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急救理论与技术-
心理急救不是什么?
• 并非专业人员才能提供 • 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 • 不是心理汇报法,不需要详细叙述事情经 过 • 不是要求某人分析发生了什么或理出事情 的头绪。 • 倾听他人的诉说但是不能迫使他人诉说。
心理急救的原则
• • • • 科学性原则:有科学研究依据 实效性原则:切实可行,有效有用 针对性原则:不同年龄有不同方法 灵活性原则:根据文化背景灵活改变
能做什么?
真诚,可信任 尊重对方的选择 觉察并放下自己的任何偏见 告知对方现在可以拒绝帮助,以后需要 时还可以获得 尊重个人隐私并保守秘密 考虑到对方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
不能做什么?
不要以帮助者身份出现 不要因为助人收取金钱或礼物 不要错误地承诺或提供错误信息 不要炫耀技巧 不要强行帮助或干扰对方生活 不要仅仅依据对方行为或情绪评判对方 不要强迫对方讲述自己的故事 不要传播对方的故事
心理急救开展的时机
• 灾后或创伤、恐怖事件发生后可以立即开 展心理急救。 • 也可能需要几天或几周后才能开始,取决 于事情的严重程度与持续时间。
心理急救场所:安全的地方
• • • • • 避难场所 医疗机构 援助中心 社区中心 指挥中心
心理急救的基本目标
• • • • • • 建立起互不侵犯的人性关怀、同情的联系。 快速加强安全感,使其在身体上和情绪上处于稳定状态 安抚和引导情绪激动或不安的幸存者。 帮助说出他们的需求和忧虑,加强信息沟通。 提供实用的援助和信息援助,解决生存的燃眉之急。 尽快使幸存者与家庭成员、亲友、社会支持系统建立联系,建 立社会支持网络。 • 提供适应性应对策略,协助其身心康复,并在康复过程中起到 自主的引导作用。 • 提供信息,帮助幸存者克服心理障碍。 • 当需要时,把幸存者转介到当地康复机构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 。
心理急救的“三L”原则
• look:检查安全感、检查急 需帮助的人、检查情绪不稳 定的人 • listen:了解对方所需、了 解对方关心什么、安静地倾 听对方的倾诉 • link:提供信息、提供基本 需求、帮助解决问题、帮助 找到亲友和社会支持系统
急性心理创伤反应
身体反应 认知反应 情绪反应 行为反应
心理急救的基本假设
• 灾难或创伤后幸存者未必都会发展出心理 健康问题或心理障碍,及时的关爱呵护, 能有效控制急性创伤反应。
心理急救的适合对象
• 受灾或创伤事件后的幸存者,需要帮助, 愿意接受帮助者 • 救援者
需要转介的对象,需要专业帮助
• • • • 严重受伤,需要医疗急救 情绪极端不稳,无法自理或照顾孩子 可能受伤害着 可能伤害他人者
心理急救
• 心理急救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心理急救 增强适应,预防PTSD 处于震惊的状态,帮助恢复 事件发生后马上进行,像对躯体受伤 的急救一样 帮助遭受创伤的每个人 可用于团体 心理治疗 功能恢复 自我恢复功能不是很好的时候,我们 来帮助 可能是事件发生很久之后才进行,甚 至几十年以后 用于自我恢复能力不足的人 多数是个体的治疗
– 陪伴VS独立
– 联系家人和朋友
– 寻找遗失财产或失散家人 – 讲明危机后可能有的反应(失眠、闯入性回忆) – 提供稳定感
心理急救者的自我保护
• 减少创伤刺激 • 团队工作形式 • 严格保证休息和饮食 • 保持社会性联系
适应当地文化的注意事项
• • • • • 注意衣着打扮 注意言语习惯 注意性别、年龄、权力 注意身体接触有无禁忌 注意宗教信仰
觉察其他紧急情况
• • • • • • 在当地政府指导下工作 注意有哪些资源可以给服务对象 注意有哪些紧急应对政策 不要像医疗救援队方式工作 始终清楚自己的角色及局限性 保护好自己
心理急救的工作维度(一)
• 环境
– 远离现场、避开媒体、陪同与警察的接触 – 地点安全 – 温度、光线、声音等
心理急救的工作维度(二)
• 身体
– 提供食物和水、衣物、温暖
– 身体接触
心理急救的工作维度(三)
• 情感
– 安全
– 温暖 – 关注 – 保护
心理急救的工作维度(四)
• 社会支持
– 允许情感表达
心理急救是什Βιβλιοθήκη ?• 心理急救:是用来减轻灾难事 件所带来的痛苦而增强短期和 长期功能性适应能力的方法。 (WHO,2007) • 心理急救是为正在痛苦的人们 或需要支持的人们提供人道的、 支持性的帮助。(WHO,2011)
PFA主要内容
• • • • • • • 提供实际有用的关怀与支持,但不会干扰 评估需求与关注问题 帮助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衣食住行) 倾听但不要迫使对方讲述创伤经历 使人们安心、保持平静 帮助人们获得信息、物资、社会支持 帮助人们免受后续的伤害
身体反应
精力旺盛、颤抖、 肌肉紧张 胃部不适 心率快 头晕、疲劳 脖子、背部疼痛 口干、手脚发冷 皮肤麻木
情绪反应
害怕、焦虑 烦躁、易怒 激动 抑郁 内疚、无助 情感淡漠
行为反应
睡眠困难 滥用酒精、药 物 进食障碍 沉浸在电视中 退缩、回避 敌对、攻击 注意力不能集 中
认知反应
看待世界的方 式 看待他人的方 式 看待自己的方 式
沟通注意事项:安静、耐心地倾听
应该说和做 说话时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减少干扰 保护好隐私和为对方故事保密 注意保持合适的身体距离 注意反馈,让对方知道你在听 安静、耐心地倾听 真诚地反馈信息,不知就要说不知道 用对方理解的话来讲 及时表达共情 了解对方的资源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允许对方保持沉默 不该说和做 不要勉强对方讲述 不要和对方谈论他人故事 不确定时,不要接触对方身体 不要劝对方“不要这样想、不要难过” 不要打断对方讲话或转移对方注意力 不要不懂装懂 不要用专业术语 不要想着帮助对方解决所有问题 不要剥夺对方帮助他人的能力 不要用消极词汇或负性词汇“疯了、郁 闷”
危机事件后四阶段
• 像父母一样,意味着付出关心和保护(急救) • 像老师一样,意味着传授和给出信息
• 像治疗师一样,意味着解决问题,治愈创伤
• 像牧师一样,意味着谈论关于意义的问题
心理急救主要在第一阶段
• 心理急救是针对大脑原始水平工作
– 提供关心和保护
– 语言简短
– 行动更有利于接近大脑原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