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专项练习(含答案) (637)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专项练习(含答案) (637)
5.(2 分)新生婴儿的身高最接近 ..................................................................................... ( )
A.5 nm
B.5 cm
C.5 dm
D.5 m
6.(2 分)如果被测物体的长度较短,而尺的量程较大,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应尽量用尺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 在生活中经常需要估测一些物理量,下列估测比较接 近实际的是:( ) A.高淳县使用的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大约在 25cm~27cm 之间;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约在 3m/s~5m/s 之间; 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在 150g~200g 之间; D.中学生正常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在 3s~5s 之间. 2.(2 分)四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有一个测量数据是错误的, 这个数据是............................................................................................................................. ( ) A.260mm; B.26cm; C.2.6dm; D.0.26m。 3.(2 分)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了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实验操作出了差错. 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测量误差. C.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等方法可减小测量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也不能减小测量误差,因为测量次数越多,测量值的误差越大。 4.(2 分)一个圆柱体,如果竖放从侧面看或横放从侧面看都是长方形,如果对着它的横截 面(即看它的端面)看则是一个圆形。如图画出了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圆柱体直径的 3 种 方法,正确的是 ( )。
22.(3 分)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减小测量的误差必须从多方面考虑。但在一
般测量中,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是
。
23.(3 分)给下列长度补上合适的单位(用符号表示)
(1)一本书的厚度为 8 ;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 160 ;
(3)双人课桌的长度是 120 ;(4)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 3 ;
A.光年
B.岁月
C.旭日
D.小时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7.(3 分)一个轮子的半径为 25 厘米,绕学校跑道滚一周,轮子转了 255 转,校道的周长 是_________米。 18.(3 分)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 6400____________ 19.(3 分)某同学的家距离学校 3000m,他骑车上学的平均速度是 4m/s,那么,他从家出 发到达学校,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 20.(3 分)单位换算:8.5m= cm; 36000nm= km 15cm3= m3。 21.(3 分)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一枚硬币的直径是______cm。
B、0 刻度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量程只有 10cm 的刻度尺; D、刻度不均匀的刻度尺.
11.(2 分)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比较好的办法是:( )
A.用直尺直接去测量; B.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直接去测量;
C.不能测量;
D.用弹性不大的软棉线跟曲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线的长度.
12.(2 分)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工件的长度,将其一端与 10cm 处的刻度线对准,另一端恰好
与 24cm 的刻度线对齐,此工件的长度应记为: ( )
A.14 cm;
B.14.00 cm;
C.0.14 m ;
D.0.140 m.
13.(2 分)甲、乙两位同学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记录数据.甲
记录为 25mm,乙记录为 25.0mm.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则下列说法
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 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16.(2 分)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 ( )
A.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量;
B.先测出一个较厚的物体的厚度,再把一张纸放在上面测量出总的厚度用总厚度减去物
体的厚度;
C.测出物理课本总的厚度,读出课本的页数,用厚度除以页数;
D.测出物理课本总的厚度,数出课本的张数,用厚度除以张数.
10.(2 分)下列各刻度尺中不能使用的刻度尺是:( )
A.分度值为 1cm 的刻度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C 6.A 7.D 8.C 9.D 10.D
11.D 12.B 13.C 14.A 15.B 16.D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7.400(约)
18.km
19.750
20.850
21.2.50
2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d L=n 29.方法一:需白纸一张、铅笔、刻度尺。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沿此直线滚一 周,用刻度尺量出直线的起、始点的长度即是硬币的周长,将此值除以 π,则得直径。
方法二:需三角尺两个、刻度尺一只。按图所示,用直尺测出两直角边间的距离 d,即是 硬币的直径。
评卷人 得分
五、论述计算题
30.0.025cm
,应记为 110.2 .
28.(7 分)有一叠纸,怎样测得某中一张纸的厚高?
29.(7 分)想测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请设计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方法来测量,分别需要甩什 么器材?
评卷人 得分
五、论述计算题
30.(0 分)在一支铅笔上紧密缠绕 30 匝细铜线,测出 30 匝线圈的长度为 0.75cm,则细铜线 的直径为多少?
(5)乒乓球的直径约是 40 ; (6)教室门的宽度是 0.95 。
24.(3 分)按精确测量要求,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mm,若以厘米为单位,则
为 cm,若以米为单位,则为 。
25.(3 分)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 32 圈.如图所示,用 分度值是 1mm 的刻度尺测得这 32 圈的总宽度为 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
正Hale Waihona Puke 的是:( )A.乙测量得更仔细; B.甲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毫米;
C.乙所用的刻度尺精度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2 分)12 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 )
A.8cm
B.8mm
C.8dm
D.8μm
15.(2 分)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
A.m B.光年
C.cm D. cm2
8.(2 分)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
测量结果比较:( )
A. 一样大;
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
D. 无法判定.
9.(2 分)某同学想测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硬度,下列方法可行的:( )
23. (1)mm (2)cm (3)cm (4)mm (5)mm (6)m
24.34.9,3.49,0.0349
25.5.000.16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26.甲:错误 乙:正确 丙:错误 丁:正确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探究
27.(1)1mm(2)没有写单位;mm 28.一张纸的厚度一般约为几十微米,而常用的测量工具达不到这样的准确程度,不能直 接测量,只能用积多求少法间接地测量。用刻度尺测出一叠纸(几张)的厚度为 d,则一张 纸的厚度为: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26.(6 分)如图 11 是某同学对一些常用仪器的操作情况,请判断他的操作是否正确(在横 线上选填“正确”或“错误”)。
甲:
乙
丙
丁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探究
27.(7 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这把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
(2)小明用这把尺测得文具盒的宽为 110.2,他的错误是
上不同部位的刻度来测量。如使用同学们手头常用的文具刻度尺,第一次从零刻度起测
量,第二次从 1cm 的刻线起测量……这样做并求平均值的优点是( )。
A.可以防止测量的错误
B.可以减小因估读带来的误差
C.可以避免误差
D.可以减小因估读和尺的刻度不均匀带来的误差
7.(2 分)下列哪个单位不是长度的单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