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21
9#00 1 0#00 1 1#00
50. 9
23
52
39
51. 6
40
39. 6
42
51. 8
53
55. 3
54
30. 7
45
64. 5
57
48. 6
37
29. 6
26
44. 7
23
61. 6
40
1 2#00
43. 1
33
31. 5
16
44. 9
45
52. 1
45
1 3#00 1 4#00 1 5#00
现代计量测试
2001 年第 4 期
文章编号: 1005- 3387( 2001) 04- 0044- 47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肖亮
( 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大连市 116023)
摘要: 本文对测定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 两种仪器: T EOM 系列 1400A 微量振荡 天平法可 吸入颗粒 物监测 仪
射线法
24 2 23 9 29 5 8 34 21 35 8 42 30 18 9 10 30 20 2 27 14 30 23 2 19. 0
2000 8 6
天平法
11. 1 9. 8 21. 7 42. 7 33. 4 40. 5 47. 8 45. 4 16. 3 22. 7 23. 2 26. 2 25. 7 27. 9 42 39. 6 37. 6 34. 2 30. 7 36. 7 16. 4 17. 6 17. 1 29. 3 28. 9
确可靠的测量空气中的飘尘。 该仪器适用于 10~ 40 的环境温度, 检测限为 6ug/ m3, 采样管有加热器, 使得仪器测量受湿
度影响较小。
2 微量振荡天平法
这是 2000 年被我国深圳、厦门、大连等环境监测中心采用的方法。它的测量原理是基于航天技
术的锥形元件振荡微量天平原理, 由美国 R& P 公司研制。此锥形元件于其自然频率下振荡, 振荡频
2000 8 4
天平法
59 81. 8 52. 6 43. 5 63. 7 66. 4 47. 2 35. 9 32. 7 21 24 17. 4 14 14. 4 19 43. 9
射线法
49 14 86 64 22 61 39 60 38 36 14 27 26 16 13 38. 2
日期
时方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 0#00 1 1#00 1 2#00 1 3#00 1 4#00 1 5#00 1 6#00 1 7#00 1 8#00 1 9#00 2 0#00 2 1#00 2 2#00 2 3#00 0 0#00 日均值
率由振荡器件的物理特性、参加振荡的滤膜质量和沉积在滤膜上的颗粒物质量决定( 由于振荡器件的
物理特性、参加振荡的滤膜质量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振荡器件的振荡频率实际上取决于滤膜上的颗粒
物质量) 。当充满微粒的空气流入空锥形管时, 微粒则聚集在滤膜上, 通过测定系统频率的变化, 可测
得对应时间内滤膜质量的差异, 通过计算可得出该段时间内的颗粒质量浓度( 相当于间接称重) 。
天平法
104. 4 94. 1 100. 2 101. 3 117. 1 97. 9 82. 4 96. 0 11 8 94. 2 71. 1 68. 5 67. 7 57. 9 46. 5 104. 9
射线法
97 90 95 75 83 1 21 96 57 82 99 83 40 83 49 45 91. 1
射线法
14 22 38 40 67 74 90 1 33 1 64 1 02 63 45 36 42 33 52 37 27 42 43 32 22 29 37 53. 50
2000 8 8
天平法
19. 5 25 37. 6 34. 2 38. 9 41. 7 38. 5 40. 5 36. 1 24. 9 32. 1 41. 8 49 42. 2 41. 9 13. 8 28. 3 26. 5 33. 5 30. 3 23. 9 23. 8 29. 3 31. 4 32. 70
2000 年 8 月 1 日~ 13 日 射线法和微量振荡天平法日均值数据对比表: 单位 ug / m3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方法 射线法 62 7 75 9 91 1 38 2 19 0 24 8 53 5 29 2 36 8 32 9 32 2 32 4 26 6
2000 8 5
天平法
15. 1 15. 9 14. 3 17. 2 9. 5 19. 7 22. 9 37. 2 27. 3 24. 4 28. 1 31. 1 18. 6 14. 8 11. 5 14. 9 11. 9 17. 9 16. 1 29. 2 22. 7 12. 6 15. 5 9. 3 19. 1
振荡天 平法
60 0
87 4 104 9 43 9
19 1
28 9
61 0
32 7
41 1
31 7
35 4
37 2
30 1
参考文献:
结果与讨论:
( 1) 统计结果表明: 振荡天一 法测定结果稍大, 平均值比 射 线法的高出 10 5% , 从总体变化 趋势看两组数据基本平行变化。
( 2) 通过线性相关分析, 两组 数 据 相 关 系 数 为 r = 0 99 > r0 05( 12) 说明两种方法具有高度 相关性, 两种监测方法是一致的。
2000 8 13 天平法 射线法
1#00 2#00
29. 1
27
22. 6
40
17. 4
27
25. 5
5
25. 7
25
28. 5
43
23
29
13. 2
21
27. 7
37
27. 3
10
3#00 4#00 5#00
34. 8
14
27. 7
3
12. 6
12
20. 3
16
23. 4
17
30. 2
32
36
23
与 M P101M 射线法可吸入颗粒物监测仪进行了对比, 并且给出了 对比结果: 射线法与微量振荡天平法测量 结果
具有较强相关性, 两种方法都是可取的。
关键词: 空气; 可吸入颗粒物; 微量振荡天平; 回归
中图分类号: X513
文献标识码: A
概述: 目前国内对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主要有两种仪器: T EOM 系列 1400A 微量振荡
射线法
27 4 13 9 24 35 31 43 40 25 5 18 2
27 34 35 38 37 30 25 14 29 24. 8
2000 8 7
天平法
42. 7 46. 2 50. 6 96 99. 9 170. 2 207. 3 121. 7 58. 8 53. 9 48 43. 3 43 47. 8 35. 4 40. 6 50. 8 34. 8 29. 1 24. 3 40. 3 30. 1 25. 9 22. 6 60. 97
45
27. 8
55
36. 2
42
38. 6
30
19. 7
20
50. 5
50
22. 9
20
60. 8
63
40
42
23. 3
12
1 9#00
40. 6
47
25. 1
27
46. 2
42
37. 7
39
18. 7
13
2 0#00 2 1#00 2 2#00
38. 9
32
35. 3
32
45. 1
29
32. 2
41
2000 8 1 天平法 射线法
58. 3
62
61. 8
63
55. 0
59
65. 3
67
2000 8 2
天平法
94. 2 93. 8 68. 8 53. 6 78. 9 145. 2 243. 7
0 138. 8
射线法
51 78 72 63 47 70 11 6 17 6 14 6
2000 8 3
天平法
天平法
65. 1 54. 6 57. 9 62. 1 105. 3 72. 7
0 0 78. 4 84. 3 75. 7 65. 6 61 48. 7 68. 1 60. 0
射线法
65 60 48 72 79 98 34 14 80 74 61 87 61 44 58 62. 7
2000 8 2
天平法
பைடு நூலகம்
天平法可吸入颗粒物监测仪与 M P101M 射线法可吸入颗粒物监测仪, 前者由美国研制符合美国
EPA 标准; 后者由法国研制并执行法国 AFNOR 标准, 属于射线法。为了检验两种方法的准确性
和相关性, 为国家实验室认可提供可靠的认可依据, 我们作了两者的对比试验。对比结果表明:
射线法与微量振荡天平法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 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有较强的相关性。
射线法
54 23 53 25 23 59 3 42 69
45
日期
时方


1 0#00 1 1#00 1 2#00 1 3#00 1 4#00 1 5#00 1 6#00 1 7#00 1 8#00 1 9#00 2 0#00
2 1#00 2 2#00 2 3#00 0 0#00 日均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