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行性报告xxx公司摘要如同自动驾驶需要一个商业化落地时间表一样,新能源汽车也时常面临何时迎来拐点的“拷问”。
近期,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在一场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达到10%,迎来行业爆发性增长的拐点。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只有5%,他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行业的发展经验判断,一般新技术冲击传统产品,渗透率达到10%以后会开始高速增长。
2021年或2022年是业内达成共识的、新能源汽车进入拐点的时间节点,那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基本消失,有部分产业界及投资界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可以将成本降低到与燃油车持平。
也只有当行业能够将成本控制在与燃油车相近的水平,新能源汽车制造才会有盈利的可能。
近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宁波民营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甬民投”)执行总裁张杨表示:“造车新势力盈利还需三年。
”张杨曾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投资人,现在仍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
有意思的是,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拐点,新创企业、投资机构与传统车企的看法似乎略有出入。
在同一场论坛上,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杨大勇则认为,2023-2025年会是新能源汽车爆发性增长的节点。
此前,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也曾表示,业内对新能源汽车成熟时期的节点预计恐怕过于乐观,他认为,电动车和燃油车的成本到2025年才有望持平。
实际上,从新能源汽车布局的角度看,大部分传统车企慢于新创企业:当特斯拉已经推出多款车型、升级续航里程并得到市场认可时,很多外资品牌才发布电气化战略,然而他们推出全新一代产品的时间,已经排到了2021、2022年左右。
尽管国内企业布局较早,发展较快,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是奠定在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
当前,新能源汽车依赖补贴、销量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否值得投资以及如何投资成为重新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拐点的期待,来自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烧钱”扩张的阶段。
理想情况是,用足够多的资金培养用户、积累技术、提升销量,最终降低成本,但实际上这个环节并没有打通。
在补贴退坡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告别高速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19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9万辆和8.0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9.9%和34.2%,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自7月份以来上演了“三连降”。
累计方面,2019年1-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8万辆和87.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9%和20.8%。
补贴退坡的影响超出了行业预期,不少新能源汽车企业今年设定的目标恐怕很难完成。
有统计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包括比亚迪、北汽新能源、长安新能源、江淮新能源、蔚来等在内的车企,销量目标平均完成率都在五成以内。
补贴退坡的影响,一方面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车企或经销商的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在走访中了解到,尽管今年6月下旬开始执行新的补贴标准,但不少车型并未涨价,这意味着企业弥补了补贴退坡的部分成本。
销量不振叠加各项支出,新能源汽车当前仍然很难盈利。
特别是新创车企,在车型研发、新车上市等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以在美国上市的蔚来汽车为例,前段时间就因持续巨额亏损而屡上头条,而蔚来方面也似乎知道市场关注的重点,不时放出融资进展方面的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大、周期长,传统车企也开始引入外部资金,例如长安新能源就曾公开挂牌增资,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增资事项最终没有实施。
“现在这个点好像是资本不太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但前些年新能源(汽车)是资本市场的宠儿,那个时候大家特别喜欢它。
”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杨大勇无奈表示。
“热钱”时代结束,今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尽管也有几次投融资项目,但已经呈现出“退烧”趋势。
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总结,一是资本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趋于谨慎;二是融资的聚焦度非常高;三是估值期望更为合理。
这背后说明了两点,一方面资本仍看好新能源汽车长期发展的前景;另一方面,行业将会有一轮残酷“洗牌”。
“这两年新能源汽车企业一定会死一大批。
”张杨表示,“但能够坚持下来一定会有很好的结果。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其产业链上下游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事实上,上下游的发展与新能源汽车更好地推向市场也是相辅相成的。
“新能源汽车上投资机会非常多,可以投资整车、电池、电驱等。
”在杨大勇看来,新能源的成长方兴未艾,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给投资带来了很多机会,“我们做新能源投资应该看到,从生产、营销、制造到客户的整个层面。
”张杨认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整车制造目前估值仍然偏高,具有较高门槛,但电池、通用性的零部件、为电动车打造的高性能零部件等仍具有不错的机会。
“车的销量一旦上来,对电池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产能建设并不是短期就能建成的。
现在可以看到二线梯队中,很多技术不错的企业产能基本已经满了,所以现在有一个窗口期。
”张杨表示,“如果现在不投,(二线梯队)永远不会进入第一梯队。
”张杨此前供职于中创海洋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并主导了中创海洋对游侠汽车的投资。
后来基于产业投资的需求,中创海洋孵化了甬民投这个新平台,仍由张杨负责相关业务。
目前,甬民投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业务主要包含两块:一是新能源汽车海外销售;二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
据悉,甬民投已与蔚来、威马、五菱、江淮等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协助这些企业完成进入欧洲市场的质量体系认证,为其快速进入欧洲市场奠定基础。
该新能源汽车项目计划总投资11765.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433.5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18%;流动资金2331.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82%。
达产年营业收入20698.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357.21万元,税金及附加210.50万元,利润总额4340.79万元,利税总额5150.02万元,税后净利润3255.5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894.4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6.89%,投资利税率43.77%,投资回报率27.67%,全部投资回收期5.11年,提供就业职位319个。
报告针对项目的特点,分析投资项目能源消费情况,计算能源消费量并提出节能措施;分析项目的环境污染、安全卫生情况,提出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拟采取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措施。
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第三章项目市场研究第四章项目规划分析第五章项目选址说明第六章项目建设设计方案第七章项目工艺先进性第八章环境保护分析第九章职业安全第十章项目风险评估分析第十一章节能评估第十二章项目进度计划第十三章项目投资规划第十四章项目经营效益分析第十五章招标方案第十六章总结评价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名称xxx公司(二)公司简介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理念,以“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核心思想为指针,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咨询与合作。
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质的需求。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
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公司基于业务优化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通过关键业务优化改善产业相关流程;并结合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推动业务体系提升。
公司及时跟踪客户需求,与国内供应商进行了深入、广泛、紧密的合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和新科技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持续发展,致力成为业界领先且具鲜明特色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
公司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严格按照上述管理体系的要求对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进行管理,同时以客户提出的品质要求为基础,建立了完整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的优质、稳定。
公司建立了《产品开发控制程序》、《研发部绩效管理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对研发项目立项、评审、研发经费核算、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等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了良好的研发工作运行环境。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25.65万元,同比增长20.59%(2565.43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新能源汽车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2987.9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6.44%。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251.8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22.04万元,增长率23.65%;实现净利润2438.8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7.69万元,增长率13.37%。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二、项目建设理由如同自动驾驶需要一个商业化落地时间表一样,新能源汽车也时常面临何时迎来拐点的“拷问”。
近期,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在一场论坛上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望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达到10%,迎来行业爆发性增长的拐点。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只有5%,他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行业的发展经验判断,一般新技术冲击传统产品,渗透率达到10%以后会开始高速增长。
2021年或2022年是业内达成共识的、新能源汽车进入拐点的时间节点,那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基本消失,有部分产业界及投资界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可以将成本降低到与燃油车持平。
也只有当行业能够将成本控制在与燃油车相近的水平,新能源汽车制造才会有盈利的可能。
近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宁波民营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甬民投”)执行总裁张杨表示:“造车新势力盈利还需三年。
”张杨曾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投资人,现在仍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
有意思的是,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拐点,新创企业、投资机构与传统车企的看法似乎略有出入。
在同一场论坛上,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杨大勇则认为,2023-2025年会是新能源汽车爆发性增长的节点。
此前,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也曾表示,业内对新能源汽车成熟时期的节点预计恐怕过于乐观,他认为,电动车和燃油车的成本到2025年才有望持平。
实际上,从新能源汽车布局的角度看,大部分传统车企慢于新创企业:当特斯拉已经推出多款车型、升级续航里程并得到市场认可时,很多外资品牌才发布电气化战略,然而他们推出全新一代产品的时间,已经排到了2021、2022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