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阅读教学归类复习课教学设计

语文阅读教学归类复习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归类复习
——《体会句子的含义》教学设计
广坪镇中心小学魏秀业
【复习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将平时所学的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加以总结归纳,整理出几种常用的理解句子的方法,达到“温故而知新”目的。

2、通过结合课内课外实例,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理解句子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借短文《小小米兰花》培养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达到融会贯通;让学生明白老师的高尚精神香飘溢远,驻留心间,培养学生敬爱感念老师的情怀。

【复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句子,归纳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并学会灵活地运用,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供学生阅读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想在咱班做一个小调查,你平时做哪些语文题会得心应手、正确率高呢?那么相反,做哪类题没有把握,或是一筹莫展呢?看来阅读题成了大多数同学学习的拦路虎。

有句话说得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阅读的复习,与
这只“大虫” 过过招,大家有没有信心?(板书:阅读复习)看同学们个个信心十足,此刻老师有个故事想与大家分享,想听吗?
2、讲《鸡肋的故事》
质疑:听完故事,大家最佩服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杨修真正理解“鸡肋”这个口令的意思,真是聪明绝顶!(你也不错,会倾听、会思考。

)看来准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的含意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技能,理解句子也是读懂文章的基础。

这节课我们阅读复习的重点就是“体会句子的含义”。

(板书:体会句子的含义)
二、结合实例,梳理方法
体会句子含义就是要领会句子没有明说的意思、感情或思想。

1.这个句子大家一定印象很深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什么招术来扫除这只拦路虎的?)我们可以把这种理解句子的方法叫做——“抓住关键词”。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句话出自哪里?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何感悟?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扫除这只拦路虎的新招。

)——我运用的是抓关键词和看修辞的方法。

3、句子要理解其字面的、表层意义比较容易,而理解其内在的、深层的含义则比较困难。

因为有些句子意思含而不露,话中有话,所以我们在阅读时就要多思考,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同学们都喜欢很安徒生的童话吧!请同学读读这个句子: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读完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你是用什么高招知道的?这种理解句子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它成称为什么呢?)——联系上下文。

4.“联系上下文”是我们常用的理解句子的方法之一。

要做到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有时还要分析语句的时代背景。

比如这个句子:“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你想用什么妙招来扫除这只拦路虎?这种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我们可以称为——联系时代背景。

5.我们在阅读时,往往会读到一些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的句子。

比如这句话: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读完这句话你一定感悟很多,想和大家交流交流吗?(你理解的这么透彻,有什么绝招?跟大伙儿讲讲。

你想把这种方法称为什么呢?——联系生活实际)
三、结合课文,加深理解
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呀。

通过刚才的交流探讨,我们总结出体会句子含义的五大法宝:“一抓”、“一看”、“三联系”。

现在我再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本学期的一些句子又理解得怎样,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出示:《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句子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
发现。


预设回答:联系上下文,我了解到居里夫人明白人生的价值并不是在于美貌、金钱,而是在于为科学作出的贡献,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你使用的是五大法宝中的哪一招?,恭喜你,能做到学以致用。


2、出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的
(1)“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预设:“发现,发明,创造,成就”这四个词收获由小到大排列,说明平常的事情蕴含着真理,蕴含着伟大的成就,而只有这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才能做到。

(你使用的是五大法宝中的哪一招扫除了这只拦路虎?你很会学习,能把我们已有的经验和今天学的招数结合起来,真不简单。

)(2)“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预设:“?”是发现问题,不断追问,“!”是找到了真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真好,你不但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而且还分析了这样写的作用。


3、小结. 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善于动脑,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对文章中的句子,一定会有准确的理解和深入的感受。

口说无凭,我们来实践一下就知道了。

四、迁移应用,融会贯通
1、阅读短文《小小米兰花》,读懂文意后,用波浪线画出一个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

可以在文后用几个关键词简单记下自己的体会。

2、交流汇报:
预设:①、“有一次我生病了,她把脸紧紧贴着我的面颊,轻柔的发丝抚爱着我,我心中注入了永存的暖流。


(你抓住关键词体会老师的亲切关怀,让我永远怀念。

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老师喜欢你。


②、“至今,那条小河还常常从我心里流过,我分明看到小河的浪花飞溅到老师那美丽而和蔼的脸上。


生:联系上文可知,抓住“至今、那条、常常、分明、飞溅、美丽而和蔼”体会“小时候在大雨滂沱的时候,老师送我回家,背着我涉过那条湍急的小河。

”这件事过去很久了,但却常常萦绕在我心头,让我记忆犹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理解的真透彻,你是用什么招儿悟出来的?祝贺你,你一学会了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3、“岁月的波涛冲走了我许许多多关于花的回忆,可是小米兰那淡淡的清香却永远飘溢在我心中……”
温馨提示:最后这句话是这篇短文的中心句,抓住“冲走、花的回忆”以及“淡淡的清香”所隐含的象征意义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

“花的回忆”指……“淡淡的清香”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你真会思考,关注了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理解了淡淡的清香象征着老师对学生的那份关切永远飘溢在我心中。

)师恩难忘,是啊,魏老师从教十八年了,可我的老师无时不在关注着我。

这就是我收到的我的老师发给我的电子邮件。

生读文,联系上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的含义。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同学们,体会句子的含义,既是一种阅读方法,又是一种阅读能力,以后在阅读每一篇文章时,都要运用体会句子含义这把万能钥匙,去开启智慧宫殿的大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