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管理的权力制衡术
在企业管理学中,妥善解决企业内部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矛盾成为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一个成功的企业想要保持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学会内部各种权力的制衡术。
优秀的管理制度在权力制衡方面既要保持灵活性,又要保持严肃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我们以一个有趣的分粥小故事为例:有7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想通过制度来每天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于是,大家集思广益,发明了若干种分粥的管理制度,收效却不尽人意:一个人负责分粥,但权力导致腐败,主持分粥的人分得最多;每人轮流主持分粥,但轮不到自己的6天都会挨饿;选一个看上去公正的人分粥,但这个人和其关系好的人分到的粥多;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大家争论不休,分好的粥早凉了……。
最后,大家决定由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
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有那份最少的。
笔者不禁想到了西方政权的分权制衡,所谓分权制衡是指权力不是集中于国家机构的某一部门或某一部分人,更不是个人独揽,而是分割成若干部分,为不同机构所分管,不同权力之间形成制衡关系,相互牵制、互为监督,成立分粥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的制度估计就是仿照西方三权分立的模式设计的。
不过实践证明,相比之下,将分粥和端粥两种权力分开制衡,这项制度显得更加高效合理。
换言之,企业管理者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不同的人掌握这两个分配环节的主动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权力监督无法平息权力之争时,权力制衡在制约权力之间的利益纷争更加科学有效。
从社会学角度看,权力制衡在近代成为一种民主政治的法治原则,每一个权力行使者都具有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制约者的双重身份。
权力的行使者不仅受到其他权力的约束,而且也同时约束着其他权力。
这种约束中行使权力,而行使中又约束权力的机制,跳出了传统权力监督中“监督权由谁来监督”的无限累加怪圈;从企业管理制度上看,企业的利益分配中需要将制度谋划者和执行者的权力分离,谋划者相当于企业的发展策划部,科学的谋划虽然不能保证不犯错误,但可以让执行者少犯错误,权衡之下愿意付出努力;执行者相当于参与企业运作的业务部门管理者和员工,在科学的谋划下学会“跳起来摘苹果”,全力以赴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
无论是谋划者还是执行者,都是利益的间接受益者,他们的权力彼此相互牵制,谁也不能多拿经营成果。
现代企业的权力制衡术的精髓在于集谋划者的智慧和执行者的力量于一体,让企业的治理结构更加以人为本,让企业把“粥”分得每名员工心服口服,众望所归,有效解决了企业内部公平与效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