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2接触网设备检修与维护(张灵芝)课件—— 滑轮补偿装置检修及更换(情境十一任务1)

22接触网设备检修与维护(张灵芝)课件—— 滑轮补偿装置检修及更换(情境十一任务1)

卡线器将需更换坠砣的补偿绳固定在支柱上,地面辅助人员卸下破损坠 砣,换上新坠砣。
③ 坠砣叠码不整齐,缺口未互相交错180°时,高空操作人员B用 0.75 t的链条式紧线器、钢丝套子和卡线器将需更换坠砣的补偿绳固定在
支柱上,重新叠码。 (4)地面辅助人员用手托动坠砣串,检查补偿装置是否灵活,有无卡
滞现象。 坠砣抱箍与限制导管或限制绳卡滞造成补偿装置不灵活时,调整方法: ① 限制架安装位置不合适时,调整限制架安装位置。 ② 坠砣抱箍安装位置不合适时,调整坠砣抱箍安装位置。 ③ 限制导管变形或限制绳回头过长卡滞坠砣抱箍时,更换限制导管或
图10-1-3 半补偿下锚结构图 1—承锚角钢;2—多节杵环杆;3—杵座楔形线夹;4—承力索;5—线锚角钢;6—双耳 楔形线夹;7—杵环杆;8—悬式绝缘子串;9—终端锚结线夹;10—接触线;11—动滑轮;
12—补偿绳;13—叉形连接板;14—定滑轮;15—坠砣杆;16—坠砣;17—限界架; 18—锚柱;19—下锚拉线
套子,高空操作人员B在需更换补偿装置的杵环杆(线索)上安装卡线器, 用3 t的链条式紧线器连接钢丝套子和卡线器。
(3)高空操作人员B紧3 t链条式紧线器至受力,高空操作人员A紧 0.75 t链条式紧线器至补偿装置卸载。
(4)拆除旧补偿装置,根据现场气温及安装曲线安装新补偿装置。 (5)高空操作人员A松0.75 t链条式紧线器使补偿装置受力,高空操作 人员B松3 t链条式紧线器。
图10-1-4 全补偿下锚结构图 l—接触线;2—承力索;3—杵环杆;4—动滑轮;5—补偿绳;6—定滑轮;7—承锚角钢;
8—定滑轮;9—补偿制动框架;10—制动装置;11—坠砣杆;12—坠砣;13—限界架
(a)钢柱下锚
(b)隧道口下锚 图10-1-5 钢柱及隧道口下锚图
1—埋入杆;2—限界架角钢
• 技能滑培训轮模补块一偿接装触置网类检型修及更换
制作人:张灵芝 刘翔 2015年5月
目录
1 主要内容 2 学习目标 3 适用范围 4 课程描述 5 课程内容
1 主要内容
本技能模块重点介绍学习补偿装置的定义、作用、 结构、分类,学习补偿装置的检修及更换方法。
2 学习目标
本节主要通过完成2个任务,学习补偿装置的定义、 作用、结构、分类。明确接触网补偿装置的调整标准, 能对接触网补偿装置的调整做出规划,选择所要用的材 料、仪表、工具,了解接触网补偿装置调整的注意事项 及调整步骤。
3 适用范围
1. 新职、转岗接触网工中级资格性培训; 2. 接触网工安全等级三级培训。
4 课程描述
本课程通过学习滑轮补偿装置的基本结构,明确 其检修及更换方法,为接触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5 课程内容
一、理论学习部分 接触网补偿装置,又称张力自动补偿器,它安装在锚段的两端,作用是 在补偿线索内的张力变化,使张力保持恒定。接触网补偿装置是自动调节 接触线和承力索张力的补偿器及其制动装置的总称。 (一)补偿器的作用 当温度变化时,线索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热胀冷缩出现伸长或缩短。由于 在锚段两端线索下锚处安装了补偿器,在其坠砣串重力的作用下,能够自 动调整线索的张力并保持线索弛度满足技术要求,从而使接触悬挂的稳定 性与弹性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接触网运营质量。
锚坠砣串的重量是否符合张力要求。 a. 另一端符合张力要求时,调整坠砣数量,使两端坠砣数量相等,符
合张力要求,坠砣数量调整后对整锚段设备进行巡视。 b. 另一端不符合张力要求时,两端同时调整坠砣数量,使两端坠砣数
量相等,符合张力要求,坠砣数量调整后对整锚段设备进行巡视。
② 坠砣破损时,高空操作人员B用0.75 t的链条式紧线器、钢丝套子和
重新制作限制绳 回头。
(5)对a、b值(含坠砣抱箍与限制架的位置)测量超标处进行调整 (根据现场气温及安装曲线确定a、b值),对动定滑轮间距小于500 mm的
处所进行调整。 ① a或b值不符合标准时的调整方法:
a. 根据安装曲线及测量值计算a或b值调整量; b. 根据调整量高空操作人员A在补偿绳合适位置和坠砣杆安装卡线器, 用3T链条式紧线器连接卡线器; c. 高空操作人员A紧链条式紧线器使补偿绳回头处卸载; d. 高空操作人员A按调整量重新制作补偿绳回头; e. 高空操作人员A松链条式紧线器使补偿绳回头处受力; f. 高空操作人员A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及卡线器,复测补偿装置a或b值。
a. 因下锚角钢不水平导致定滑轮偏磨时,调整下锚角钢至水平状态。 b. 因双环杆与定滑轮连接间隙过大导致偏磨时,在双环杆两端加装D 型连接器,使定滑轮处于铅垂状态。 c. 因限制导管或限制绳安装位置不合适造成定滑轮偏磨时,调整限制 导管或限制绳安装位置,使补偿绳处于铅垂状态。 d. 补偿滑轮转动不灵活时,更换补偿滑轮。
制动装置:应安装正确、作用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补偿绳:补偿绳不得有松股、断股和接头,不得与其他部件、线索相 摩擦。
(三)滑轮式补偿装置 滑轮式补偿装置用于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系统中正线或站线接触网下锚 处调整补偿张力。补偿器由补偿滑轮、补偿绳、杵环杆、坠砣杆、坠砣 块及连接零件组成。补偿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构造相同),定滑 轮改变受力方向,动滑轮除改变受力方向外还可省力和移动位置。滑轮 一般都装有轴承,其结构如图10-1-1所示。
杵环杆系动滑轮与下锚绝缘子串之间的连接杆件,一般以直径16 mm圆 钢加工制成。一端为单环孔,一端为杵头状,杵环杆的机械强度要求较 高,且长度不小于1 m。
图10-1-2 坠砣块和坠砣杆结构图 1—单环杆;2—夹板;3—底托板
(四)补偿器的安设与要求 补偿器串接在锚段内线索两端与支柱固定处,根据接触悬挂类型的不 同其有不同的补偿器结构。 半补偿时,接触线带补偿器,多采用两滑轮组结构,滑轮组的传动比 为1∶2,即用两个滑轮使补偿绳的张力为接触线张力的一半,也就是坠 砣块的重力为接触线标称张力的一半。 全补偿时,接触线与承力索两端均带补偿器,接触线补偿器的安设与 半补偿相同。承力索补偿器则采用三滑轮组式,传动比为1∶3。采用传 动比比较大的滑轮组时坠砣串块数减少了,这是有利的一面;但坠砣串 上升和下降的距离也会按倍数增大,这时要求支柱(锚柱)的高度和容 量增加,既不经济也不利于施工和维修。在运营线路上,当接触线因磨 耗使其截面逐渐减小时,坠砣串块数也相应地减少,使接触线维持一定 的张力,防止出现断线事故。 各类接触悬挂补偿器安设结构分别如图10-1-3~10-1-5所示。
(5)对a、b值(含坠砣抱箍与限制架的位置)测量超标处进行调整 (根据现场气温及安装曲线确定a、b值),对动定滑轮间距小于500 mm的
处所进行调整。 ① a或b值不符合标准时的调整方法:
a. 根据安装曲线及测量值计算a或b值调整量; b. 根据调整量高空操作人员A在补偿绳合适位置和坠砣杆安装卡线器, 用3T链条式紧线器连接卡线器; c. 高空操作人员A紧链条式紧线器使补偿绳回头处卸载; d. 高空操作人员A按调整量重新制作补偿绳回头; e. 高空操作人员A松链条式紧线器使补偿绳回头处受力; f. 高空操作人员A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及卡线器,复测补偿装置a或b值。
作业材料:双耳楔型线夹、钢线卡子、4.0铁线、1.6绑线、砂纸、防 腐油、防锈漆、零配件(螺栓、螺母、垫片、开口销等)、补偿装置。
(四)任务实施步骤 (1)高空操作人员A在支柱高于需更换补偿装置坠砣串2 m左右处安装 钢丝套子,在需更换补偿装置的坠砣杆上安装卡线器,用0.75 t链条式紧
线器连接钢丝套子和卡线器。 (2)高空操作人员A在需更换补偿装置下锚角钢处的支柱上安装钢丝
(6)高空操作人员A、B拆除链条式紧线器、卡线器、钢丝套子。 (7)检查坠砣及补偿装置。
二、考核表
【任务实施及考核】 一、任务实施 (一)任务实施目的 学会对滑轮补偿装置进行更换操作。 (二)任务实施准备工作 作业前按规程要求填写工作票并交付工作领导人,工作领导人向作业 组全体成员宣读工作票,分工并进行安全预想,准备并检查工具、材料。 (三)任务实施场地器材 作业工具:温度计、水平尺、力矩扳手、钢卷尺、卡线器、钢丝套子、 断线钳、扁油刷、链条式紧线器、单绳、450 mm活口扳手、管钳;
(五)补偿器的a、b值 补偿器靠坠砣串的重力使线索的张力保持平衡。当温度变化时,线索 的伸缩使坠砣串上升和下降,当坠砣串升降超出允许范围时,如下降过 多使坠砣串底面接触地面或上升过多使坠砣杆耳环孔卡在定滑轮槽中, 都会使补偿器失去补偿作用。因此用补偿器的a、b值来限定坠陀串的升 降范围。 坠陀杆耳环孔中心至补偿(定)滑轮下沿的距离为a值。由坠陀串最下 面一块坠陀的底面至地面(或基础面)的距离称为补偿器的b值。补偿器 a、b值随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化。 接触线和承力索补偿器的a、b值不相等。 为了使补偿器不失去补偿作用,对补偿器a、b值提出以下要求: 在最低温度时,a值应大于零;最高温度时,b值应大于零。原铁道部 颁发的《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规定,补偿器a、b值的最小值不小于200 mm,进行接触网设计时,规定a、b值不小于300 mm。
(2)高空操作人员B目视检查补偿绳有无断股、散股、损伤,是否存 在承锚补偿绳磨线锚双环杆现象。
① 补偿绳有断股、散股、损伤时,更换补偿绳。 ② 承锚补偿绳磨线锚双环杆时,调整承锚角钢或线锚角钢安装位置使
之符合标准。 (3)高空操作人员B目视检查坠砣串的重量是否符合张力要求,坠砣
有无破损,坠砣叠码是否整齐、缺口是否互相交错180°。 ① 坠砣串的重量不符合标准时,地面辅助人员先检查本锚段另一端下
二、作业指导书 (1)高空操作人员目视检查补偿滑轮有无破损、裂纹,动滑轮偏转角 度是否大于45°,定滑轮是否保持铅垂状态,滑轮转动是否灵活(人力 用手托动坠砣能上下自由移动)。 ① 补偿滑轮破损、有裂纹,进行更换。 ② 动滑轮偏转角度大于45°,高空操作人员A固定绝缘子,高空操作人
员B旋转动滑轮使角度符合标准。 ③ 定滑轮不铅垂,偏磨补偿绳调整方法:
(二)基本技术要求 按接触网结构选择适当的传动比。半补偿时,滑轮组的传动比为1∶2, 即坠砣块的重力为接触线标称张力的一半;全补偿时,接触线与承力索 两端均带补偿器,接触线补偿器的安设与半补偿相同,承力索补偿器则 采用三滑轮组式,传动比为1∶3。 补偿滑轮:补偿滑轮完整无损、转动灵活(人力用手托动坠砣能上下 自由移动),没有卡滞现象;定滑轮槽应保持铅垂状态,动滑轮槽偏转 角度不得大于45°。同一滑轮组的两补偿滑轮的工作间距,任何情况下 不小于500 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