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生活动评语
【篇一:社会实践评语】
够认真地有目的的完成社会实践,并且养成了遇事认真仔细勤于思考,敢于动手的良好习惯,精神意志也得到良好锻炼,为将来步入
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开阔了眼界,锻炼了才干,增强
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学到了许多新的本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适应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
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树立
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提高了思想觉悟,增强了服
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获取了广泛的知识信息,优化了知识
结构,增强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从中培养了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和优良作风。
识到自身知识、能力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摆正了个人与社会、
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
系。
从而提高了个人素养,完善了个性品质,逐渐养成了艰苦奋斗
的优良作风。
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拓宽了视野,获取了新知,了解
国情,学会了关心他人,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生活自理能力,增强了适应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
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深入认识社会、认识国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了
社会责任感和成才报国的使命感。
该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中逐渐养成了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拓宽了视野,获取了新知,培养了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道德自律
的水平,培养和锻炼了实际的工作能力。
【篇二:家长和社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家长和社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我校采取多元主体评价方式,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家
长评价和社区评价相结合,每个主体都不可缺失。
所以,创建学校、家庭与社会的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才能形成完整的、各有侧重的、
评价主体之间共同探讨发展策略的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家长和社区评价占评价主体的2/5,而且这两个评价主体不属于学校的管理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因此可控性、制约性极差,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难点,不突破就会使我们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流于形式。
所以,通过学校的协调努力,家长和社区评价能否做到位,将决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成败。
* 家长评价
一、家长评价的功能作用
1、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多元、完整的评价体系,家长评价会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2、家长评价重在发挥家庭教育功能,重视家庭内部各成员间的平等对话、正确引导和亲情感召。
3、家长的评价视角独特,无可替代,可为学校教育提供有价值的素材,共同规划学生的未来。
4、家长评价对学生、家长的成长促进作用巨大,家长评价还将推动教师的进步。
二、家长评价的实施过程
1、舆论宣传营造氛围----新闻媒体、学生影响。
学校要和新闻
媒体保持密切联系,把省有关综合素质评价的文件规定及各种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活动宣传报道出去,形成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
同时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宣传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家长面前做好宣传员。
这样通过外在媒体和内在子女影响,会为提高家长的认识打下较好的基础。
2、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家长会议、宣传材料。
帮助家长正确理解评价的目的和方法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以通过宣传单、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等形式,保证家长同学生、教师的认识同步提高,懂得评价在于学生的发展与提高,通过自己的期望和鞭策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使家长避免亲情使然,突出子女优点回避弱点。
3、家长参与逐渐认可----征求意见、主题调查。
学校实施评价的整个过程要有家长全程参与。
除个别走访、小型座谈会之外,以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反馈调研是一个非常灵活有效的方式。
明确每次调查的主题,以征求意见建议的形式,反馈评价实施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等,引导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使家长随评价的深入而认识也逐渐提高。
4、沟通指导写实评价----评语点评、交流指导。
家长评价的着眼点
应以写实为主,既可为总结性评价提供事实依据,也可以保证过程
性评价的针对性和真实性,更主要的是可以使家长很快掌握。
学校
尤其是班主任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及时进行指导。
学校可采取集
中收集家长评语,分类点评,指出优劣,通过互相交流学习提高。
三、家长评价的注意事项
一忌要求过高、尺度一致。
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家长来说和我们一样
属于新生事物,我们要宽容并允许家长有个渐进的认识过程,不能
操之过急。
不同的家长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认识的程度、评价的
深度肯定有所不同,不能以一个尺度去要求,更不能用我们教育工
作者的尺度去衡量家长。
表现就可以,不必面面俱到,也不能一味拔高、贪大求全。
因为这
样容易产生虚假的评价,势必丧失了评价的意义,从而使评价流于
形式。
三忌忽视发展、一锤定音。
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教育家长重视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阶段变化,实事求是地给予恰到好
处的评定,不能主观地、过早的给学生以定论式的结论,要以发展
的眼光、鼓励的语言、期盼的心情去触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四忌
操作复杂、内容虚假。
在家长评价实施的过程中,要简化操作程序、阶段清楚、目的明确。
学校要制定明确的家长评价要求和操作方法,一定要做到及时评定,决不能为完成档案任务而集中补写,那就丧
失了评价的意义。
同时要坚决避免学生自己、同学之间或其他非法
定监护人代替家长进行评价。
四、家长评价的保障机制
1、明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其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的密切关系。
使学生家长明确评价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及其同学业水平考试与普
通高考的密切关系,是保障家长评价有效落实的最重要的基础。
家长较强的功利思想将促使其认真对待自己的评价义务和责任。
2、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基础教育各阶段操作素质评价方案的一致性。
基础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小学及初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的连续性,将会给高中阶段评价工作奠定非常好的评价基础。
同时连续一
致的评价观念与手段将有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因为育人是一个长
期的行为,非一个高中阶段就能实现的。
而这个评价过程需要各级
教育行政部门的协调与推进。
3、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及时交流、准确指导和密切配合。
及时沟通与交流是监督促进家长评价的有效手段。
学校和班主任教师要及时发现、适时指导,纠正家长评价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家长评价顺利进行。
主要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家长会、调查表和家访等形式进行,会取得明显实效。
4、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分级建立奖励警示家长的阳光制度。
通过各种途径奖励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家长,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宣传,会起到鼓励先进警示后进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家长的荣誉感和参与意识,使家长评价工作健康地开展下去。
五、家长评价的监测手段
1、通过教师评价以及社区评价的对照分析。
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位一体、紧密结合是全面评价学生的充分手段。
相互联系、相互印证、相互促进,可以使我们通过对照分析得出正确的判断。
2、通过学生家长共同座谈会了解家长评价。
通过学生家长共同座谈会了解家长评价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学生对家长评价的态度可以
反映出家长评价主体的发挥效果与观察度,家长的态度也可以反映出家长评价的真实性与实际效果。
3、通过家长与教师沟通问题的程度与态度。
学校、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在与学生家长交谈沟通的过程中,既可以了解家长对评价的认识程度和评价水平,也可以发现学生家长对待评价的态度。
4、通过跟踪过程评价看发展性评价的层次。
通过一个时期几个阶段的比较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学生家长的评价态度与水平,是否能够成为发展性评价实现育人的目标。
* 社区评价
一、社区评价的功能作用
1、发挥社区教育功能,了解学生在学校、家庭以外的品行表现和发展,点评在社区活动中的表现,促进全面发展。
2、帮助学生主动服务社区,参与社会实践,增进生存体验,形成社会意识,提高适应社会和参与社区活动的能力。
3、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学校教育提供有价值的素质。
有助于拓展评价领域,拓宽发展空间。
二、社区评价的实施过程
1、学习宣传明确职责----评价文件、协调会议。
学校有义务使社区了解相关文件精神,明确责任和任务,这是社区评价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要把省有关文件印发给各个社区,积极促使当
地政府领导出面协调解决沟通中存在问题,以政府的名义召开协调会议,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篇三: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
附:表一:
2015年寒假民勤一中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
2015年寒假民勤一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记录卡
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