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莱州小学母语第六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

莱州小学母语第六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

莱州小学母语第六册国学经典主题诵读(2017年版)
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
1、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之苗。

行迈靡靡(mí),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
2、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gū)濊(huî)濊,鳣(zhān)鲔(wěi)发发。

葭(jiā)菼(tǎn)揭揭,庶姜孽(niâ)孽,庶(shù)士有朅(qiâ)。

——(《诗经》)
3、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gēng)喈喈(jiē),采蘩(fán)祁祁。

((《诗经》))
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诗词诵读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王维《鹿柴》)
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
1、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ěr)言。

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其斯以为舜乎!”(《中庸》)
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rón g)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世说新语》)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德经》)
5、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pìn)牛吉也。

(《易传》)
诗词诵读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第三单元:让世界充满爱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2、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xī),和乐且耽。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n
ú)。

(《中庸》)
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
4、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
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
5、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
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

(《墨子》)
诗词诵读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其一》)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第四单元: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shǔ)。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yuán)得我所。

(《诗经》)
2、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qú)劳于野。

爰(yuán)及矜(jīn)人,哀此鳏(guān)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yuán),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诗经》)
3、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诗经》)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水经注》)
诗词诵读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唐】李贺《马诗·其一》)
第五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
1、骨曰切(qiē),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zhuï)磨,乃成宝器。

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论衡·量知篇》)
2、斋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kuài)不厌细。

(《论语》)
3、信不足,有不信。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

(《道德经》)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诗词诵读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第六单元:世界遗产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孟子·尽心上》)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诗经》)
3、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登泰山记》)
4、蜀国多仙山,峨眉邈(miǎo)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登峨嵋山》)
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第七单元:人间真情
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
3、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论语》)
4、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
5、孟子曰:“食而弗爱,豕(shǐ)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

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孟子》)
诗词诵读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唐】李白《送友人》)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第八单元:神话传说
1、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quâ),断鳌(áo)之足以立四极。

(《列子·汤问》)
2、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
3、发鸠之山,其上多柘(zhâ)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ào)。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nì)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山海经》)
诗词诵读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商隐《嫦娥》)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