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性加工中的摩擦学问题

塑性加工中的摩擦学问题


§3.2 塑性加工中的摩擦机理 3.粘着理论
当两个表面接触时,接触面上某些 接触点处压力很大,以致发生粘着
或焊合,当两表面产生相对运动时
,粘着点即被切断而产生滑移,摩 擦过程就是粘着、切断与滑移交替
粘 着
切 断
进行的过程,摩擦力是切断金属粘
着所需要的切断力。
滑 移
目 录
§1 金属塑性加工基本内容
凹模
五. 润滑方法的改进
套管 润滑剂
毛坯
1.流体润滑 2.表面处理
图4-20 强制润滑拉拔示意图
冲头
(1)表面磷化处理 (2)表面氧化处理 (3)表面镀层
凹模 毛坯
润滑剂
图4-21 反挤压时的润滑情况
谢 谢!
干 摩 擦
§3.1 塑性加工中外摩擦的分类 2.流体摩擦
金属与工具表面之间的润滑层较厚,两摩擦副在相互运动中
不直接接触,完全由润滑油膜隔开,摩擦发生在流体内部分 子之间 。
§3.1 塑性加工中外摩擦的分类 3.边界摩擦
坯料与工具之间被一层厚度约为0.1μ m的极薄润滑油
膜分开时的摩擦状态,介于干摩擦与流体摩擦之间。
摩擦应力促进金属的变形发展
增大冲头与板片间 的摩擦,强化工艺,减少 起皱和撕裂等造成的废品
Conform连续挤压法
目 录
§1 金属塑性加工基本内容
§2 金属塑性加工时摩擦的特点及作
用 §3 塑性加工中摩擦的分类及机理
§4 塑性加工中的工艺润滑
§3 塑性加工中摩擦的分类及机理
按产生摩擦的部位分类: (外)摩擦:发生在金属和工具相接触面间,阻碍金 属自由流动的摩擦。
内摩擦:变形金属内晶界面上或晶内滑移面上产生 的摩擦。
§3 塑性加工中摩擦的分类及机理
外摩擦的分类 摩擦机理
干摩擦
流体摩擦
分子吸附说
表面凸凹学说
边界摩擦
混合摩擦
粘着理论
§3.1 塑性加工中外摩擦的分类 1.干摩擦
不存在任何外来介质时金属与工具的接触 表面之间的摩擦
挤压筒 玻璃 挤压轴
穿孔针
模子 热挤压时的玻璃润滑
§4.3润滑剂中的添加剂
添加剂的作用: 1)提高润滑剂的油性、极压性; 2)推迟润滑剂的老化,延长其正常使用寿命 3)改善润滑剂的物理性能。
表4-7 润滑油中常用的添加剂及其添加量
种 类 1.油性剂 2.极压剂 3.抗磨剂 4.防锈剂 5.乳化剂 6.流动点 下降剂 7.粘度剂
§2 金属塑性加工时摩擦的特点及作
用 §3 塑性加工中摩擦的分类及机理
§4 塑性加工中的工艺润滑
§4 塑性加工中的工艺润滑
§4.1润滑的目的
减少工模具磨损,延长工具使用寿命 提高制品质量 降低金属变形时的能耗
§4.2.1 塑性成形中对润滑剂的要求
(1)良好的耐压性能; (2)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3)有冷却模具的作用;
2.适用范围
钢、铝、铜、钛等及其合金。
3. 主要加工方法
(1) 轧制:金属通过旋转的轧辊受到压缩,横断面积减小,长 度增加的过程。(可实现连续轧制)纵轧、横轧、斜轧。
举例:汽车车身板、烟箔等; 其它:多辊轧制(24辊)、孔型轧制等。
3. 主要加工方法
(2) 挤压:金属在挤压筒中受推力作用从模孔中流出而 制取各种断面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
§3.1 塑性加工中外摩擦的分类 4.混合摩擦
在摩擦表面上同时存在着流体摩擦、边界摩擦和干摩擦的 混合状态下的摩擦。
§3.2 塑性加工中的摩擦机理
摩擦机理
表面凸凹 学说
分子吸附 说
粘着理论
§3.2 塑性加工中的摩擦机理 1.表面凸凹学说
摩擦是由于接触面上的凹凸形状引起的。 当凹凸不平的两个表面相互接触时,产生 机械咬合,此时摩擦力表现为这些凸峰被 剪切时的变形阻力。
在接触面上各点的摩擦也不一样
§2.2 金属塑性加工时摩擦的作用
摩擦的不利方面
改变物体应力状态,使变形
力和能耗增加 引起工件变形与应力分布不 均匀 恶化工件表面质量,加速模
具磨损,降低工具寿命
塑压时摩擦力对应力及变形分 布的影响
开式模锻时的飞边
增大摩擦,改善 轧制过程咬入条件 摩擦的利用
万吨级水压机模锻的飞机大梁、火箭捆挷环
3. 主要加工方法
(4) 冲压:金属坯料在冲模之间受压产生分离或变形的加 工方法。
4. 塑性加工特点
优点:
质量比铸件好(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性能好);a. 细化晶粒;b.消除微观缺陷 不产生切屑,金属利用率高; 易实现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大批量生产,生产率高
缺点:

设备较庞大,相对铸造能耗较高。
目 录
§1 金属塑性加工基本内容
§2 金属塑性加工时摩擦的特点及作
用 §3 塑பைடு நூலகம்加工中摩擦的分类及机理
§4 塑性加工中的工艺润滑
§2 金属塑性加工时摩擦的特点及作用
§2.1 塑性加工时摩擦的特点:
在高压下产生的摩擦
较高温度下的摩擦
摩擦副(金属与工具)的性质相差大
作 用 形成油膜,减少摩擦 防止接触表面粘合 形成保护膜,防止磨损 防止润滑油生锈 使油乳化、稳定乳液
化合物名称 长链脂肪酸、油酸 有机硫化物、氯化物 磷酸酯 羧酸、酒精 硫酸、磷酸酯
添加量
0.1~1%
5~10% 5~10% 0.1~1% ~3% 0.1~1% 2~10%
防止低温时油中石蜡固化 氯化石蜡 提高润滑油粘度 聚甲基丙烯酸等聚合 物
§3.2 塑性加工中的摩擦机理 2.分子吸附说
摩擦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接触面上分子之间的
相互吸引的结果。
物体表面越光滑,实际接触面积就越大,接
触面间的距离也就越小,分子吸引力就越强
,因此,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
2.分子吸附说
物体表面越光滑 实际接触面积越大
分子吸引力越强
接触面间距离越小
滑动摩擦力越大
(4)对金属和模具无腐蚀作用;
(5)对人体无毒,不污染环境; (6)使用、清理方便、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等。
§4.2.2 塑性加工中常见润滑剂
液体润滑剂:矿物油、动植物油、乳液、有机 化合物液等 固体润滑剂:石墨、二硫化钼、肥皂、云母等 液-固型润滑剂:石墨乳液、二硫化钼油剂等 熔体润滑剂:玻璃
正挤
反挤
举例:管、棒、型;
其它:异型截面。
3. 主要加工方法
(3) 锻造:锻锤锤击工件产生压缩变形
A.自由锻:金属在上下铁锤及铁砧间受到冲击力或压力 而产生塑性变形的加工
我国自行研制的万吨级水压机
3. 主要加工方法
B.模锻:金属在具有一定形状的锻模膛内受冲击力或压力 而产生塑性变形的加工。
举例:飞机大梁,火箭捆挷环等
塑性加工中的摩擦学问题
姓名:XXX 学号:XXX 指导老师:XXX
目 录
§1 金属塑性加工基本内容
§2 金属塑性加工时摩擦的特点及作
用 §3 塑性加工中摩擦的分类及机理
§4 塑性加工中的工艺润滑
§1 金属塑性加工基本内容
1.材料加工
金属坯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几 何形状,尺寸和精度,以及服役性能的材料、毛坯或零件的 加工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