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指南草案
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指南草案
22
薛张纲, 等. 围术期液体治疗.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144-148.
术中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
• 麻醉操作 • 手术操作 • 体液平衡
23
麻醉操作:气管插管
• 肌松药充分发挥作用 • 选择适中的双腔支气管导管
24
麻醉操作:机械通气
加强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及肺复张策略
25
麻醉操作:麻醉药物
26
麻醉操作:肺膨胀管理
27
麻醉操作:单肺通气
• 缩短单肺通气时间 • 吸干净气道分泌物和血液 • 膨肺压力不可过高 • 低氧血症使用通气侧肺PEEP
28
手术操作
• 合理设计切口 • 操作轻柔 • 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合理设计切除范围 • 尽量控制并缩短手术的时间 • 精细解剖,减少副损伤
29
36
术后危险因素的防治措施
• 麻醉复苏 • 术后合理使用机械装置 • 术后有效镇痛 •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 呼吸道管理 • 控制液体入量
37
麻醉复苏
• 肌肉松弛药:手术结束前30分钟停用 • 静脉麻醉药物:提早停止输注 • 吸入性麻醉药:手术结束时停止使用
FEV1 FVC FEV1/FVC 支气管扩张剂的效果 负荷试验 亚极量试验 爬楼梯 运动血氧检测 极量试验 运动氧耗 (VO2max) 气体交换 静息PO2(mmHg) 静息PCO2(mmHg) 静息DLCO
低风险
0~1 0 0
>2.0L >3.0L;>50%预计值 >70% >15%
>3层
>20ml/min.kg >75%预计值
6
Anaesth, 2009; 103 (Suppl. 1): i57-i65.
术前危险因素:健康状况不良和其他
• 术前营养不良、贫血、肥胖等 • 其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 • 其他器官如心、肝、肾等功能下降
7
术前风险评估
8
患者术后气道并发症及死亡风险的 肺功能预测指标
双肺功能 临床因素 气短(0~4级) 目前吸烟 排痰量(1~4级) 肺活量测定
16
麻醉操作:机械通气
17
麻醉操作:麻醉药物
Berg H, et al. Acta Anaesthesiol Scand, 1997; 41: 1095-1103.
18
麻醉操作:肺膨胀不全
不利于
肺膨胀不全
加重
支气管内分泌物 外排
低氧血症
李树本, 等.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普胸外科术后下呼吸道阻塞73例.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 2526-2528.
60~80 <45 >50%预期值
高风险
极高风险或手术禁忌
2~3 ++ 1~2
0.8~2.0L 1.5~3.0L;<50%预计值 <70% 1~15%
3~4 ++ 3~4
<0.8L <1.5L;<30%预计值 <50% 未改善
≤3层
11~19ml/min.kg
45~60 45~50 30~50%预期值
12
目录
术前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 术中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术后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临床常用气道管理药物治疗方案
13
术中危险因素
• 麻醉操作 • 手术因素 • 体液失衡
14
术中危险因素:麻醉操作
• 气管插管 • 机械通气 • 麻醉药物 • 肺膨胀不全 • 单肺通气
15
麻醉操作:气管插管
美国麻醉师协会(ASA)于麻醉前根据患者 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heais. 5th edition.
10
术前危险因素防治措施
• 戒烟 • 呼吸功能训练 • 改善健康状况 • 物理治疗 • 药物治疗
11
呼吸功能训练
深呼吸训练
深呼吸训练器的使用 登楼训练
胸外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指南草 案
目录
术前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 术中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术后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临床常用气道管理药物治疗方案
2
术前危险因素
• 年龄 • 吸烟 • 肺部基础疾病及其他肺部疾病 • 既往治疗史 • 健康状况不良和其他
3
术前危险因素:年龄
蔡铁良, 等. 围手术期肺功能的影响因素及保护. 临床军医杂志, 2005, 33:499-501.
≤1层 运动中下降>4%
<10ml/min.kg <60%预计值
<45 >50 <30%预期值
9
Jean Deslauriers, et al.Handbook of perioperative care in general thoracic surgery,5th edition, Houston, Taxas, 2005:10.
19
麻醉操作:单肺通气
20
术中危险因素:手术因素
• 开胸方式 • 术式 • 手术时间 • 手术操作 • 术中并发症
Smetana GW. Preoperative pulmonary evaluation. N Engl J Med, 1999;340(12):937-944.
21
术中危险因素:体液失衡
4
术前危险因素:吸烟
吸烟可增加术后气道炎症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Warner MA, et al. Anesthesiology, 1984;60(4):380-3.
*及第一组相比,P<0.001
5
术前危险因素:肺部基础疾病及其 他胸部疾病
Woods BD, et al. Perioperative considerations for the patient with asthma and bronchospasm. Br J
32
术后危险因素:麻醉复苏
33
术后危险因素:术后辅助通气时间 过长
陈柏成,等.心内直视术后长时间呼吸机支持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4): 235-238.
34
术后危险因素:疼痛
35
术后危险因素
• 长期卧床 • 排痰不充分 • 胸腔积气积液
龚春兰.肺切除术后病人有效排痰方法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35-436.
体液平衡
• 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 • 加强液体管理
薛张纲, 等. 围术期液体治疗.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144-148.
30
目录
术前危险因素、风险评估及防治措施 术中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术后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临床常用气道管理药物治疗方案
31
术后危险因素
• 麻醉复苏 • 术后辅助通气时间过长 • 疼痛 • 长期卧床 • 排痰不充分 • 胸腔积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