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硬化闭塞症ppt课件
CAPRIE试验结果表明服用至少超过3年是有益 的,对于患者有卒中或MI的危险,则应终身服 用氯吡格雷。
.
5
早期动脉内膜隆起,形成脂纹,由较多的泡沫细 胞聚集而成。进展期病理表现为动脉管壁内形成脂纹, 使动脉变形,管腔变窄,病变加重。晚期硬化表现为 纤维斑块形成,泡沫细胞坏死及细胞外脂质核心形成, 病变逐渐加重,并使管腔变窄,细胞外脂质增多,内 膜可伴钙化。由于斑块表面的纤维组织过薄或者钙化 易碎裂,或斑块内出血等使斑块破裂形成溃疡。溃疡 局部可进一步形成附壁血栓,血栓或病灶内的粥样物 质进入血液,则引起相关器官的栓塞。斑块边缘或底 部毛细血管破裂,或因斑块表面破裂,血液经裂隙流 入可致斑块急剧增大,导致管腔急性阻塞或斑块破裂。 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可引起相应局部中膜的萎 缩和弹性的下降,在血流冲击下,动脉管壁局限性扩
.
13
1.多普勒-超声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将多普 勒血流测定和B超的实时成像有机结合起来, 为目前首选的无创性颈动脉检查手段。在颅外 颈动脉系统,粥样斑块形成多发生在颈动脉分 叉部,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在超声上可分 别表现为:扁平斑、软斑、硬斑、斑块内出血、 表面溃疡形成。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 确性在95%以上。
.
14
2.数字减影血管照影(DSA):被视为诊断颈动 脉硬化狭窄性疾病的“金标准”。DSA可以详细 地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以及侧支形成 情况;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如溃疡、钙化病变 和血栓形成等;了解并存血管病变如动脉瘤、 血管畸形等。
.
15
3.CT血管造影(CTA) :CTA的优点在于无创, X线剂量小,检查快速而方便,对血管壁的钙 化敏感。CTA的不足在于碘过敏者受限,三维 重建成像影响因素较多,评估狭窄时应参考轴 位扫描。
床上常用的药物为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 雷75mg/d。对于低危状态的患者(如没有既往 卒中或MI、PAD或糖尿病病史)可予以阿司匹 林,如果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则予以氯吡格 雷。对于处于高位状态的患者(如既往卒中或
MI、PAD、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建议予以氯 吡格雷治疗。至于氯吡格雷要服用多长时间,
.
1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实质缺血性病变的主要原因
之一,当粥样硬化斑致血管狭窄大于60%时,临 床出现症状。
脑缺血其可引起眩晕,头痛及昏厥等症状。脑梗
塞时可引起脑血管意外,有意识突然丧失、瘫痪 及失语等征候。
研究表明,颈动脉硬化狭窄的程度与卒中发生密 切相关,狭窄度小于30%,2年同侧卒中发生率为 1.3%,狭窄度在70%~89%,2年同侧卒中发生率 为20%,狭窄度在90%~99%,2年同侧卒中发生 率高达35%。目前认为欧美人群中因颅外颈动脉 硬化闭塞症引起的卒中较黄种人群高。
(2)RIND:脑缺血性局灶性神经障碍持续24小时以 上,但在1周内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有局限性病变。
(3)缺血性卒中:脑缺血性神经障碍恢复时间超过1 周或有卒中后遗症,并具有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体 征和影像学特征。
.
12
2.无症状性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临床上无 任何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但无症状性颈动 脉硬化闭塞性病变,尤其重度狭窄或已有溃疡 形成的病变被公认为“高危病变”,越来越受到 重视。有些患者可能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有“腔 隙性脑梗死”征象。
.
10
颅外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根据是否产生脑缺 血性神经症状,临床表现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 性两类。
.
11
1.有症状性颈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 临床上脑缺血性神 经功能损害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损害(RIND)和缺血性 卒中。
(1)TIA:局部的神经症状或功能丧失在发病后24小 时内完全恢复,一般持续仅几分钟,不超过30分钟。 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病变。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一侧肢 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性障碍、一过性的单眼黑或失 语。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高危人群通过临床表现和 无创辅助检查多可诊断颈动脉狭窄,但DSA仍 是不可缺少的确诊和制订方案的依据。本病主 要需与放射性颈动脉狭窄和多发性大动脉炎头 臂型颈动脉闭塞症鉴别。
.
18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目的在于改善脑供血,纠正 或缓解脑缺血的症状;预防TIA和缺血性卒中 的发生。依据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患者的症状 进行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颈动脉血运重 建治疗。
张,形成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可致大
8
在颅外颈动脉系统,粥样斑块形成多发生在颈 动脉分叉部,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
.
9
高危因素包括:年龄(>60岁)、性别(男 性)、长期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 脂血症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高危人群包括:TIA和缺血性卒中患者,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冠心病(尤其是需要做 冠状动脉搭桥或介入治疗)患者以及体检中发 现颈动脉血管杂音者。
.
16
4.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是一种无创性的 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晰地显示颈动脉及其分支 的三维形态和结构,血栓斑块,有无夹层动脉 瘤及颅内动脉的情况。MRA的缺点是检查时间 相对较长,伪影较多,对钙化不敏感,对体内 有金属潴留物(如金属支架、起搏器或金属假 体等)的患者属MRA禁忌。
.
17
.
19
1.内科保守治疗 内科保守治疗的目的是减轻脑 缺血的症状,降低脑卒中的危险,很好地控制 现有的高危因素及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饮食结构,戒烟,限制酒精摄入, 降低体重。
.
20
(2)抗血小板治疗:许多随机的、前瞻性多 中心的大型临床试验已证实,抗血小板聚集的 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生率,临
.
2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目前较为公认的是损 伤应答学说即内皮损伤引起动脉壁慢性炎症反 应。
.
3
.
4
高脂血症尤其高胆固醇血症可以直接引起内皮 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促进脂质局部聚积, 也可增加氧自由基和超氧离子使内皮细胞松弛 因子NO失活,并刺激内皮细胞合成生物活性因 子,而氧自由基可使进入内膜的LDL氧化修饰。 LDL的氧化修饰是动脉硬化发病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