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6.后人口红利时代的保险业发展

66.后人口红利时代的保险业发展


4.城乡倒置显著
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80多万人,2049年 将达到峰值,多出2600多万人
5.女性老年人口多于男性
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50%-70%都是80岁及 以上年龄段的高龄女性人口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属 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 中国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步入老龄化社会, 属于“未富先老”
1.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2.老龄化发展迅速
3.地区发展不平衡
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 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年)比较,时 间跨度长达33年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六大特征
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呈现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城乡倒置 这种城乡倒置状况将持续到2040左右,之后,随着城 市化进程推进,才会改变这种状况。
商业养老保险 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下 降的保证! 保障最基本的生活
社会养老保险
商业养老保险特点:
保障高低自由调节,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 分为传统型、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接型;
除养老金外,商业养老保险具备医疗,重大疾病保险等功能;
选择适合我们的养老
商业养老
企业年金养老
社保养老 1、实现最基本生 活保障; 2、医疗保险按比 例报销,报销范围 有限。 3、无法维持退休 前的生活! 1、社会养老保险 的重要补充,建立 在社保养老基础之 上; 2、晚年收入来源 的重要补充,生活 水平保障之一; 3、社会覆盖面有 限!
企业年金处于起步阶段
企业年金分析:目前我国只有980
万人拥有企业年金,占适龄劳动 人口的1.07%,有98.9%的适龄 劳动人口,90620万人口在企业年 金覆盖范围之外。 由于企业年金是按照自愿、量力 的原则,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 险,但是,企业往往为了控制成 本,对建立企业年金热情并不高, 企业年金的发展阻力较大。
※ 发展迅速: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迅速,预计将占到个 人养老保障体系的40%以上的份额,2030年达到5万亿元 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感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7.0% 7.1% 7.3% 7.5% 7.6% 7.7% 7.9% 8.1% 8.3% 11.3% 11.6% 12.0%
14% 12% 10% 8% 6% 4% 2% 0%
60岁以上数量 65岁以上数量 60岁以上占比 65岁以上占比
中国近期的人口红利收获
1982年-2000年中国GDP增长图
GDP总量(亿元) GDP增长率
100000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9 82 19 83 19 84 19 85 19 86 19 87 19 88 19 89 19 90 19 91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养老服务领域:兴建养老院、养老 公寓、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投资医疗机 构和养老实体
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保险公司养老保险业务管理办法》,国家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发 挥专业优势,促进养老保险业务专业化经营。
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分析
※ 60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庞大,增速加快:2008年1.6亿人, 预计2015年2亿人、2025年3亿、2035年将达到4亿人左右。
注:本PPT中所有中国经济、人口数据仅指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
中国人口红利即将结束
中国人口红利将在2015年左右结束!
中国“人口红利”时代行将结束 2015年左右中国适龄工作人口将在达到 巅峰之后回落 人口老龄化浪潮的将提前到来 发达国家在人口老龄化开始之前已经是 富裕社会 中国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未富先老” 的大国。 中国大多数老年人依赖的家庭养老网络 已经弱化 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障体系依然覆盖有限 数千万老人可能面临没有养老金和没有 子女照料的问题
中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根据国家老龄化研究中心的预测,60岁以上人 口占总人口比例:2015年达到15%以上,2020年达到17%,2030年将达到24%。老 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中国快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六大特征
2008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1.6亿,预测到2015年 达到2.1亿,2030年达到4亿左右 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 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 一 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7%提升到14%: 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 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将长时期 保持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老龄化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 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6.老龄化超前于现代 化 快速老龄化阶段,“未富先老”,我们该如何养老?
养儿防老观念面临挑战
空巢老人
中国家庭已经进入了421模式,年轻人在巨大工作压力和自身家庭生活压力 下,已经无力承担越来越重的养老负担。养儿防老观念面临严重挑战。 人口的跨地区流动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大量出现,目前占中国城市老 龄人口的三成以上。养儿防老观念不再适应目前的社会。
人口红利
•高少儿、低老年型 高人口抚养比 •低少儿、低老年型 低人口抚养比 •低少儿、高老年型 高人口抚养比
青少年 0-14岁 劳动年龄人口 15-64岁 老年人口 65岁及以上
青少年 0-14岁 劳动年龄人口 15-64岁
青少年 0-14岁 劳动年龄人口 15-64岁 老年人口 65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 65岁及以上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社 保 养 老 保 险 商 业 养 老 保 险
企 业 年 金
商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三大支柱之一。
企业年金: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多层次养老 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
40% 35.0% 30.0% 25.0% 20.8% 17.3% 13.8% 13.3% 9.7% 24.8% 23.2% 16.6% 25.1% 35% 30% 25% 20% 16.1% 9.7% 15% 10% 9.0%
12.1% 8.9%
5.2% 4.8% 5% 0%
1982年-2000年,中国人口红利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24%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后人口红利时期!
后人口红利时代的保险业发展
人口红利概念
人口红利——
在某一时期内: 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 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 形成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整个国 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人口红利年龄结构模型
人口红利对经济的影响
丰富的劳动力为生产领域注入活力 生产的低成本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较轻的社会抚养负担带来高储蓄、高消 费 城镇化速度的加快,投资的不断增加 住房刚性需求存在,地产长期的繁荣 汽车,家电,日用品需求增加,带动相 关产业链的发展 人口年龄结构决定人们的消费储蓄,投 资行为模式 消费观念和理财方式的转变影响商品资 产的价格,带来股市繁荣和保险市场的 快速发展
1、退休后维持现 有生活水平的保障 ,收入重要来源之 一; 2、往往附加重大 疾病医疗保险等, 化解意外疾病带来 的支出风险; 3、保障水平可根 据需要自由调节!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模式
养老寿险产品:投连、分红、万能型, 多样化,多层次的产品
商业养 老保险 模式
企业年金管理:企业年金托管,企 业年金投资管理
到2030 年: 3-4亿的老年人口、 ※ 市场潜力巨大: 2007 年全国商业养老保险的保费收入 730 1.8万亿美元的养老金市场, 亿元,世界银行预测, 2030年中国养老金资产总规模将 达1.8 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养老金市场。 巨大的市场空间等待着我们 去开拓! 10亿多人没有养老保障,养老保 ※ 发展空间巨大:目前有 险市场有很大空间。
特点:补充养老保险
现状:覆盖率非常低,发展阻力较大!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和职工按国家政策规定,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按照自愿、量力的原 则,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是企业员工福利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年金是在国家 政策指导下的企业行为,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合我们的养老方式
引自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 2009年4月22日在北京公布的《对中国养老制度的研究报告》
中国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
从2001年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从2001年到2020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
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
养老制度严重不健全
2008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60岁及以上 12% 0-14岁 19%
15-59岁 69%
适龄劳动人口9.16亿 参保人数1.96亿 占比21.4%
社保只是低水平的保,而不是 “包”,实际上,我们也是 包不起的!
中国的社保制度严重不健全
社保现状:低保障,低覆盖
目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依然很低,78.6%的适龄劳动人口依然在社保的保障范围之外。 目前参保体是政府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参保率很低。 中国养老问题将是未来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加上社保制度的不健全,这个问题将更加 突出,商业保险对养老问题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成为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支柱之一。 数据来源:国家老龄化研究中心2008年统计报表
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联合国传统老龄化社会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比10%以上;学术界新标准65岁以上 人口占比7%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