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城市建设发展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城市建设发展


隧道全长1735米(含引道),其湖中段长621米。
14
杭州西湖(湖滨)隧道
西湖隧道分东西两线,西线全长1415米,东线隧道全长1335米。 其中湖底部分长约800米。
15
上海市人民广场
人民广场的地下,有地铁车站、地下
变电站、地下商城、地下车库和香港
名品街等市政、商业设施。
其中,人民广场地下商城是中国目 前最大的地下商业中心,总面积4万
国际能源机构 (IEA) 预测, 2030 年我国 石油对外依存度将可能达到80%。 原油对外依存度
46
美国的掩土住宅以及地下低温储库及冷冻库实现了能源的节约。
47
新型窑洞建筑设计原理图
48
中国的新式窑洞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又改进了阳光和通风
延安大学学生宿舍
49
延安新型窑洞旅馆
延安东馨家园窑居住区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每一个城市人口约需要100平方米的建设土地,中国
的城镇化速率约为1%,那么每年约需要使用200万亩土地以满足城市化发展 的需求,土地余量仅仅能支撑3-5年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将面临无地可用 的困境。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土地需求,科学合理进行土地利用。
6
城市节地的一个主要方面在于宏观上努力实现土地的多重利用。 土地的多重利用可沿两个方向实施。
51
世博轴阳光谷地下空间太阳能利用
52
土地的多重利用有助于城市“减肥”:相对减少城市面积,
制止城市超限扩展,建成“紧凑型”的城市结构。国际上提倡的 “紧凑型”城市减少了居民的出行距离和机动交通源,相对降低 对机动交通,特别是私人轿车的依赖度,相对增加居民的步行和
自行车的出行比例,这一切将导致能耗大户——交通能耗的降低,
内部设备实景图
北京南站
是集普通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与公交出租 等市政交通设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 纽站。地下一层为整个车站的换乘空间以 及旅客出站系统,面积 119940 平方米, 是北京南站的枢纽。另外设上下两层设停 车泊位 909个。 27
深圳福田地下交通枢纽
国内最大“立体式”交通综合换乘站,汇集了地铁2号线、3号线、11号线, 以及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站。是集城市公共交通、地下轨道交通、长途客运、 出租小汽车及社会车辆于一体的、并与地铁竹子林站无缝接驳的立体式交通 枢纽换乘中心。地下枢纽空间总建筑面积约 13.73万平方米,相当于192个 足球场这么大。
更已得到普遍应用,是一种成熟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节能新技
术。
56
地源热泵系统
利用地热进行节能
温度廓线图
到达地下一定深 度时(5米以 下),四季的地 层温度保持在一 稳定值。
57
低能耗的温度调节方式:
1、覆土结构或住宅; 2、地下气热管;
3、地源热泵系统;
4、活化桩。
58
科罗拉多的地源热泵系统
安装地源热泵系统后,每个家庭可降低电力峰值需求、节约 能源和减少CO2排放约10-30%。
世博园区 地下空间规划是结合上 海世博会特点,实现“城市-让生 活更美好”的主旨。 地面为广场道路,供游客游览集 会;地下 -1 层为地下街,沟通枢纽 和主要场馆;地下- 2 层为机动车通 道,连接过江通道,同时弥补沿江 通道容量的不足。地下空间规划还 包含了园内四个集散枢纽、园外三 个大型综合型集散换乘枢纽,园内 枢纽通过世博大道进行连接。 地下街为结合通道、休闲、购物、 展览等多种功能复合的综合型通道 25 模式。
的关键在于运用先进的城乡规划理论,先进适用的科
学技术来进行城乡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其中的一个
重要方面是应该和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4
一、节约土地
5
土地资源问题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3.397亿人,如此众多的人口需
要大量耕地以保证粮食供应问题,国务院提出的我国耕地面积红线是18亿亩。 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为18.18亿亩(2010年)。
土地多 重利用
城市无建 筑区土地 额外利用
城市已建 成区紧密 化和功能 变化
7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把城市交通(地铁和轨道交
通、地下快速路、越江和越海湾隧道)尽可能转入地
下,把其它一切可以转入地下的设施(如停车库、污
水处理厂、商场、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等)尽可
能建于地下,就可实现土地的多重利用,提高土地利
40
哈佛大学普塞图书馆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
法国国家图书馆
41
日本地下8层-国立国会图书馆
42
积极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其效果是相当明显的。 以北京为例,至 2009 年底,北京地下空间建成面积已 达到 3000 万平方米;全市地下空间平均每年将增加建 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10%。有专家 估算,其可合理开发的地下面积为41.2平方公里,以地 下二层建筑计,可提供0.55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比旧 城区原有建筑面积还多。
实现城市节能的要求。
53
美、德国还正在研究开发地下永久非枯竭的清洁能源—— 深层干热岩发电,美国Los Alamos实验室在卡尔德拉的芬登 山上建成了一个 10MW 的 HDR (深层干热岩)发电站,该电
站主要由两个深度为 3千多米的钻孔及其连通孔组成,冷水由
一个钻孔灌入,另一个孔产生200度蒸汽,进入汽轮机发电。
中国年耗能 33 亿吨标准煤,已经超过美国,因此必须大幅 度节能减排。
45
“石油魔咒”
2010年,我国石油消耗量4.41亿吨,仅次于美国的10亿吨,位居世界第 二位。其中车用石油消费占57%上下。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正逐年上涨, 2010 年中国原油产量突破 2.02 亿吨, 原油进口2.3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达 54 %。未来五年,中国对原油需求将 保持一定增速,增幅有所下降。 2013 年,我国原油消费量将超过 5 亿吨,对 外依存度将达到60%左右。
500千伏静安(世博)输变电工程
逆作结束地上结构施工实景 工程占地约13300m2,总建筑面 积57615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 55809m2 , 地 上 建 筑 面 积 1806m2 ,是容量最大,电压等 级最多、接线最复杂,设备最先 进、安全监测系统最完善的中国 首座世界第二座大型超高压地下 变电站。
地源负荷对应常用冷水机组和燃气锅炉 地源热泵系统
全年地源承担负荷部分的冷热源功耗比较(kW)
61
世博轴节能情况
21
江苏南通智能 地下立体车库
中关村地下商场
22
上海虹桥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高速铁路、
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 车、出租车及航空港紧密衔接
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大型综合
交通枢纽。建筑面积约 100 万 平方米,其中地下空间面积超 过50万平方米。
23
上海市徐家汇换乘枢纽
24
世博园地下空间规划
19
王府井商业区地下空间规划
王府井商业区规划建筑面积 350 万平
方米,其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积约 100 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停车、步行
通道、商业等功能。
20
中关村西区地下空间规划
中关村西区采用立体交通系统,实现人车分流,各建筑物地上、地下均可贯通。地 下一层的交通环廊全长1.9公里,连接着中关村西区的14座大厦,有10个出入口与地面 相连,13个出入口与单体建筑地下车库连通,共规划建设了10000个机动车停车位; 地下二层为市政综合管廊的支管廊;地下三层主要是市政综合管廊主管廊。
43
二、节约能源
44
城市能耗
城市总耗能中交通耗能和建筑能耗占据较高比例。城区面积的无限制增大 也刺激了城市机动交通的需求发展,交通拥堵造成怠速行车,交通能耗增 大。据住建部的统计,中国城市交通能耗约占总能耗的 20 %,并且正在 逐年上升,正向30%迈进。 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 30%。按照目前的建筑能耗状况,到2020年我国建筑耗能的新增量相当 于目前建筑总能耗的 1.3倍。我国城市化进程如果按照发达国家发展模式, 使人均建筑能耗接近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需要消耗全球目前消耗的能源 总量的1/4来满足中国建筑的用能要求。
54
地下空间为可再生和洁净能源利用开辟一条有效途径。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冰能等不稳定能源需要季节性、 昼夜性储存。在地下岩、土介质中修建热水洞库、水库、压缩 空气储库和超导磁储电库是最佳的选择。如德国在地下岩层中 建成贮气压力 8MPa 的 29万KW 的地下压缩空气库。我国正在 江苏金坛地区论证建设压力为5.6-8MPa的4×15万立方米的30 万KW的地下压缩空气库供调峰电站用。
55
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节能型城市还包括充分利用
地下土壤、地下水的低密度天然能源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
然后再由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热供冷,地源热泵技术就是这样 一种利用地下可再生能源的既可供暖又可供冷的新型中央空调 系统,它包括地下埋管式地源热泵和抽取地下水然后回灌的水 源热泵。埋管式地源热泵技术目前在国外大面积推广,在欧美
余平方米。地下车库共分为7个区域,
拥有 600多个车位。 16
北京国贸中心地下滑冰馆
17
大连奥林匹克广场
18
北京金融街中心区
金融街地下环廊已建好2.3公里,总建 筑面积2.6万平方米,可以连接金融街 中心区 11 座大厦的地下车库,总计有 8000多个车位。连接金融街中心区11 座大厦的地下车库,总计8000个车位。
用效率,实现节地的要求。
8
修建城市湖下隧道
中国有很多具有城市湖泊的城市,都在湖下修建城市道路。如南京、苏州、 无锡、南昌、武汉、杭州等。 1 2 3 4 5 南京玄武湖、九华山隧道 苏州道 武汉水果湖隧道
6
杭州西湖(湖滨)隧道
9
南京玄武湖、九华山隧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