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课后练习

《教育学》课后练习

《教育学》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实现的。

A. 教学活动B. 思想品德教育活动C. 公益活动D. 课外活动【正确答案】 A2. 先前我国理论界关于教学任务的研究,主要是在学习()教学论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A. 美国B. 日本C. 前联D. 德国【正确答案】 C3. 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任务,在()的各个阶段总体来说完成得比较好,这一点已经在国际性的比较研究中得到了确切的证实。

A. 学前教育B. 基础教育C. 初等教育D. 高等教育【正确答案】 B4. 相比较于一些发达国家,关于教学任务在表述的逻辑上存在差异,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将()的养成,或者能力的培养的任务置于获得知识的任务之前。

A. 学习习惯B. 个性C. 品德D. 态度价值观【正确答案】 D5. 按照国传统表述的逻辑,()是形成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发展各种能力的最根本的基础。

A. 社会知识B. 科学知识C. 身体运动D. 社会活动【正确答案】 B6. 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却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是()。

A. 实践说B. 发展说C. 交往说D. 活动说【正确答案】 B7. 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引起了学生信息状态的变化,并由此导致学生在结构的发展变化。

”的是()。

A. 秉德B. 桑新民C. 马健生D. 钟启泉【正确答案】 B8. 教学过程本质的()着眼点是教学过程中的自主行为者(老师或学生)具体的感性的外部行为及其结果蕴涵的意义。

A. 实践说B. 发展说C. 交往说D. 活动说【正确答案】 A9. 教学的最高目标在于通过()尽可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使学生通过教育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能力,最终能够达到成熟,摆脱教育,从受教育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A. 教育B. 教学C. 交往D. 活动【正确答案】 C10. 我国学者()教授最早在国提出了“教育形态交往起源说”。

A. 秉德B. 叶澜C. 马健生D. 钟启泉【正确答案】 B11. 下列不属于信息加工类的教学模式的是()。

A. 归纳思维模式B. 角色扮演模式C. 探究训练模式D. 先行组织概念模式【正确答案】 B12. 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

A. 组间同质,组同质B. 组间异质,组同质C. 组间同质,组异质D. 组间异质,组异质【正确答案】 C13. 在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各阶段已经普遍实行小班教学,许多国家在教育法中规定的每班学生人数。

通常在()之间。

A. 10~25人B. 15~25人C. 10~30人D. 15~30人【正确答案】 B14. 布鲁纳的教学原则体系中,强调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理的掌握,要加深理解水平,以便于广泛迁移的是()。

A. 动机原则B. 结构原则C. 程序原则D. 反馈原则【正确答案】 B15.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将心理咨询的临床疗法引入教学领域,创立了非指导教学模式。

A. 凯洛夫B. 赞科夫C. 布鲁纳D. 罗杰斯【正确答案】 D16. 为了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原则是()。

A. 启发性原则B. 循序渐进原则C. 巩固性原则D. 量力性原则【正确答案】 D17. 根据狭义的“群体”概念,下列不属于群体的是()。

A. 学校B. 共青团组织C. 学生会D. 家庭【正确答案】 D18.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 群体是一定社会关系的直接反映B. 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消极的C.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D. 学生集体是特殊的群体【正确答案】 B19. 在集体中,经常性的以()为基础的集体活动是形成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

A. 共趣爱好B. 共同目标C. 共同利益D. 共同理想【正确答案】 C20. 集体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核心和舆论,集体成员之间也初步建立起领导与服从、责任与检查、互助与互谅等基本的相互关系准则是在集体形成的()。

A. 第一阶段B. 第二阶段C. 第三阶段D. 第四阶段【正确答案】 B21. 舆论在教育上的作用靠的不是行政手段,而是人们心的信念,是受教育者的()。

A. 自我反思B. 自我评价C. 自我教育D. 自我坚持【正确答案】 C22. 设置了与班长平行的团支书或小队长的职务,在与班级委员平行的水平上又设置了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等职务的是()的班级组织机构。

A. 直线式B. 职能式C. 直线职能式D. 平行式【正确答案】 C23. 下列不属于班级组织结构的是()。

A. 职权结构B. 责任结构C. 师生关系结构D. 生生关系结构【正确答案】 B24. 传统的学校组织机构的建立,基本上是按照()的理性科层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A. 拉康B. 赞科夫C. 韦伯D. 马卡连柯【正确答案】 C25. 从()角度研究,教师与学生是一种社会化与反社会化之间的关系。

A. 教育学B. 社会学C. 法学D. 认识论【正确答案】 B26. ”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表明了少先队组织具有()。

A. 群众性B. 鲜明的革命性C. 独立自主性D. 先进性【正确答案】 B27. 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

A. 首要任务B. 中心任务C. 首要目的D. 最终目的【正确答案】 B28. 下列不属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常见方法的是()。

A. 跟班听课B. 抽查学生的作业C. 观察自习课D. 家访【正确答案】 D29. 组建班集体是班主任智慧发挥之所在,所以其方法应该是不拘一格。

但除了()环节外,其余都是必需的。

A. 建立组织B. 拉帮结派C. 制定规章制度D. 对全班同学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正确答案】 B30. 既是中小学最主要的学生集体组织形式,也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

A. 学校B. 社团C. 班集体D. 共青团【正确答案】 C31. 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团员和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的组织是()。

A. 共青团B. 团支部C. 团总支D. 支部委员会【正确答案】 B32.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A. 1902年B. 1903年C. 1904年D. 1905年【正确答案】 A33. 在()清政府看到大势所趋,决然下诏,停止科举,从此新式学校得以迅速发展。

A. 1902年4月B. 1905年8月C. 1905年6月D. 1907年8月【正确答案】 B34.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经过十数年的借鉴和探索,颁布过若干个不同的学制,最终于()颁布了“壬戌学制”。

A. 1912年B. 1918年C. 1922年D. 1920年【正确答案】 C35. “壬戌学制”首次规定了中小学的(),并一直延续至今。

A. 三六三制B. 六四二制C. 三三六制D. 六三三制【正确答案】 D36.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A. 1950年B. 1951年C. 1952年D. 1953年【正确答案】 B37. 以美国加州为例,其校舍模式的发展,1900-1930年为()。

A. 同轴廊型B. 手指型C. 背对背型D. 群集型【正确答案】 A38. 以美国加州为例,其校舍模式的发展,1955-1958年为()。

A. 同轴廊型B. 手指型C. 背对背型D. 群集型【正确答案】 C39. 以美国加州为例,其校舍模式的发展,1930-1960年为()。

A. 手指型B. 同轴廊型C. 背对背型D. 群集型【正确答案】 B40. 行为分析理论形成于(),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梅奥、利科特、奔尼斯等。

A. 20世纪初到20至60年代B. 20世纪初到30至60年代C. 20世纪初到40至60年代D. 20世纪初到50至60年代【正确答案】 B41. 系统权变理论是最为晚近的组织理论,形成于()。

A. 20世纪40年代B. 20世纪50年代C. 20世纪6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正确答案】 D42. 对于基层主管人(比如中小学的教研室主任)来说,用于沟通的工作时间大约占了()。

A. 20%-30%B. 30%-40%C. 40%-50%D. 20%-60%【正确答案】 D43. 下行沟通是学校组织机构自上而下的命令、指示、审批、拒绝、批复、批转等是()。

A. 上行沟通B. 平行沟通C. 下行沟通D. 斜向沟通【正确答案】 C44. 学校组织机构自下而上的请示、汇报、申请、建议、请求、申诉是()。

A. 上行沟通B. 平行沟通C. 下行沟通D. 斜向沟通【正确答案】 A45. 同级机构间的交流、协商,斜向沟通是不同级别机构之间的联络、协调是()。

A. 上行沟通B. 平行沟通C. 下行沟通D. 斜向沟通【正确答案】 B46. 古希腊哲学家()就已经提出学生只有在学校中才能受到真正的教育,应当从7 岁起就送他去那里。

A. 柏拉图B. 欧文C. 马斯洛D. 布鲁姆【正确答案】 A47. ()的家庭是建立在封建宗法制度基础上的,子女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都要按封建的“礼法”办事,没有独立的个性。

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 原式社会D. 古代社会【正确答案】 B48. ()是一种专制的形式,儿童的独立性、主动性和自尊心在这种家庭中会受到严重的压制。

A. 保护型B. 独裁型C. 和平共处型D. 协商型【正确答案】 B49. 在奴隶社会初期,掌管文化的主要是国家官吏和(),他们从事专门的文化整理、研究和教学工作。

A. 奴隶主B. 法师C. 巫师D. 地主【正确答案】 C50. 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社会地位,它是由教师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构成的。

A. 文化地位B. 学校地位C. 社会地位D. 历史地位【正确答案】 A51. 从横向上看,教师要熟悉相近的其他课程的知识,达到能够顺利教学()门课的水平。

A. 一至两B. 两至三C. 三至四D. 四至五【正确答案】 B52. 《教师资格条例》规定,被撤消教师资格的,自撤消之日起()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A. 1年B. 2年C. 3年D. 5年【正确答案】 D53.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中学高级、一级教师职务由地市由()聘任。

A. 一级教育局B. 地市级教育局C. 聘任机构D. 县级教育局【正确答案】 A54.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中学二、三级教师职务,由()聘任。

A. 一级教育局B. 地市级教育局C. 聘任机构D. 县级教育局【正确答案】 D55.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小学高级教师由()聘任。

A. 一级教育局B. 地市级教育局C. 聘任机构D. 县级教育局【正确答案】 B56.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小学一、二、三级教师由()聘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