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风电装备产业园项目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对电力的需求必然日益增长。
因此,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乐观,电力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水平。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对电力的需求必然日益增长。
因此,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乐观,电力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水平。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对电力的需求必然日益增长。
因此,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乐观,电力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水平。
(二)项目选址xx经济合作区(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47637.14平方米(折合约71.42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7.26%,建筑容积率1.5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65%,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0.54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47637.14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6804.4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4790.3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4364.4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224.56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47台(套),主要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激光切割机、龙门吊、折弯机、液压设备、数控冲床、数控加工中心、探伤设备等,设备购置费5809.91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1329601.81千瓦时,折合163.41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26609.89立方米,折合2.27吨标准煤。
3、“风电装备产业园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329601.81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6609.89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65.68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61.28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2.04%,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xx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符合xx经济合作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5671.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179.9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72%;流动资金3491.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28%。
(十)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5660.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699.32万元,税金及附加289.21万元,利润总额5960.68万元,利税总额7072.05万元,税后净利润4470.5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01.5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03%,投资利税率45.13%,投资回报率28.53%,全部投资回收期5.01年,提供就业职位528个。
(十二)进度规划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在技术交流谈判同时,提前进行设计工作。
对于制造周期长的设备,提前设计,提前定货。
融资计划应比资金投入计划超前,时间及资金数量需有余地。
实行动态计划管理,加强施工进度的统计和分析工作,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随时掌握关键线路的变化状况。
二、项目评价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经济合作区及xx经济合作区风电装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经济合作区风电装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集团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风电装备产业园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经济合作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528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601.54万元,可以促进xx经济合作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03%,投资利税率45.13%,全部投资回报率28.53%,全部投资回收期5.01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5.01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加快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民营经济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投资的重要主体,吸纳劳动力和安置就业的主渠道,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为大企业、大项目和产业链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产品和配套服务,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发展一批专业化“小巨人”企业,不断提高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和比重,有助于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发挥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职能。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统筹使用经济、法律和政策手段,加强对产业的引导和规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激发和提升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
三、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项目单位概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实业发展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
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
公司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基于特征对用户群进行划分,从而有针对性地打造满足不同用户群多样化用能需求的客户服务体系。
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司、车间和班组Ⅲ级能源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工作;项目承办单位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为主要领导的能源管理委员会,能源管理工作小组为公司的常设能源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下设的能源管理工作室代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开展项目承办单位能源管理工作;各车间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本车间内,由设备管理副总经理、各车间主管及设备管理人为本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设立专(兼)职能源管理员,负责现场能源的具体管理工作。
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新项目的建设及未来产能扩张,将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建设、生产、研发、销售、管理等环节中。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
未来公司将通过自我培养和外部引进来壮大公司的高端人才队伍,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将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尤其是研发及业务方面的高级人才,健全研发、管理和销售等各级人员的薪酬考核体系,完善激励制度,提高公司员工创造力,为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目前,开发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当前能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更是实现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国家出台的多项产业政策(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
我国发电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
从发电机组装机容量来看,火电与水电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库显示,2010-2017年期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规模迈上新台阶,电力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新成就,非化石电源发展明显加快。
其中,风电规模实现高速增长,发电量占比由2010年的1.17%提高至2017年的4.76%,跃升为我国第三大电力来源。
在“十三五”规划提出全方位推进能源结构性改革以及政府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的背景下,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日益提高,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长期内预计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对电力的需求必然日益增长。
因此,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乐观,电力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水平。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4272.50万元,同比增长24.10%(4713.50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风电装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2799.38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3.93%。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082.5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94.53万元,增长率27.04%;实现净利润4561.9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74.25万元,增长率20.44%。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第三章项目必要性分析一、产业发展分析(一)产业政策分析1、《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发展,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
2、《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风电开发建设应坚持“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方针。
明确风电开发建设地方规划及项目建设应与国家规划相衔接。
3、《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年-2020年)》重点规划建设酒泉、内蒙古西部、内蒙古东部、冀北、吉林、黑龙江、山东、哈密、江苏等9个大型现代风电基地以及配套送出工程。
以南方和中东部地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分散式风电,稳步发展海上风电。
4、《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统筹考虑风能资源、风电技术进步潜力、风电开发规模和成本下降潜力,结合国家能源和电力需求,以长期战略目标为导向,确定风电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时空布局。
5、《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2020年目标:形成200~300米高空风力发电成套技术;2030年目标:200~300米高空风力发电获得实际应用并推广。
6、《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重点阐述“十三五”时期电力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7、《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风电设备制造水平和研发能力不断提高,3-5家设备制造企业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份额明显提升。
8、《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现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20%的能源发展战略目标,加快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进程,改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