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1第1课祖国境的远古居民[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人、山顶洞人的基础历史知识。

2、看图对比古猿、人和现代人的头部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古代文明的中心,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人难点:容距今久远,时间跨度很大,学生掌握本课知识有一定难度。

【课堂导入】人自来就有喜欢寻根的天性。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提出的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并由此导入新课。

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时间:————;地点—————。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人1、距今时间:————;地点—————。

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人使用工具:____________;使用火:————。

3、人的生活:——————。

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1、距今时间:————;地点—————。

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火的使用————————;社会组织——————。

二、合作探究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人有哪些进步?三、精讲点拨1、“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原始社会时期。

远古社会也可以称为远古时代,与传说时代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都属于模糊的时间概念,泛指原始社会。

本节课要学习的容都属于“远古社会”。

2、氏族公社的特点:有血缘关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财产共有(没有私有财产);地位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食物)。

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人进步之处:类别人山顶洞人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火的使用天然火会人工取火社会组织原始群氏族公社四、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B、印度C、巴比伦D、埃及2、如果你到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观颐和园等风景外,你还以能参观()。

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大汶口遗址D、蓝田人遗址3、《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腥臊。

”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人类相当于()。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人4、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

有一种古人类,已经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装饰品,过着氏族社会生活。

请你判断这种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智商高低 B饮食习惯 C会不会制造工具 D出现时间早晚6、关于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现于19世纪前期 B过群居生活 C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D会使用天然火(二)材料题:材料一: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他们无法生活下去,于是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的生活。

材料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共同的祖先繁衍的,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很艰苦。

请回答:(1)根据材料归纳出人与山顶洞人在生活方面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山顶洞人比人进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2 B 3 A 4 C 5 C 6 A(二)材料题:⑴共同之处: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居住在一起。

不同之处:人生活环境险恶,使用工具简单粗糙,过着原始群居生活;而山顶洞人虽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会磨光和钻孔技术,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⑵生产力的发展。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学习目标]1. 简述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 掌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

(重点)3. 掌握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难点)[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距今时间是_ _____ ;生活位置:__ ___流域;使用___ ___石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____和的国家。

河姆渡居民居住在,会制造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半坡居民居住在_ __。

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我国的雏形。

会纺线、织布、制衣。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是_ ____;生活位置:__ 流域 __村;使用工具---_ ___石器;半坡居民种植___ _。

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3、大汶口居民距今时间是_ _ ;地点__ __;出现_ __和__ __;在后期,出现了_ ____和,原因是:_____ __的发展。

[合作探究】比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精讲点拨】1、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并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

2、河姆渡原始居民在农业方面的重要特征:用磨制石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3、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其他情况:住干栏式房子,定居生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器和玉器;懂音乐。

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发明和创造,表明长江和黄河都是中国的母亲河,共同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5、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异同点:相同:原始种植农业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器、定居村落;原始农耕生产对家畜饲养业、手工制和纺织业都有带动作用,对定居生活都有影响;原始农耕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渔猎经济。

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黄河流域农耕经济的典型——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

6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进步。

7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农耕,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晚期原始农耕的不同典型;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两个典型代表;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典型。

【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②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① B ② C①② D③④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 D.水稻、粟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4.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A.元谋人遗址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A.半坡原始居民 B.余河姆渡原始居民C.临潼寨原始居民 D.新政裴岗原始居民6.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环境不同B. 使用的工具不同C. 生活习惯不同D. 思想意识不同二、材料分析题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代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彩精美,画纹亦多珠。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容请你猜测出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文物代表吗?(3)“农耕既普及”诗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⑷郭沫若参观此遗址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 2 D 3 C 4 C 5 B 6 B 7 A二材料分析题:(1)半坡(2)半坡人面鱼纹盆(3)粟⑷没有文字记载。

第三课华夏之祖【学习目标】(1)掌握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重点);(2)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重点) 。

【课堂导入】播放录像《海外华夏子在黄帝陵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以此导入。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炎黄战蚩尤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二、黄帝----“人文初祖”三、尧、舜、禹的“禅让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你能根据课本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回答:“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合作探究】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精讲点拨】1、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算起的。

黄帝发明了衣裳、舟车、宫室、挖井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后人还把其他一系列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3、“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其表现有两点: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推选出来的,;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4、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的记述。

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者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2.“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

此诗是纪念谁的碑文( )A.黄帝B.大禹C.蚩尤D.女娲3.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话中错误的是(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前4.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