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 》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传习录》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大概意思:人不是生下来就 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呢?说明了人人都有自己不 懂的地方。
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传习录》
大概意思:种树必须培育它 的根,教人以德行就必须教 养他的思想。说明了浇树浇 根,育人育心的道理。
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
大概意思:练习了千支曲子后 才能知晓音乐的美妙,观看了 千柄剑后才能识别兵器的好坏。 说明了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 理。
3、桃花心木 5、手指
写一件事情、物件, 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 迪
1、文言文两则 4、顶碗少年
这次交流平台的主要任务
1、阅读文章要学会独立思考, 形成自己的见解; 2、在习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 感悟。
交流心得:阅读文章如何形成自 己的见解? 要想对文章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形 成自己的见解,最重要的是边读边 想,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要抓重 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 入思考,这样阅读文章才能形成自 己的见解。
“邯郸学步”讲了什么内容?这个成语告 诉我们什么道理?
“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讲的是战国时候,
燕国的一个青年人到邯郸学当地人走路,结
果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的走法, 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原来是形容不 要盲目学步,现在用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 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掉 了。
1、 《文言文两则》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2பைடு நூலகம் 《匆匆》——朱自清
3、 《桃花心木》——林清玄
4*、《顶碗少年》——赵丽宏 5*、《手指》——丰子恺
表达方法
运用拟人、比喻、排
例 文
2、匆匆
比、设问的写法,化无
形为有形,并且生动形 象,富有感染力。 借物喻人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大概意思: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 了;擂两通鼓,勇气就衰弱了;擂三 通鼓,勇气就完结了。现在用来比喻 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说明做事情要一气呵成的道理。
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子》
大概意思:再甘甜的瓜,瓜 蒂都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没 有十全十美的。说明任何事 物都没有十全十美的道理。
交流心得:在习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悟。
在习作中表达感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在文末或文中直接表达作者的感悟,以直接表 达的方式给人以启示。如《桃花心木》在文中 道出了作者的感悟“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 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手指》一 文在结尾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感悟。另一种是将 说明的道理蕴含在文章之中,使人从中受到启 迪。如《匆匆》一文。作者将对时光流逝的无 奈和惋惜之情贯穿于文章的始终。在文章的每 一处,我们都能体会到这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