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第一章森林群落分布气候是影响植物群落分布的重要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变化影响不同类型的群落分布。
水平地带性分布:水热条件随经纬度变化导致植物群落沿经纬度有规律地分布。
垂直地带性分布:水热条件随海拔高度变化导致植物群落沿海拔高度有规律地分布。
三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纬向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第一节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一、世界森林分布1. 针叶林区域: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北纬45-70。
,主要是温带到亚寒带,欧亚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分布最普遍气候:夏季温暖短暂,冬季严寒而漫长,属大陆性气候,年降300-600mm,最暖月均温10-20˚C,>10 ˚C一年有4个月森林:组成单一,常为纯林,层次简单,死地被物层厚,分解不良。
阴暗针叶林(云杉、冷杉)郁闭度高,明亮针叶林(落叶松或阳性松)透光度大2、落叶阔叶林又称夏绿林区域:北纬30-50 ˚的温带地区,湿润海洋气候条件下,年降水500-1000mm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森林:栎属为主要树种,杨、桦、杂木等●3、亚热带常绿落叶林又称照叶林●区域:南北纬25-40 ˚之间的亚热带地区,气候:四季较分明,夏季高温潮湿,冬季温和,降水少森林: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植物为主●4、硬叶常绿阔叶林●区域:亚热带,以地中海地区最典型,各大洲都有分布,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智利、南非、澳大利亚●气候: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和多雨森林:旱生结构,小而坚硬,有些退化为刺。
栎属,刺叶栎●5、热带雨林区域:南北纬5-10 ˚,个别在15-25 ˚。
美洲、印度-马来西亚、非洲●气候:年均降雨量2000-4000mm,个别地区大于10000mm,年均温23-28 ˚C,最冷月均温大于18 ˚C●森林特点:物种基因库资源,奇特的景观:板状根、气生根、绞杀植物、滴水叶尖、花叶、老茎生花●6、热带季雨林(雨绿林)●印度、东南亚、非洲西部和北部、南美和中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有旱季和雨季之分。
中国森林分区●寒温带针叶林区●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南亚热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区●青藏高原区●蒙新区二.中国植被分区●《中国植被》(吴征镒,1980)将我国植被划分为8个植被分区●各分区的分布范围、气候特点、典型植被、前四区典型植被的代表性树种● 1 寒温带针叶林区●大兴安岭;降水400-550mm,年均温低于0 ˚C,冬季8个月;兴安落叶松● 2 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小兴安岭、长白山、完达山、老爷岭等,降水600-800mm,冬季5个月;以红松-杂木为主3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北纬32 ˚30 ’-42 ˚30’,辽东、胶东、华北、淮北、渭河平原、黄土高原南部、成徽盆地;●多次生林,以栎类为主要建群种,辽东栎、麻栎、栓皮栎、锐齿槲栎等● 4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长江中下游,北至秦岭淮河,西到横断山、云贵高原,东部为华中、华南大部分地区。
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金缕梅科植物为主● 5 热带雨林、季雨林区●海南、台湾、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热带雨林:橄榄、棕榈、菠萝蜜、红树等●季雨林:桑科、无患子科、楝科、椴树科、紫薇科、大戟科● 6 温带草原区●建群种为针茅属●1)中温草原地带●冀北山地森林草原区、内蒙古高原及西辽河平原典型草原区、乌兰察布荒漠草原区●2)暖温带草原●冀北山地、黄土高原东部灌木草原区、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暖温带典型草原区、西鄂尔多斯、黄土高原西部暖温带荒漠草原区●7 温带荒漠区●新疆、甘肃夏季炎热干燥,温差大,年降水量少于250mm●超旱生灌木、小乔木为主的荒漠植被●8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海拔在4500m以上,云杉林、高寒草甸草原、荒漠第二节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1.植被的垂直带谱: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依次出现的植被带的具体顺序。
● 2.纬度对植被垂直带谱的影响:●台湾玉山(N23 。
30’)和吉林长白山●经度对植被垂直带谱的影响:●长白山(N42 。
,E128 。
)和天山(N42 。
,E86 。
)●高山树木线:乔木树种分布的最高海拔界限●长白山(北纬42 。
)海拔2691 m,垂直带谱:●1100m以下,针叶阔叶混交林●1100-1800m,亚高山针叶林●1800-2100m,山地矮曲林和亚高山草甸●2100m以上,高山灌丛草甸●天山植被的垂直带谱●500—l000 m 荒漠带●1000—1700m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带●1700--2000m山地针叶林带●2700--3000m亚高山草甸带●3000--3800m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物带● 3.森林分布的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关系●垂直地带性以水平地带性为基础,垂直带谱的基带必须与水平地带性植被一致。
●二者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甘肃省植被区划系统●甘肃处欧亚大陆,北纬32。
36’—42 。
47’跨10。
11’;东经92 。
10’-108 。
43’,跨16 。
33’,经纬度变化十分明显。
绝大部分地区(陇东、陇中)为黄土高原、内蒙高原;西南(甘南高原)、东南属秦岭山地。
海拔1000-3000米。
●(一)北亚热带森林植被区域 I●I1 南秦岭常绿、落叶阔叶林植被区;康县、文县、武都●(二)温带森林植被区域 II●II1 徽成盆地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成县、徽县、两当●II2 西礼盆地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区;西和、礼县●(三)温带草原植被区域 III●III1甘肃黄土高原南部森林草原区●III1-1 东部子午岭山地森林草原小区●III1-2 中部黄土残塬森林草原小区正宁、宁县、泾川、西峰、灵台、华亭、天水、甘谷、武山●III1-3 西部低山丘陵;临夏●III2 甘肃黄土高原中部典型草原区庄浪、通渭、静宁、渭源、会宁、定西、榆中、白银、靖远、兰州、皋兰、红古、永登●III3 甘肃黄土高原北部荒漠草原区;古浪、武威●(四)温带荒漠植被区域 IV●IV1 河西走廊东部温带荒漠区●IV1-1 走廊东部-阿拉善草原化荒漠小区●民勤、金昌、永昌●IV1-2 合黎-龙首山山地森林、荒漠草原、荒漠植被小区●IV1-3 走廊中部半灌木、灌木荒漠小区;民乐、张掖、临泽、高台、酒泉、金塔、玉门、嘉峪关●IV2 河西走廊西部温带荒漠区●IV2-1 平原灌木、半灌木荒漠小区●IV2-2 马鬃山灌木、半灌木荒漠小区●IV3河西走廊安敦盆地暖温带荒漠区敦煌、安西●(五)祁连山山地植被区域 V●V1 东祁连山亚寒带针叶林植被区●V1-1 冷龙岭亚寒带针叶林、常绿杜鹃灌丛小区天祝●V1-2 走廊南山亚寒带针叶林、山地草原小区肃南●V2西祁连山-东阿尔金山山地草原、荒漠区●V2-1西祁连山-东阿尔金山山地草原荒漠小区肃北、阿克塞●V2-2 苏干湖盆地荒漠小区●(六)甘南高原、山地植被区域 VI●VI1洮岷山地亚寒带针叶林区●VI1-1 洮河、大夏河亚寒带针叶林小区;岷县、临潭●VI1-2 白龙江中上游亚寒带针叶林小区;迭部、宕昌、舟曲●VI2甘南高原高寒草甸、草原植被区●VI2-1 积石山山地灌丛、禾草小区●VI2-2 黄河、洮河上游高寒草甸小区●玛曲、碌曲●VI2-3 大夏河谷地、甘加盆地森林、草原小区●夏河、甘加中国森林分区●寒温带针叶林区●温带针阔混交林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南亚热带、热带季雨林、雨林区●青藏高原区●蒙新区“垂直带谱●台湾的玉山(北纬23o30′)海拔3950 m,从山下到山顶的植被垂直带谱如下:●130一600m热带雨林●600一900m山地雨林●900一l800m山地常绿阔叶林●1800一3000m山地暖温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3000一3600m亚高山寒温带针叶林●3600一3950m亚高山杜鹃灌丛和亚高山草甸二者常复合分布。
●长白山(北纬42o)海拔2691 m,植被垂直带谱如下:●1100m以下针叶阔叶混交林带●1100一1800m亚高山针叶林带●1800一2100m山地矮曲林和亚高山草甸带●2100m以上高山灌丛草甸带第二章森林群落分类一、植物群落分类的主要学派●各国对植物群落进行自然分类的主要学派、分类单位及系统●(一)英美学派:以克里门茨和坦斯利为代表●以植被动态、群落发生及演替的理论进行分类,分类单位为群系、群丛、群丛相●群丛:具有一定植物区系组成,一致的外貌且生境条件一致的群落。
●群丛是抽象的植被分类单位,群落是生长于现实条件下具体的实体,二者的关系类似于种和个体的关系。
(二)法瑞学派:以布朗.布朗喀为代表以植物区系为基础,根据群落特征种鉴别群落主要在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沿岸,分类单位为群丛,下设亚群丛,确限度:某种植物相对于某类型群落的分布局限程度。
确限度等级:确限度5--确限种:只见于或几乎只见于该群丛确限度4--偏宜种:特别偏爱该群丛,偶见于其他群丛确限度3--适宜种:在该群落生长良好,常见于其他群丛确限度2--随遇种:不固定出现在该群丛确限度1--偶见种:偶尔在该群丛出现前三个等级为群落的特征种(三)生态学派(乌克兰学派):波格来勃涅克为代表主要以环境条件为依据,分类单位为立地条件、林型、林分型立地条件:土壤养分、水分条件相似的地段。
养分级:贫瘠、较贫瘠、较肥沃、肥沃湿度级:非常干燥、干燥、潮润、湿润、潮湿、水湿林型:不仅土壤养分、水分条件相同,而且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段林分型:不仅土壤、水文、气候条件相同,而且林分的优势树种组成也相似的地段。
●(四)生物地理群落学派:以苏卡乔夫为代表●综合考虑群落的生物特性及环境条件●生物地理群落: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二、《中国植被》分类系统:植被型组针叶林(外貌)●植被型寒温性针叶林(水热条件)●植被亚型寒温性落叶针叶林(优势层片)●群系组落叶松林(建群种同属)●群系兴安落叶松林(建群种)●亚群系(次优势层片)●群丛组(层片结构相似,优势层片与次优势层片优势种相同)●群丛(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相同)亚群丛(群丛内部的分化)根据外貌、结构、环境条件、优势种、种类组成等特征进行划分11个植被型组,29个植被型,550个群系,几千个群丛(层片:生活型相同的植物构成同一层片)三、甘肃植被分类(一)针叶林植被型组1.寒温带针叶林植被型●1)寒温带落叶针叶林植被亚型●(1)红杉群系(2)华北落叶松群系●2)寒温带常绿针叶林植被亚型●(1)岷江冷杉群系(2巴山冷杉群系(3)黄果冷杉群系(4)云杉群系(5)紫果云杉(6)青海云杉(7)青杄(8)麦吊杉●(9)樟子松(10)祁连圆柏(11)大果圆柏(12)方枝圆柏2.温带针叶林植被型温带常绿针叶林植被亚型(1)油松群系(2)侧柏群系3.暖温带针叶林植被型暖温带常绿针叶林植被亚型(1)华山松群系(2)白皮松群系4.亚热带针叶林植被型●1)亚热带常绿针叶林植被亚型马尾松群系2)亚热带落叶针叶林植被亚型水杉群系(二)阔叶林植被型组1.温带落叶林植被型1)温带山地落叶阔叶林植被亚型(1)辽东栎群系(2)山杨(3)白桦(4)红桦(5)牛皮桦(6)刺槐2)温带荒漠落叶阔叶林植被亚型(1)胡杨群系(2)沙枣群系2.暖温带阔叶林植被型1)暖温带栎类落叶阔叶林植被亚型●(1)锐齿栎(2)槲栎(3)栓皮栎(4)麻栎(5)板栗2)暖温带落叶阔叶杂木林植被亚型●(1)枫杨(2)漆树(3山核桃(4)槭、椴(5水楸、春榆(6柳类3)暖温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植被亚型(1)栓皮栎、岩栎群系(2)麻栎、尖叶栎4)暖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1)松、栎(2铁杉、杂木5)暖温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亚型(1)僵子栎(2)刺叶栎(3)岩栎(4)匙叶栎(5尖叶栎3.竹林植被型1)温带竹林植被亚型(1)华桔竹(2)箭竹2)暖温带竹林植被亚型(1)慈竹(2)淡竹生态系统概述一、生态系统一般概念系统: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综合体,具有一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