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

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

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
——听李富贺老师《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一课
及评课交流的反思
2011年12月8日,我在宝坻白庄中学听了李富贺老师做的一节公开课《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课后,申铁老师、张万库老师及听课的“265”学员进行了点评交流。

这次活动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一句话概括:“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

教学是艺术。

这节课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很多老师也喜欢在公开课中选择这节课作为课题,关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也有多种不同形式。

不同的教师,根据不同的学情和自身的特点,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法选择等各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因而呈现出教学艺术的特点。

以李老师的课为例。

1.根据学生的特点,艺术的控制教学的内容。

宝坻白中是宝坻区的一所普通中学,生源与重点中学相比,学生的认知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都有一定差距。

针对这种情况,李老师没有刻意的追求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复杂的的逻辑推理,而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识图、用图之上,通过图形的辅助从而认识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选择的问题切合学生实际,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基本可以落实预设的知识目标。

2.通过艺术化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融洽的学习情境。

几乎所有听课老师都对李老师课上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高昂的学习积极性感到这节课惊讶。

一方面这与李老师在平时的师
生交流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就在于李老师特色鲜明的教学语言。

富于生活气息的口语运用、语言节奏与声调的不断变换,配以生动的肢体动作和充满鼓励的眼神,使得学生感到上课不枯燥有兴趣,从而带动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3.艺术性的设计教学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在教学的前两个例题中,李老师没有像往常的那样直接提出问题,而是在给出条件之后,问题以省略号形式出现,让学生自己根据所给条件提问题。

这个巧妙的设计一下子就让学生思维活了起来。

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李老师的这一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点。

4.在课后的交流中,很多老师也对其中的一些设计提出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例题3、4的取舍等,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教学的艺术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