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宫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宫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宫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究分析宫腔镜手术之中的护理配合临床效果,为相关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随机选取100列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护理配合,其中包括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排除患者恐惧心理、对手术过程中的器械进行消毒工作。

手术进行中的配合全部操作流程和手术完成设备器械的处理。

结果100例患者宫腔镜手术效果良好,在所有患者之中无1例出现相关并发症。

结论宫腔镜是一种治疗诊断子宫内膜疾病可靠有效的技术。

标签:患者;手术;配合宫腔镜
宫腔镜手术是采用膨宫液将宫腔膨大通过摄像监视系统利用高频电刀进行操作的新的手术方式,它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能获得病理标本以及帮助明确诊断等优点。

手术室护士对宫腔镜仪器、设备和器械的保养以及手术中的配合工作是宫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1]。

近年来,本院在行各类宫腔镜手术时加强手术的护理配合。

取得较好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宫腔镜手术共100例,年龄20~55周岁,平均年龄39周岁。

子宫内膜息肉48例,粘膜下肌瘤7例,宫颈管囊肿5例,宫腔粘连18例,纵隔子宫2例,节育环嵌顿5例,正常宫腔15例;均无手术禁忌证。

1.2术前准备
1.2.1仪器准备在常规医疗所用设备进行术前准备完成后,还需在宫腔镜手术前对监视器、双极电源器、光源主机摄像系统、异物钳、微型剪膨宫仪及活检钳等仪器进行检查,保证上述仪器运行状态正常。

1.2.2器械消毒及药物准备在进行手术前,相关护理人员应根据手术类型对镜鞘进行正确的选择及检查、同时需检查宫腔镜电切弧,治疗镜鞘及镜头、弧形电切电极、异物钳、点状、弹簧形、绞花形电极头、活检钳微型剪、膨宫连接管道,将上述设备进行等离子消毒工作或进行在%的戊二醛消毒剂的浸泡,有条件用等离于消毒,感染手术放在最后。

在上述操作进行完毕后还需准备数瓶0.9%生理盐水、必备脚架、镜套、脑科薄膜及常规医疗物品,除此之外还需准备手术过程中用于不良发应的相关的抢救物品及药物。

1.2.3术前配合术前访视:患者为女性,手术体位是截石位,麻醉是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给患者讲解手术过程、预后及宫腔镜手术的优点,减轻其对手术的恐惧,手术涉及到内生殖器官,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应就手术相关流程及内容对患者进行讲述,使其充分了解该手术的具体内容,从而消除患者的顾虑心理,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该给予仔细耐心回答,通过有效的沟通降低患者对部门手术操作环节的恐惧心理,可以对患者讲述手术
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保持一个利于手术开展的心理及生理状态。

1.2.4术前检查对患者进行术前的常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患者全身体征变化情况及盆腔变化情况,患者如无手术禁忌症等特殊情况,检查时期最好在患者月经干净5d后,宜,此时患者的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早期,患者宫腔内病变位置比较容易暴漏,对其进行观察治疗也比较有效。

当患者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时,应在患者止血时期内进行相关的检查治疗。

同时要求患者手术前应排空膀胱,贵重物品交由家属妥善保管。

1.2.5麻醉选择和饮食准备麻醉一般有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

对操作简单、时间较短的患者可选择全身麻醉,一般不需要气管插管。

若估计手术时间长、操作较为困难者可以考虑硬膜外麻醉。

术前禁食12 h,禁饮4 h。

取下假牙。

告诫勿隐瞒病史,经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能手术[2] 。

2术中配合
2.1体位手术前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术中患者补液,用药等工作顺利进行,一般采取18~20G套管针对患者进行穿刺置管,协助麻醉师为患者做好麻醉工作之后,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调整,确保其处于舒服正确的体位。

2.2配合步骤在经过常规的消毒以及铺巾后,铺无菌巾,上窥器暴露宫颈及阴道,再用0.5%碘伏棉球抹洗阴道及宫颈。

上宫颈钳于固定宫颈,消毒宫颈管,用4.5~6.5号扩宫条扩张宫颈管,将冷光源放人宫腔,在5%葡萄糖膨宫液的连续灌注下,观察宫腔内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

手术时密切观察操作步骤,随时改变灯光、调节膨宫液的流速并及时更换膨宫液,保持膨宫液的连续性,避免空气的输入,术中所用膨宫液量应及时汇报。

对患者身体体征进行严密观察,一旦出现相关并发症应及时处理。

2.3术后护理将患者手术过程中切除的组织送往检验室进行病理检查。

整理手术用物,对手术操作器械进行部分部件拆除工作,并浸泡在多酶清洗液中,利用高压水枪对管腔内进行冲洗,确保冲洗干净,再对其进行吹干工作,对器械的轴关节处应进行上油润滑,以备后用。

3讨论
就宫腔镜的手术配合而言,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对相关器械的保养以及使用。

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具备具有熟练的腔镜操作经验,并且还需具备对患者病情良好的观察能力,根据患者病情及时的做出相关的分析与判断。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之中,所用的膨宫仪通常对于气泡的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应该将排空气作为连接管道的首位工作,在手术过程中应不断关注膨宫液的情况,保证定时对其更换,避免出现报警等现象,防止对手术产生不利影响。

相关护理人员应该掌握相关仪器的名称以及相关专业用语,还应充分了解设备的性能和具体操作方法与过程,充分掌握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变化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在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当镜管进入患者宫颈前,管道中的空气及气泡必须排进,及时更换液体,避免空气进入宫腔。

空气栓塞发病突然且严重,因此术中要严密观察患者,如突然烦躁、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降低、发绀等,对患者进行心前区听诊,会产生大水轮音及咔嗒声。

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对患者停止一切注入气体的操作,严禁气体继续进入,要求患者保持倒转头低臀高位,对患者经行中心静脉导管的放置,一旦出现心肺衰竭,立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相关操作。

循环负荷过重现象通常发生在部分比较复杂的手术过程中,例如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及子宫内膜切除手术等,在手术过程中往往由于许多膨宫介质短时间内被吸收,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从而诱发患者出现心肺功能失常[3]。

在手术过程中应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有水中毒先兆出现时,应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工作,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由此可得,在手术过程中对宫腔灌洗液的出入量进行严密监护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子宫穿孔在手术过程中的发生往往与手术方式及子宫位置等方面有关。

除此之外,由于电切镜外鞘通常较粗,其电极为伸缩弧形电极。

当对子宫前屈或者后屈位的患者进行操作时,由于视野局限,在非直视的条件下进行手术操作,如果操作不熟练、致使宫颈扩张不充分、用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子宫穿孔现象发生。

患者通常表现为多汗、烦躁不安、腹胀、血压下降等。

如果患者出现子宫底部穿孔,应对患者进行缩宫素20U静脉滴注,10mg地塞米松。

当穿孔原因不确定时,对患者应进行腹腔镜检查,以确定其是否有出血及出血原因。

因此,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认真的妇科检查,仔细探查患者宫腔,多数现象可以有效避免。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宫腔镜手术术中及术后,近期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子宫肌瘤尤其是壁间内突肌瘤出血的危险性最大,应充分止血。

4体会
宮腔镜手术需要医护良好的配合。

首先护理人员应参加内镜技术的培训,全面了解手术的全过程,尤其注意术前准备、术中观察,使手术顺利完成。

宫腔镜器械贵重精密应设专人保管,定期保养。

总之,在宫腔镜手术中,护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是确保手术成功、保障手术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和环节。

参考文献:
[1]袁冬梅.宫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与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27(6):968.
[2]秦正方.妇科宫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及观察要点[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14,30(5).
[3]徐革,王国林,周龙军.宫腔镜子官粘膜下肌瘤切除术中并发水中毒1例[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3):27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