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互连技术教程》复习

《网络互连技术教程》复习

《网络互连技术教程》复习一. 单选题1.以太网交换机不能隔离广播域2.网桥的作用是抑制网络数据流量3.网络设备采用的管理协议是SNMP4.同步串口默认的封装类型为HDLC5.交换机在客户端模式不能创建VLAN6.专线连接在WAN的连接中的费用最高7.数据链路层使数据有序、正确、完整地传输8.网卡是连接计算机和局域网中传输介质的部件9.静态路由的路由表项要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10.Repeater的功能是再生信号以扩大其传输距离:11.Internet中的IP协议对应于OSI/RM中的网络层:12.物理层是网络中具体实现比特流发送和接收的层次:13.在以太网中应用光缆作为传输介质的意义在于扩大网络传输距离:14.决定LAN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是网络拓扑、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5.局域网中的主要网络硬件应包括服务器、工作站、网卡和传输介质:16.从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角度来看其逻辑功能可划分成资源子网、通信子网:17在共享式10 BASE-T的Ethernet中所有信息转发经集线器实现:18.Ethernet交换机端口与MAC地址对照表的形成是是交换机在数据转发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而动态建立的:二.双选题1.VLAN分隔广播域和冲突域2.距离矢量协议包括RIP和BGP3.IGRP和EIGRP是Cisco的专用协议。

4.在IGRP中使用的度量值组件是延迟和带宽。

5.能够隔离冲突域网络设备Switch 和Router6.RIP协议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也是IGP7.运行生成树时,交换机的端口处于学习与监听的状态。

8.下列哪些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网络设备是网桥和交换机。

9.VLAN能隔离广播域,其间相互间通信要通过三层设备10.在网络中使用交换机代替集线器的原因是减少冲突好提高带宽11.缺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它是被使用的最后一条路由12交换机有访问链接(Access Link)和汇聚链接(Trunk Link)二种端口。

13.出现交换环路的网络中会导致广播风暴,并使MAC地址表不稳定14动态路由的路由器能自动计算新的路由并能自动发现网络拓扑的变化15跟RIP V1相比,RIP V2报文支持子网掩码,并缺省使用路由聚合功能16.链路状态算法的链路状态是对网络拓扑结构的描述,它本身不会产生自环路由17.DNS轮询应定义同一个主机域名指向多个IP地址,并且可实现简单的负载均衡。

18.要在路由器上启用IP路由选择,必须启用路由选择协议和为路由器接口分配IP地址。

19.在一个运行OSPF的自治系统之内要求骨干区域自身也必须是连通的,非骨干区域与骨干区域必须相连20.STP协议中进行生成树运算时将具有“最小标示值”的网桥作为根网桥,网桥ID应包括网桥的MAC地址和网桥的优先级三.填空⑴.IP地址由32bit组成。

⑵.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交换机。

⑶.目前SNMP是最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

⑷.网络传输速率是决定网络应用性能的关键所在。

⑸.WWW服务器的信息组织方式是超链(HyperLink)。

⑹.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可将设备分为共享设备和虚设备。

⑺.因特网的文件传输采用的是客户机/服务器或C/S模式。

⑻.网络操作系统的文件服务是最重要与最基本的网络功能。

⑼.防火墙一般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分组过滤路由器与代理服务器。

⑽.Web页面是一种结构化的文档,它一般由HTML语言书写而成的。

⑾.传统文本都是线性的、顺序的,而非线性的、非顺序的则称为超文本。

⑿.Internet中,WWW服务器与WWW浏览器间信息传递所的协议是HTTP。

⒀.按照局域网所采用的技术、应用范围和协议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

⒁.IEEE802局域网协议对应OSI的数据链路层,将其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⒂.在WWW服务中,统一资源定位器URL由三部分组成,即协议、主机名与文件名。

⒃.客户机/服务器交互模式实际上是二个应用程序,客户机主动请求服务,而服务器保持守候状态,以便随时能提供相应服务。

⒄.WWW服务采用B/S工作机制,它以SQL与HTTP为基础,为用户提供界面一致的信息浏览系统。

四.名词解释⑴.DNS:⑵.VLAN:⑶.SNMP:⑷.DHCP:⑸.Protocol:⑹.OSI/RM:⑺.TCP、UDP⑻.ARP、RARP⑼.网络管理:⑽.故障管理:⑴.DNSDNS(Domain Name Server)是通过域名服务器管理,把一个管理域名的软件装在一台主机上,该主机称域名服务器。

地区域名服务器以树形结构连入上级域名服务器。

用以实现域名与IP 地址的解析。

⑵.VLANVLAN(Virtual Local Area Notwork)是依据局域网交换机,以软件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其逻辑工作组的结点组成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⑶.SNMP:由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所定义的一套基于Internet网络管理的网络管理协议,它为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底层的网络管理框架。

较之基于ISO的CMIP,简单、实用。

⑷.DHCP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提供动态IP地址上网。

为用户主机动态指定IP地址、子网掩码、缺省网关等TCP/IP配置信息和配置参数。

⑸.Protocol通信双方为实现数据通信而设计的对话规则、约定及标准等,其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

协议也是区别计算机网络和传统数据传输的重要标志。

⑹.ISO OSI/RM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适应网络标准化发展的需要,在研究、吸收各计算机制造厂家的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经验的基础上,着手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联的一系列标准,旨在方便异种计算机互联,并制定“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简称为OSI。

OSI规定了可以互联的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遵从OSI协议的网络通信产品都是所谓的开放系统,而符合OSI标准的网络也被称为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⑺.TCP、UD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种无连接服务的协议,着眼快速的请求与响应。

⑻.ARP、RARP实现IP地址与物理地址间映射的“地址解析”。

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通过广播发送硬件地址的手段来获得主机的IP地址。

⑼.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是规划、监督、组织和控制网络通信服务及信息处理的相关活动,以使网络的性能最优、效率最高、可靠性最好。

⑽.故障管理:用来动态地维护网络服务水平的一系列活动。

由于失效可以导致系统的瘫痪或不可接受的网络性能下降,所以故障管理也是ISO 网络管理元素中被最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

主要目的:检测、记录日志,并通知用户,修复网络故障,维持网络的正常运行。

主要内容:故障的检测、诊断、修复和记录。

主要任务: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恢复业务。

找出第一个故障的原因和出现故障的网络细件。

及时、有效的修复故障。

收集和分析故障管理的有效性。

五.问答1.请说明ARP和RARP各自的作用及其不同点2.请说明IP地址和MAC地址构成及其作用是什么?3.试描述网卡和调制解调器各自的作用及其应用场合:4.请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中基带、宽带和频带传输的特点:5.网际互连的目的是什么?请说明通信子网各层的设备及其特点:6.网络互联的目的是什么?并说明四种网络互联的中继设备的名称及其各自工作的OSI协议层次。

7.三层VLAN的工作方式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

应用第三层交换技术即可实现网络路由的功能,又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状况做到最优的网络性能。

8.在2层采用什么方式来防止交换环路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是生成树协议的英文缩写。

该协议可应用于环路网络,通过一定的算法实现路径冗余,同时将环路网络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从而避免报文在环路网络中的增生和无限循环。

ST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在IEEE 802.1D中这种协议报文被称为“配置消息”)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

配置消息中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来保证交换机完成生成树计算。

9.请简述在广域网上第二层所采用的封装技术。

答: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将数据传输到远程站点,定义了数据是如何进行封装的。

包括点到点协议(PPP)、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协议、帧中继(Frame Relay)10.请描述请简述二层交换与三层交换的区别。

答:二层交换技术是最传统的交换技术,为了实现二层交换,交换机需要维护一张“MAC 地址、交换机端口”的硬件转发表,当交换机接收到数据时,根据数据包中的“目的MAC 地址”查询硬件转发表,匹配到相同“目的MAC地址”表项时根据对应的“交换机端口”进行线速的数据转发,由于“MAC地址”属于OSI网络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地址,所以称为二层交换技术。

而为了实现三层交换技术,交换机将维护一张至少包括“目的IP地址,下一跳MAC地址”在内的硬件转发表,当交换机接收到数据时,根据数据包中的“目的IP地址”查询硬件转发表,根据匹配结果进行相应的数据转发,并且采用硬件芯片或高速缓存支持,可以达到线速。

由于“IP地址”属于OSI网络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网络层的地址,所以称为三层交换技术。

11.简述VTP三种模式VTP(Virtuaal Terminal Protocol)模式有3种服务器模式(Server)客户机模式(Client)透明模式(Transparent)服务器模式(Server)提供VTP消息:包括VLAN ID和名字信息学习相同域名的VTP消息转发相同域名的VTP消息可以添加.删除和更改VLAN客户机模式(Client)请求VTP消息学习相同域名的VTP消息转发相同域名的VTP消息不可以添加.删除和更改VLAN透明模式(Transparent)不提供VTP消息不学习VTP消息转发VTP消息六.实践题1:某主机的IP地址是115.106.168.89/26,请给出其主机号:题2:现有IP地址为:176.90.80.70,请划分10个子网,写出其二进制的子网掩码,并列出其中的4个IP地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