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因声求气,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声律特点,学习有情感诵读作品。
2、吟咏诗韵,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
3、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课前案】
1、诗人回顾:
杜甫,字子美,他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故称“杜工部”,又授左拾遗(谏官),故又称“杜拾遗”。
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并被推崇为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著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阁夜”,即西阁之夜。
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
当时,蜀中发生了军阀的连年混战,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加之杜甫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
3、注音并解释下列字词①景:②霁:
4、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如何体现出作者“凄凉悲怆”的心境?
5、颔联:从()觉和()觉来写诗人冬夜闻见之景。
诗人如何将悲惨的战争现实和和壮美的三峡之景表现出来?
6、颈联:人们为何哀哭?“夷歌”指什么?诗人听到“夷歌”后心情会愉悦起来吗?
7、尾联:这里提到了两个历史人物,是哪两个?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叹?
【课中案】
这首诗写了诗人多种悲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
【课后案】
比较阅读:
请将此诗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阁夜》和《旅夜抒怀》的意境都很雄阔,细细比较,二者又有不同。
《阁夜》和《旅夜抒怀》的意境都很雄阔,细细比较,二者又有不同。
《阁夜》的意境是
《旅夜抒怀》的意境是
《阁夜》中,等意象传达出来的是寒冷萧条
的气氛,传达出来的是征战和动荡的气息,全诗景象宏阔壮观,终究摆脱不了悲凉和萧瑟。
《旅夜抒怀》中,描绘出风清气和的春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出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两组意象形成微弱渺小和宏阔壮观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置身于天地之间的渺小和无助,但其中的悲慨之气不如《阁夜》浓重。
2、这两首诗在章法上也不同:
《阁夜》前三联写,尾联,即使在写景当中也。
《旅夜抒怀》前两联是,后两联是,景和情互相对照,互相生发,非常和谐。
《附》
常用的表现手法:
景和情的关系(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对比(对照、映衬)、反衬、衬托(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悲衬喜)、烘托、象征、用典、借古讽今、托物言志、动和静(动静结合)、虚和实(虚实结合)、抑和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褒和贬(明褒实贬、明贬实褒)等。
常用的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反复、反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