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总结
K 滑坡、L 风暴潮、M 沙尘暴、N 泥石流、O 林火、蝗虫(把以上自然灾害加以正确分类)
①
灾害:
.
②
灾害:B、
.
③
灾害:A、
.
④灾害:D、.源自重点知识35.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1.
:
气候降水时空变率 ,雨季降水(强度 、雨时 、雨区 )
2.
: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
,排水不畅
3.
:围湖
→ 调蓄
←
破坏 → 水土流失 → 河床变 变 变 .
气候: 气候:
气候:
气候: 气候:
. .
.
. .
B
DC 5
6 3
1 A
4
7
2
8
重点知识
2.注意
① 特殊气候区的形成主要受
、
的影响
②15º>最冷月>0º是:
、
③ 画出温带五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24.东亚、南亚、赤道附近的风
甲
7月
1月
、
.
东亚季风: 差异
南亚季风: 差异+位移
重点知识
重点知识
21.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
1. 高度、温度与气压值的大小呈 相关
2. 太阳辐射 →
差异 →
运动 →
差异 →
力→
3. 画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的环流图、等温线图、等压面图
4. 画近地面和高空风的受力图并注明力的名称
5. 我国夏季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季 ,原因与
、
、
有关
2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
33.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
1. 气温:
上升(全球热量带向 纬方向推移)
2. 降水:热带和中高纬度 ,
减少,部分地区农业耕作方式( 区 → 区
→ 区)
3. 分析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大西洋暖流强度可能会怎么变化
34.自然灾害分类
A 海啸、B 台风、C 热浪、D 火山、E 旱涝、F 地震、G 崩塌、H 塌陷、I 寒潮、J 雾霾、
重点知识
5. 太阳视运动图
赤道上( )、极点上( )、极昼地区(
)、其他地区( )
6. 注意:对称点(物影、昼夜长短、太阳高度、日出方位、公转速度?)
7. 画图
⑴ 画夏至日赤道和杭州的日影变化轨迹图
⑵ 画66.5ºN、30ºN、10ºN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注明各分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值)
⑶ 画夏至90ºN、76.5ºN、66.5ºN、30ºN、10ºN、0º、30ºS太阳视运动图(标出日出日落方位和最小太阳高度值)
1. 气压带风带移动:以二分日为标准,二至日向南北移动 格
2. 若右图为夏至日风带、气压带分布图,请在图中填注0º、30º的纬度值 30
3. 在下图中画出冬至日大气环流及干湿状况:
这是何时? 运A为动(何比B)冷? 曲面是 ?面
C地天气?
A
B
南90°
60°
30°
0°
30°
60北 0
C
2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1.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 西 风→ 雨 ? ? 副‥高 → 雨 或 信 风→ 雨 ? 赤‥低 → 雨 ?
归类:风力沉积
;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
;流水沉积
.
20.大气
1. 红月亮“红”的原因是
.
2. 太阳、大气、地面3种辐射的先后顺序: 辐射 →
辐射 →
辐射 →
.
3. 逆温:
逆温、 逆温、
逆温、
逆温
4. 温差:
⑴ 年较差:高纬 低纬 (高原面年较差 )
⑵ 日温差:低纬 高纬、夏季 冬季、 凹地 平地 山地 (高原面日较差 )
、居住区
、工业区
、旅游区
.
6. 平原地区聚落密度大的原因是什么
7. 城市化意义:
必要性、可能性、优越性
增加
机会,缩小
差距;促进
化、科技化、信息化,提高区域整
体
运价; 运量 运速 运距 运物 灵活性 连续性 其他
增强
作用,改善地区 结构;经 渗透,影响农村 、
外 铁路 . /
/
/
方式和对
43.公交路通建设/
老年抚养比 少年抚养比
.
.
.
/
的人口数、环境承载力是
的人口数(短板)
重点知识
38.人口容量的特点
1.
性:该线是指
…
2.
性:该线是指
…
39.人口迁移的因素
最重要因素:
,政治因素: 、 ,社会文化因素:
、
40.人口迁移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 迁出地
① 有利:缓解
;促进
;加强与外界
.
② 不利:
、
减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30.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1. 影响土壤有机质多少的因素有
、
、
、
、
.
2. 影响土壤厚度大小的因素有
、
、
、
、
、
.
3. 温度高、湿度 ,土壤厚度 ,土壤有机质生产量 ;温度高,有机质分解 ,土壤肥力
.
31.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特征
自然带
对应植被
对应气候
对应气候模式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特点及天气状况
锋
降水
过境时天气
雨区
冷锋
强度较 .
、 ( 、 (锋 ) 气团一侧为
)
主
暖锋
强度较 .
性降雨 (锋 ) 气团一侧
26.1准.低静画气止出压锋南与半高球强气气度压.旋较系的统水的平气和流垂运直动气特性流点降运及雨动天图气状况 雨区范围最 .
2. 南北半球气旋的东部都是 锋,西部都是 锋
,其他地区日出
,日落
.
2. 不同地区正午太阳方位
⑴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
、
.
⑵ 北回归线上:
、
.
⑶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
N
S
重点知识
3. 找太阳直射点
⑴ 依1º/ 日判
⑵ 依(
+
)/ 2
⑶ 依晨昏线与地轴的 角或与纬线的 点(该点移动范围在
与
之间)判
4. 物影:倒向 阳侧,物高相同,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 ,太阳高度相同,物体越高,物影越 .
和
,产生“
”和“
06.地球自转
1. 方向:北 南 .
2. 速度:线速度大小受
和
影响
、
)
作用使日温差小)
安全(各行其道)
”
重点知识
07.月相
1. 方向:北半球面 而立,左 右 ,南半球面 而立,左 右 .
2. 天体观察重在判:何
、何
、何
.
3. 规律:上上上 、 ;下下下 、
.
?
?
北南 半半 球球 ??
判 位 置
重点知识
14.岩石圈的范围
岩石圈 =
+
=
以上部分
15.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页岩变质成 岩、砂岩变质成
岩、石灰岩变质成
岩、花岗( )岩变质成
岩
16.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
1. 沉积岩有
、
.
2. 箭头3进1出者为
或
.
3. 所有岩石都可能变成
、
岩、
岩(物)
4. 判新老:化石、海岭、下层 、被穿透者 、看断层线
/
/
/
1. 水高路速交通线桥涵比重高的目的是
2. 航各空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
/
/
/
管道
/
/
/
重点知识
44.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1.
协作:同一产品
之间 游产业链的协作;同一产品
2.
联系
3.
联系
45.自然条件、技术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1.自然条件:
①
(、、、
、
、
)②
③
2.社会经济、技术经济:
夜长,同日:40ºN昼长 =
夜长
3.⑵根据昼昼长长=判(断1右2 图- 中A、B的纬度)位×置2 = ( ×2
- 12)
包头 (110°E) 昼长14小 时时,观 金星西大 距的时间 是。
重点知识
13.其他
1. 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
A.二分日,各地 点日出
, 点日落
,
B.夏至日,极昼地区 点日出
, 点日落
重点知识
42.城市化
1. 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衡量标准是
,占地最广的功能区是
区
2. 城市化改变了
,从而引起城市气候出现
效应、
效应
3. 发达国家出现 城市化或 城市化,亚非和南美部分国家则分别出现
城市化和
城市化
4. 缓解城市病:控制大城市 和 规模, 大城市职能,建
,实行
化
5. 城市昼夜人流情况是商业区
区时 =
地方时 ≠ 北京(116ºE)
时 北京
⑶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中)点和与纬线的切(交、高)点的时间分别为
时的 、 、 、 满点月
09.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过
经线日期加一天,过
经线日期减一天
高度 最高
W
E
小
大
地方时:1°/ 4分钟 标准时:1时区 / 1小时
出现 在什 么季
180
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