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理)物理运动和力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物理运动和力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10.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不断改变 B.运动方向不变 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D.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或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 A 错误;因为小明在 做圆周运动,所以小明的方向时刻都在改变,故 B 错误;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向下,所以 运动的过程中,重力的方向始终是不变的,故 C 正确;因为小明的运动状态不是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小明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 D 错误.故选 C. 【考点定位】运动和力
和,则可求得浮力为 5N-3N=2N;木块 A 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只受浮力和重力,因排开水
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而木块的质量不变,其重力不变,因浮力大于重力,则木块
所受合力等于浮力减重力,即 5N-2N=3N,合力方向与较大的浮力方向一致,竖直向
上.故选 B.
5.小阳利用小车、多个相同砝码等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合题意;
B.物体只受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的重力,且保持静止,是一对平衡力,选项 B 符
合题意;
C.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 项
不合题意;
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D 项不
合题意。
2.如图所示,物体甲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物体乙放置在甲的上表面,用水平向右的力 F 拉物 体乙时,甲、乙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13.下列物体的受力示意图,错误的是
A.
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
B.
出手后斜向上飞行的铅球
C.
下沉的小球
D.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箱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 面向上的摩擦力,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出手后斜向上飞行的铅球,在不计空气阻力时,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不再 受到推力.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由浮沉条件知,下沉时重力大于浮 力,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15.一列队伍长 50m,跑步速度是 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 100m 的涵洞,需要的时间 是 A.50s B.60s C.40s D.20s 【答案】B 【解析】
【详解】
队伍全部通过涵洞,路程为:
,队伍的平均速度为:
,
则过涵洞所需时间: 故本题答案为 B。 【点睛】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
,故 B 正确。
16.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C.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跳水运动员踩踏跳饭,给踏板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会 给人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力,身体向上跳起,故 A 不符合题意; B. 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运动员给墙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会 给身体施加一个力,身体离墙而去,故 B 不符合题意; C. 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受重力作用在空中会下落,重力和推力不是相互作用力, 故 C 符合题意; D. 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 给人的身体一个向前的力,身体前进,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睛】 (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力是物体对物 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有惯性;
(4)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因为这两个力作
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因此正确的说法是①②③.
9.小华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的重力二力平衡 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的力 【答案】D
1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的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书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物体受到的力,同时力的方向也相同,所以不 是平衡力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两个力不作用 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C.书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满足了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等大、反 向、共线、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书,桌子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桌子,两个力不作 用在同一物体上,不符合题意.
8.甲和乙两同学都穿着溜冰鞋站在溜冰场上相对而立.甲用力推了一下乙,结果两人都向
相反方向滑出了较远的距离.这一事实可以验证下列知识中的( )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④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A.图甲中可将小车换成等大的木块 B.图甲中通过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来判断二力是否平衡 C.图甲中的左盘内再放一个砝码,小车将向左匀速运动 D.图乙中,桌面倾斜不影响该实验探究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小车与木块相比,与桌面的摩擦力会更小,可以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故 A 错误; B.静止的物体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实验中通过小车是否静 止来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故 B 正确; C.如图甲中的左盘内再放一个砝码,则平衡破坏,小车将向左会加速运动,故 C 错误; D.图乙中,桌面倾斜将导致小车有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会影响该实验探究,故 D 错 误.
7.如图所示,用 F=12N 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 A 时,物块 B 静止不动,此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为 5N,则物块 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5N,向左
B.7N,向左
C.7N,向右
D.1以 B 为研究对象,B 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 A 对其向右的摩擦力
11.如图所示的各种做法中,属于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是( )
A.
冰壶运动员用刷子刷冰面
B.
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油
C.
自行车上的滚动轴承
D.
体操运动员手上涂有防滑粉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冰壶运动员用刷子刷冰面,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 小摩擦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给门轴上的合页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 B 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上的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 C 符合题意; D.体操运动员手上涂有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 擦力。故 D 不符合题意。
(物理)物理运动和力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运动和力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静止不动,与其重力互相平衡的力是( )
A.物体对桌子的压力
B.桌子对物体的支持力
C.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D.桌子对地面的压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物体对桌子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A 项不
作用。因为 B 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所受摩擦力为 5N,方向向右。
以 A 为研究对象,A 在水平方向受 B 物块对其向左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作
用。因为 A 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这三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物块 A 所受地面的摩擦力
的大小为 12N﹣5N=7N,方向向左。故 ACD 错误、B 正确。
【解析】 【详解】 A.他对地面的压力和他所受到的重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且方向相同,不符 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二力不平衡,故 A 错误; B.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 以二力不平衡,故 B 错误; C.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符合相互作用力 的条件,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 C 错误; D.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 在同一条直线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是相互作用力,故 D 正确。
4.如图中,重为 5N 的木块 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 3N,若绳子突然 断了,木块 A 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5N,竖直向下
B.3N,竖直向上
C.2N,竖直向上
D.8N,竖直向下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绳子没断之前,受重力、浮力、绳子的拉力且三力平衡,故重力等于浮力、绳子拉力之
6.如图所示的装置,重 100 N 的物体 A 在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 F 是 20 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不计滑轮重和滑轮间摩擦)
A.作用在物体 A 上水平拉力是 100 N B.作用在物体 A 上水平拉力是 20 N C.物体 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80 N D.物体 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40 N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因为有两条绳子作用在动滑轮上,所以作用在物体 A 上 的水平拉力 F=2×20 N=40 N;故 AB 错误; CD.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所以摩擦力等于作用在 A 上的水平拉力,大小为 40 N,故 C 错误, 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