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件(共63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复习课件(共63张PPT)
氯化钡再加入碳酸钠。由此分析, D选项中Na2CO3在BaCl2之前, 不正确。
5.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的________,使氯化铵晶体单独析出得到另一种产品——氮肥,
氯化钠溶液则可以循环利用。 (3)在氨碱工业处理剩余的氯化铵溶液时,为何不直接蒸发结晶
析出氯化铵固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过滤可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过量Na2CO3可与稀盐 酸反应而除去。 (2)从图中得知:NH4Cl+X→CaCl2+NH3↑+H2O,X应是Ca(OH)2;
下的溶解度相同) (4)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 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专题1】海洋化学资源
答案:① MgCl2+ Ca(OH)2====Mg(OH)2↓+ CaCl2 ② Mg(OH)2+ 2HCl ====MgCl 2+2H2O ③ MgCl2 ==== Mg+ Cl2↑ ④膜法 ⑤热法 ⑥可燃冰
可能变成油提供证据”;它在高压低温环境中形成,一旦离开 这一环境可能要发生变化,即不可直接拿回家作为燃料使用。
2.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后,以其母 液(卤水)和贝壳为原料,还可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材料——纳 米氧化镁,其简要流程如下:
(1)海水晒盐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包含蒸
A.CH4·(H2O)n是氧化物
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 D.“可燃冰”可直接拿回家作为燃料使用
【解析】选B。CH4·(H2O)n是化合物而不是氧化物;可燃冰中含 碳量相对较小,燃烧较完全且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比
较清洁的能源;可燃冰燃烧主要是甲烷(CH4)燃烧,不能为“水
加入NaCl是为了降低NH4Cl的溶解度,使NH4Cl易结晶析出。
(3)因为NH4Cl受热后产生气体HCl和NH3。 答案:(1)过滤 稀盐酸
(2)Ca(OH)2 溶解度
(3)氯化铵受热易分解
【专题1】海洋化学资源
1. “可燃冰”[CH4·(H2O)n]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 外观像冰。下面关于“可燃冰”叙述正确的是( )
4.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中往往还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氯化 镁、氯化钙等杂质,它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 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至溶液pH=
7,最后经过过滤、蒸发得到精盐。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顺序 错误的是( )
主要考点: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及转换关系,固体物质溶解 度,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粗盐提纯的步骤及方法。
如图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100 g水最多能溶解30 g硝酸钾
C.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4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
入过量的除杂试剂,这样,虽然除去了原有的杂质,但是又引 入了新杂质,还应把引入的新杂质除去; (2)氢氧化钠可以除去 Mg2+,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通过加入HCl除去;碳酸钠可以除去 Ca2+,过量的碳酸钠可以通过加入HCl除去;氯化钡可以除去
SO42-,过量的氯化钡可以通过加入碳酸钠除去;(3)应该先加入
2.粗盐的提纯 (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 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结晶。 (2)除去食盐晶体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①向食盐水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和Na2CO3等,将
SO42-、Mg2+、Ca2+转化为沉淀,过滤后,再加适量盐酸, 除去多余的CO32-和OH-。 ②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3.溶解度 (1)固体溶解度的四个要素。 ①条件: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
③饱和状态
④单位为克。
(2)影响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②温度。
4.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分为“三种类型”: (1)“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 增大,如KNO3; (2)“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 如NaCl; (3)“缓降型”——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如Ca(OH)2。
△
③2NH4Cl+X ==== 2NH3↑+CaCl2+2H2O
④NH4Cl ==== NH3↑+HCl↑
△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盐水精制的过程是除去溶液中各种杂质的过程。为将盐水 中含有的Ca2+、Mg2+等沉淀,可以向其中加入过量纯碱,此时
将混合液中不溶物除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流程。
(2)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
2NaHCO3 ==== Na2CO3+H2O+CO2↑
4.海水淡化 (1)膜法。 (2)热法——常用的有 ①低温多效蒸馏法
②多级闪急蒸馏法
二、结晶与溶解度
1.结晶的方法
(1)蒸发结晶,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的 物质,如NaCl。 (2)降温结晶,适合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 物质,如KNO3。
理变化,包括蒸发、结晶等过程。 (2)结合生活常识回答食盐的用途:可做调味品、医疗上用来配
制生理盐水、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公路上的积雪也可
以用氯化钠来清除等。 (3)CaCO3 ==== CaO+CO2↑ (4)操作a是过滤,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高温
答案:(1)物理 结晶
②通过计算,可准确知道所需盐酸的量。理论上溶解5.8 g
Mg(OH)2需要36.5%HCl溶液________g。
③由于准确称量Mg(OH)2的步骤繁琐,实验中并不常用,而是
通过一定操作方法来达到控制盐酸用量的目的。操作是:将
Mg(OH)2加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Mg(OH)2完全溶解为止。 (3)制备氯化镁晶体:蒸发浓缩MgCl2溶液,冷却结晶。
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制镁 (1)流程。
(2)原理: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 MgCl2 ==== Mg+Cl2↑。
通电
2.海水晒盐 (1)流程。
(2)原理:蒸发结晶。
3.海水制碱
A.BaCl2、NaOH、Na2CO3、过滤、HCl B.BaCl2、Na2CO3、NaOH、过滤、HCl C.NaOH、BaCl2、Na2CO3、过滤、HCl D.Na2CO3、BaCl2、NaOH、过滤、HCl
【解析】选D。本题考查粗盐提纯时去除可溶性杂质所加试剂的
顺序。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1)为了将杂质完全除去,应加
【解析】(1)生石灰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过滤时用到的玻
璃仪器为:烧杯、漏斗和玻璃棒;
(2)盐酸(HCl)与氢氧化镁[Mg(OH)2]反应生成氯化镁(MgCl2)和水; 设需36.5% HCl溶液的质量为x,则有: Mg(OH)2+2HCl====MgCl2+2H2O 58 73
5.8 g
36.5%·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进行a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________。
【解析】本题以海水晒盐的过程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食盐 知识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在审题时要抓住“海水晒盐”,蒸发水分使食盐析出,是物
x=20 g
58 5.8 g = 73 36.5% ·x
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便于控制盐酸用量。
答案:(1)①CaO+H2O====Ca(OH)2 ②漏斗、玻璃棒 (2)①2HCl+Mg(OH)2====MgCl2+2H2O ②20
③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
【专题2】海水“晒盐”
答案:①降温结晶 ②蒸发结晶 ③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④100 g ⑤饱和 ⑥g
答案:①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Na2CO3+Ca(OH)2====CaCO3↓+2NaOH ③Na2CO3+BaCl2====BaCO3↓+2NaCl
主要考点:海水“制碱”的原理、碳酸钠的性质以及结合碳酸 钠的形式考查物质的鉴别及除杂。
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如用于硬水软化、洗
溶液中多余的纯碱可以加____________试剂来除去。
(2)在氨碱工业的历史上,如何处理流程中剩余的氯化铵溶液,
出现了两种工艺:一是“索尔维法”,即在氯化铵溶液中加入 物质X________(填化学式),产生了可循环使用的氨气和大量固 体废弃物氯化钙;二是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 法”,即在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晶体,降低了氯化铵
三、溶解度曲线ຫໍສະໝຸດ 1.表示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体现了物质的溶
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应用(以上图为例) (1)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如物质A在t1温度下的溶 解度为a) (2)确定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3)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如:物质A、B在t2温度
发、________等过程。
(2)写出食盐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