以借助事例融入到字里行间。
用什么方法,还要看你写的内容。
……(教师相机补充板书。
)师:看来,大家的积累可真多。
所以,我们写动物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动物的特点去写具体,表达出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这样写出的动物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
”从教材这个范例中,感受动物的千姿百态,引导学生关注教材提供的范例,利用好教材这个范例给学生提供习作方法的借鉴和创造的依据,从而使习作中的语言运用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指导试说,掌握方法。
师:你的作文准备抓住动物的什么特点?怎样写?请同学们先自己说一说。
其他同学认真听,用笔做一下简单的记录。
边听边思考:这位同学是否具体地介绍出动物的特点,有没有流露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指名试说重点段。
生:我讲讲我家小乌龟怎样吃食:中午,我给它吃小鱼。
我想看看它是怎么吃的,就盯着它看。
它看见了我,就不敢吃了,用那种渴望的眼神看着鱼。
我知道它想吃却又怕人。
于是, 故意躲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我偷偷一看,发现它正在吃鱼呢!师:谁来给他评一评。
生1:我认为他说得很有趣。
生2:我认为应该把我看到小乌龟怎样吃鱼还应具体一些, 把它的动作一一讲清楚。
生3:我认为比如写吃食时要用上一些动词,要生动地描述。
生:我认为,可以用上反语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比如可以说“好一个偷偷摸摸的家伙”。
师问生:你接受他的观点吗?能不能再根据大家给你的意见再说一下?生:中午,我给它吃小鱼。
我想看看它是怎么吃的,就盯着它看。
它看见了我,就不敢吃了,用那种渴望的眼神看着鱼。
我知道它想吃却又怕人。
于是, 故意躲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我偷偷一看,发现它正在吃鱼呢!只见他它划动四条腿,伸出老是缩着的头,两只小眼睛眨了眨,嘴一张一合地把食物吞吐下。
好一个偷偷摸摸的家伙!师:说得真好,不但写具体了乌龟进食的过程还表达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
特别是最后一句还用了反语。
接下来又有几名同学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边听边评,及时指导。
……【如何把已有的材料组织成一篇习作,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在课堂上允许说自己想说的,既尊重了学生,又能发挥群体学习的优势,取长补短,在互议互评中,发现描写介绍动物的方法,教师也及时从学生的介绍中总结写法。
让孩子们感受自由表达的成功感。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在学生试说重点段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揣摩合理的构思,运用准确的语言, 掌握具体描述的方法。
】3.归纳总结,完善目标师:刚才大家讲得特别好,特别棒,这都是大家细心观察的结果。
那么,要想写好本次作文,我们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生1:写外形时要按一定顺序。
生2:可以运用反语或者对比的手法。
生3:比如写吃食、捉鼠时要会用有关动词, 要生动地描述。
生4:书写要认真,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师:对呀,条理清楚、语言规范、标点正确、书写认真、修改认真等都是我们写好作文应该做的。
师:对于本次习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除了本次习作的要求,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回顾习作的常规要求也就是一般目标,这样既能做到前后衔接,又能使学生统揽目标。
】三、明确要求独立成文师:以上我们共同讨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老师进行了归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本次习作的目标。
这样我们不但明确了习作的目标,还构思了自己的作文,现在请同学们开始把我们心中所想、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受到的喜欢的动物写下来(板书‘写自己喜欢的动物’),下一节课我们将要根据目标一起来评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抓住特点具体习性:叫声、步态、吃相……趣事:……真情实感喜欢反语拟人对比……点评:首先,在写作指导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有效唤醒了学生的体验。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感受课文的精彩之处。
在教师的强化点拨下,学生领悟了课文中作家是如何抓住动物特点写具体、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并共同制定了习作的目标。
丁有宽先生曾经说过:“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
”当学生的内心体验与作者的理解和感受“撞击”时,就会产生分析自己经历或生活现象,表达自己理解和感受的强烈愿望,于是潜在的写作激情便萌发了。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倾听期待中,激发自我表现欲。
这个过程融合了听力、理解、分析、表达等多种语文能力的训练,学生再去写作时,写作心得已经不再是空洞抽象的条文,而是具体、深刻、鲜活的记忆。
习作讲评课一、简要总评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制定了习作目标,同学们根据目标认真地写了作文,刚才我浏览了同学们的作文,发现同学们在选材、语言、抓住动物的特点方面都做的不错,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有的同学写的作文内容还不太具体,有的同学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常言道“三分文章七分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评改自己的习作,挑战文中的一些不足,使文章更加精彩,好吗?二、逐条引评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本次习作对内容具体的要求指名学生说。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位同学的习作,这位同学写完之后对于自己的习作不是很满意,很想让大家给他改一改。
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哪些地方的内容写得还不够具体,那些地方还没有表达出自己对动物的喜欢?师生共同修改病例文。
教师在实物展台上面直接修改。
师:大家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
这位同学也是在别人的帮助下认真修改了自己的习作。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修改之后的作文与修改前的作文有什么变化。
教师读修改文。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是的,修改后的片段描写不但写出了猫捉老鼠时的样子,如“眼睛瞪得大大的,耳朵竖得直直的”“脖子上的绒毛全蓬起来了”,而且把老鼠出来时的神态写得惟妙惟肖,更重要的的是作者还写出了猫捉老鼠时的动作。
把猫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师:下面请同学们评一下自己的作文,看一下作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写得不够具体,有没有很好地表达出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指名学生评价自己的习作。
【针对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逐条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在评改病例文的基础上,掌握评改方法。
遵循从“模仿”到“自评”的规律。
】三、多元评改师:同学们,快拿自己手中的笔,试着改一改,看看能不能使自己的文章更精彩。
学生自改。
师:看大家笑眯眯的神情,一定收获不少。
找学生读读自己修改前后的作文,大家一起评一下,看哪些地方还可以修改得更好。
指名把自己的作文用实物展台展出,展示自己作文修改的过程。
师:同学们,文章不厌百回改,不仅要自己改,还要请别人帮忙改,去吧,赶快把你的习作送给附近的同学,请他帮助你修改修改,让你的文章更精彩!学生互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