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用无线遥控开关电路

多用无线遥控开关电路

多用无线遥控开关电路
本遥控开关采用无线电编译码方式,不受方向性限制,直线控制距离≤100m。

可控制功率在400W左右的电器的开/关。

它由遥控器与接收电路两部分组成。

遥控器体积小巧、外形美观,可挂于钥匙串上,随身携带。

其上有四个按键,可分别发射四路控制信号。

图1为遥控发射器电路。

IC1是采用CMOS技术的低功耗编码发射芯片,~脚是8位3态地址设定脚,每个引脚可以接高电平、低电平或者悬空,从而可提供6561(3的8次方)个地址码,可有效地避免重码。

另外,~脚为4位数据引脚,可产生四路控制信号。

当任一按键按下时,由IC1形成的与按键对应的编码脉冲串便从脚输出,去调制高频振荡电路,JT1为高频谐振器,它与VT1组成稳定的高频振荡电路。

另外,VT1还兼作高频发射,信号通过L1发射出去。

图2、图3分别为高频接收和译码控制电路。

图2中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经VT1高频放大之后进入VT2进行选频,选出与发射器载波频率相同的信号,进入IC1A放大,放大后的信号进入IC1B整形后由Dout输出至图3的Din,再经过IC2A的进一步滤波整形送入PT2272的脚。

PT2272是与PT2262配套使用的译码集成电路,它也有8位3态地址引脚,只有与PT2262的地址引脚设置相同时,才能正确译出数据信号,在PT2272的对应输出端输出高电平。

D1、R2、R3、C1组成消除按键抖动的电路,以保证遥控操作的可靠性。

D1的正端可以接在PT2272的脚至脚之任一处,它们分别与发射器的4个按键对应。

C2和R4完成对CD4013的预置,使初次加电时CD4013的输出端为低电平,即受控电器处于断电状态。

IC4为带过零触发功能的光电耦合器,当CD4013输出高电平时,光耦工作,同时触发双向可控硅导通,在输出端输出220V电压。

采用可控硅作为开关控制可以消除采用继电器产生的噪音,同时整体电路的可靠性也得以提高。

接收部分的供电采用阻容降压方式,实现了整个电路的小型化。

本套板全部调试好,不需要任何处理就可工作。

安装完毕后,按一下按键,电器通电,再按一下,电器断电。

无线电遥控发射、接收头的制作电路图
无线电遥控以其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无方向性等优点,应用于许多领域。

但因电器复杂,发送设备庞大,调试困难等原因,所以在民用领域一直受到限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使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无线电遥控发射、接收头(T630/T631)的制作方法。

电路介绍
无线电遥控发射头T630是一种内藏开线未经信号的微型发射机,其发射频率为265 MHz,12V电源供电时,遥控距离为100M,工作电流仅为4mA,其体积为28X12X10m m。

无线电接收头T631,一个内藏天线,象电视机高频头一样的接收、解调器,其典型工作电压为6V,守候工作电流为1mA,接收频率为265MHz,其体积仅为31X23X10m m。

利用它们可以很方便地制作出各种无线电遥控装置,具有微型化,传输距离远、耗电省、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能够方便地取代红外线、超声波发射及接收头。

无线电射头T630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电路四发射管V1及外围元件C1、C2、L1、L 2等构成频率为265MHz超高频发射电路,通过环形天线L2向空中发射。

天线L2采用镀银线或直径为1.5mm的漆包线,天线尺寸为24mm(长)X9mm(高)。

三极管V1选用高频发射管BE414或2SC3355。

无线电遥控接收头T631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接收电路主要由V1、IC等组成,V1与C7、C9、L2等元件组成超高频接收电路,微调C9改变其接收频率,使之严格对准2 65MHz发射频率。

当天线L2收到调制波时,经V1调谐放大出低频成分,再经V2前置放大后送入IC LM358,进一步放大整形后由LM358第7脚输出,该印刷电路板实际尺寸为31mmX23CC,天线尺寸为27mm(长)X9mm(高)。

OUT为信号输出端,三极管V1选用BE415或2SC3355。

电容C9可选用小型可调电容。

IC选用LM358。

在发射及接收电路中为减小体积,所有电阻均选用1/8W或1/16W的金属膜电阻;电解电容亦用超小型电容,其它电容全部采用高频陶瓷电容。

在焊接时元件引脚尽量剪短,使其紧贴电路板,电路板材料应选用高频电路板。

以下是两载采用声表面的收发装置,相对于前面的介绍的电路,具有更远的传输距离、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易制作、调试,价格为
发射部分:
接收部分:
多路红外线遥控灯具
红外遥控延时灯电路
红外遥控延时灯红外遥控延时灯适用于夜间需要临时的情况。

这种照明在使用遥控器将其接通后不需再用遥控器来关闭,而是通过电路内已设定的延时电路进行延时后自动关闭。

延时时间一般可设定为1~2MIN ,它的操作可使用前面已介绍过的未加调制信号的红外遥控发射器。

电路原理图:
电路原理:电路由红外接收器、单稳态延时电路和可控硅电路组成,如图,红外接收器电路由CX20160A 及光电二极管VD组成。

在该电路中,IC的中心频率已被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设置电阻R设置为f0=40khz,这对于大多数红外遥控发射器基本都适用。

当光电二极管VD接收到来自发射器的发射信号后,IC的输出端7脚输出低电平。

单稳态延时电路中,由555电路与RP、C组成脉冲启动式单稳态触发器,由负脉冲或低电平通过2脚触发,使其翻转。

平时,由于IC的7脚输出高电平,IC的3脚输出低电平。

当IC的7脚输出低电平时,通过2脚使IC2翻转,3脚变为高电平。

这一高电平通过R将可控硅VS触发,使其导通,电灯亮。

单稳态电路被触发翻转后进入暂稳态,这时电源通过RP向C充电,C充电所需的时间便是单稳态触发器的延时时间,这个时间TD=1.1RPC5。

由于采用了可调电阻RP,单稳态电路的暂稳时间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当C5充电使其正端电压升至2VDD/3时,单稳态电路翻转,IC的3脚恢复低电平,双向可控硅VS关断,电灯熄灭。

元件的选择与制作:VD2应该用6.2V的稳压二极管,SCR1采用1A/400V的单向可控硅或双向可控硅,其它元件无特殊要求。

安装与调试:元件安装:电阻、可调电阻、电容、MIC、三极管、电感L、IC 调试方法:元器件安装无误后,通电进行调试。

调试主要分两部分,一是由555构成的单稳态延时电路。

通电调试
先测量IC555第4、8脚与1脚之间的电压值应该为6V,电压有变时,应检查VD 1、VD2、C1、R1,重点检查VD2有没有损坏,在检查这部分电路时要特别小心,要不你会给220V的交流电给电倒。

调试555单稳态延时电路时,用表笔碰接一下IC2的第2脚,这时电灯H就会点亮。

如果不工作,检查IC2的电路是否有错误,其中R2、C7的数值决定延时时间的长短。

第二部分是IC1 CX20106构成的红外接收电路。

红外信号从IC1第1脚输入,由第7脚输出。

其中R4为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的设置电阻,通过改变其阻值可以改变接收器的接收频率。

C4、R7是决定放大增益,IC1的总增益被设计为77~79dB,在此增益下IC1第7脚输出的脉冲幅度约为3.5~5V。

C2为积分电容,其容量一般取330PF。

C2较大时,虽然可使抗干扰能力提高,但同时会使输出脉冲的低电平持续时间加长,造成遥控距离变短。

一款20合1的遥控器电路,IC为NT66P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