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脊柱和脊髓常见疾病的MR表现
脊柱和脊髓常见疾病的MR表现
临床上椎管狭窄多见于颈、腰段
骨性和非骨性: 椎管狭窄标准:
颈椎:小于10mm 绝对狭窄 腰椎:小于12mm 比较狭窄, 小于15mm应考虑狭 窄 侧隐窝:5-7mm,小于3mm为肯定狭窄 椎间孔(神经管):小于4mm
引起椎管狭窄的病因:
先天性(固有性) 椎体或小关节增生 椎间盘病变 韧带肥厚或骨化(后纵韧带、黄韧带) 椎体的滑脱或滑移 肿瘤及其他
脊柱:X线平片、CT、MR检查比较
CT三维重建
正常颈椎
正常胸椎
正常腰椎
正常的脊柱MR表现
形态
T1信号
T2信号
椎骨:
四边略凹的方形
灰白
灰白 周边缘(黑 )
椎间盘:
光滑 梭形
均匀灰
白 中央裂隙(黑) 周边缘(黑 )
椎管:
光滑 有一定间距
水(黑) 脊髓(灰) 脂肪(白)韧带(黑)
水(白)脊髓(灰) 脂肪(灰白) 韧带(黑)
脊柱和脊髓常见疾病的MR表现
内容
脊柱及脊髓正常MR表现 椎间盘突出、脊椎退行性变及椎管狭窄 脊髓及椎管内肿瘤 脊髓炎性病变 脊髓栓系综合征 (椎体的骨折、骨肿瘤、炎性病变归入《骨
与关节疾病》一讲中 )
脊柱及脊髓正常MR表现
脊椎及脊髓的MRI检查方法
平扫 增强扫描 硬膜囊水成像 神经束成像
病变区蛛网膜下腔变窄 脊髓局限增粗,肿瘤等或略长T1、长T2信号
脊髓无移位 瘤体上下水肿区 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强化 继发有脊髓空洞 鉴别诊断: 需与脊髓炎性病变、原发脊髓空洞区别。
髓内肿瘤
CT可见钙化
髓内星形细胞瘤继发脊髓空洞
髓内海绵状血管瘤
征象二: 脊髓上下 呈梭形膨 大增粗
T1WI脑脊液信号 T1WI为等信号
椎间盘突出颈髓损伤、软化灶
MR直接征象(2):
椎间盘均匀周围膨出或局限膨出 椎体疝-schmorl结节
椎间盘退行性骨关节病及椎管狭窄
退行性骨关节病(degenerative osteoarthropathy) 是由于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引起的慢性骨关节病。
脊柱及脊髓正常MR表现
脊柱与影像学相关的解剖结构:
椎体、附件 椎管、椎间孔 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 椎间盘(髓核、纤维环、透明软骨终扳) 硬膜囊、脊髓、马尾、神经根
影像学检查的价值与限度: X线检查:信息不全,有很大限度。 CT检查:骨结构或钙化性病变优于平片;可显示部分椎间盘突出。 MRI :清楚显示上述解剖结构、病理异常。椎体附件骨折线逊于CT。
脊椎退行性骨关节病作为其中的一种,包括:脊椎 小关节和椎间盘退行性变,可统称为脊椎关节病。
脊椎关节病除疼痛及功能障碍外,与四肢的退行性 骨关节病的突出不同点:椎管狭窄——出现神经根或 脊髓的压迫症状。
脊椎关节病 病因:原发性(原因不明)、继发性(椎间盘病变、外伤或感 染后、代谢性、脊椎发育畸形等) 病变范围及病理特点:
脊椎关节病
T1WI
T2WI
T1WI
T2WI
T1WI
T2WI
与椎间盘病变伴随的:椎体退行性变的三种类型
黄 韧 带 肥 厚
左侧小关节增生,左侧椎间孔狭窄
小关节退变 正常
后纵韧带骨化
女,43岁,高出坠下 8小时,截瘫。
单侧黄韧带肥厚
正常 椎管、椎间孔狭窄
后纵韧带骨化所致椎管狭窄
固有性椎管狭窄
大、
性损伤
(可伴有椎间盘变性)
膨胀
为诱因
临床表现
脊椎运动受限,局部疼痛; 由于神经根受压——放射性疼痛; 压迫脊髓时——感觉障碍、肌萎缩、四肢瘫等。
椎间盘突出的MRI表现
MR直接征象(1):
T1等信号
中央型
T2高信号(急或新鲜)
侧后型 舌样突出 T2低信号(慢或陈旧)
侧旁型
周围强化(肉芽或新
生血管形成 )
部位
形态
信号
T1低、 T2更高 信号(软 化灶)
T2高信号(脊髓水 肿:机械性压迫或 血供障碍)
椎管前后 径或椎间 孔狭窄
硬膜囊受压 神经根受压 脊髓受压
MR直接征象(2): 椎间盘均匀周围膨出或局限膨出
椎体疝-schmorl结节
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侧后方突出
椎间盘突出,颈髓损伤
硬膜囊水成像
(自发性脑脊液漏)
神经束成像
椎间盘突出 脊椎退行性变 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 (protrusion of intervertebral disc)
病理过程
纤维环或 髓核中软 骨细胞团 堆积、粘 液样变性 、纤维环 纤维肿胀
椎间 盘体 积增
急性或 反复慢
椎间盘膨出 椎间盘突出
椎体:增生、终板(骨硬板)炎、脂肪浸润、骨硬化 椎间盘:变性、膨出、突出、钙化、积气等。 韧带:肥厚、骨化 椎小关节:增生、破坏、关节间隙狭窄 椎体排列异常:滑脱(滑移) 椎间孔或椎管狭窄 脊髓的异常
临床表现:腰痛、肢体的神经根或脊髓压迫等症状。
椎管狭窄:
是指脊椎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因先天或后天各种 因素导致一平面或多平面的椎管管径变小而压迫硬膜囊、 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相关的神经压迫综合症。
髓内肿瘤三个征象
征象三 脊髓本 身无明 显移位
征象一:肿瘤 相应层面蛛网 膜下腔呈对称 性狭窄
髓外硬膜下肿瘤 常见于脊膜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等。
MRI表现: 脊髓外硬膜下肿块,肿瘤一般为等或略长T1、长T2号 瘤体局部的蛛网膜下腔增宽,小杯口,脊髓受压偏位 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强化,边缘光滑、整齐 可伴有椎间孔扩大或椎骨的压迫性骨侵蚀 较大的肿瘤可经椎间孔向椎旁生长。
颈椎转移瘤伴骨折
椎管肿瘤
脊髓髓内肿瘤 髓外硬膜下肿瘤 髓外硬膜外肿瘤
硬脊膜 软脊膜
蛛网膜
X线脊髓造影
MRI检查一般需要在平扫后再作增强扫描 MRI表现:
肿瘤的直接征像 脊髓或硬膜囊形态异常 椎管或临近骨结构的异常 肿瘤向椎旁侵犯
髓内肿瘤
见于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等。 MRI表现:
脊髓:
光滑 连续
均匀灰
均匀灰
马尾:
矢面为条状 横断为周边的点状影
均匀灰
均匀灰
椎间孔: V形 有一定间距 神经根(灰) 脂肪背景 神经根(灰白) 脂肪背景
椎旁软组织 对称 光滑
肌肉(黑) 脂肪(白) 肌肉(黑) 脂肪(灰白)
附件:(包括小关节)对称 光整
同骨信号 关节面(黑)
同骨信号 关节面(黑) 小关节腔间隙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