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景观生态学规划与设计研究案例分析
景观生态学规划与设计研究案例分析
③ 从整体景观格局山发开辟新绿地
华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设计实例:
江滨游园斑块绿地的景观设计
沿婺江绿地景观带是金华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规划中的五佰滩公园和燕尾洲 公园等大型城市公园一起,构成金华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绿核。这里所指的江滨游园是其 中的一段,主要包括婺江南岸西自河盘桥东至开发区大桥绿地景观带,跃约4.5km。由 于它处于整个沿江绿地景观带的中段,沿带是金华江南最主要商贸集散地和居比集中分布 区,因而其景观设计对于反映金华城市的魁体风貌、居民的日常生活游憩、外米游客的观 光休闲以及江堤的保护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河流廊道系统设计
河流廊道必须具有足够的宽度并应保持必要的 连接度,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时,应 尽可能地保留自然河岸,让土丘、坡地等自然 地与河流融合;特别是伸人水中的凸状岸堤, 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
建立城市景观绿色网络系统
•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因势利导
•增设廊道,增加景观连接度等来加强景观中各要素在功能 和生态过程上的联系
金华外环线廊道绿地景观设计:
中间快车道分币带的 模纹花坛设计,以海桐 球为中心,金叶女贞、 紫叶小蘖、杜鹃、红色 丰花月季或一串红等色 叶、色花构成彩色斑纹, 衬以冷季型草坪,形成 很好的廊道绿地景观。
在外环线两侧有很多 地方并没有建筑物,在 适合绿地建设的地段, 可将人行道绿带往外展 开.形成局部的斑块绿 地。通过多形式的植物 景观设计.增加城市绿 地景观的多样性。
•在规划中注意绿色廊道的相互连通,各斑块之间的相互连 通,以增加连通性。 (如夏天利用绿色廊道引凉风入城,消除热岛效应,冬季设 置防风林带等的设想都是考虑以绿色廊道的连通作用为必备 基础条件的。)
案例—— 基于景观生态学规划原理的金华市绿地系统研究
区域分析:
以境内金华山得名;
建成区面积 34.04 km2;
金华市城市绿地景观生态分类系统:
金华市城市绿地景观型的界定: 公共绿地———斑块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大多视为斑块绿地 市周边绿地——绿色基质 道路绿地——廊道绿地
金华市1999年底 建成区面积 34.04km2,各种 绿地总面积 558.24hm2,绿 地覆盖率仅为16.4 %。开发区更低, 覆盖率只有不到13 %。人均绿地和公 共绿地面积分别为 2m道5位2(.城,于2中中m街心2道和城)4和区.开的6发街 区街道(三江街道、 江南街道)的人均绿 地水平较低而接近郊 区的街道绿化水平较 好。
开辟新的绿色斑块
生态绿地不仅数量要多,而且分布要均匀、大斑块 和小斑块相结合。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
2.建立城市景观绿色廊道系统
道路廊道系统设计
城市道路边缘的绿地规划是建立道路廊道的关 键所在。景观生态学的边缘效应原理反映到边 缘植被的种植上,要求讲究垂直结构上的变化。
边缘效应原理还要求道路边缘具有一定的宽度, 以形成缓冲区。
根据环境敏感区斑块和物种源斑 块确定了生态绿地——划定了水 源绿地、林业绿地和城郊公园
景观的连续性——通过沿江大面 积的绿地布局将城市中心区与城郊 的白然景观和农田景观联系起来
斑块布局基本方法——大面积的 城市公园规划布局在城市边缘地带, 中小面积的公园、游园和居住区绿 地相对均匀地布局在城市中心区
廊道绿地规划的连通性原则—— 道路绿化和防护绿化规划
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
存在的问题:
城区内外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不够(东西v 南北x)
城区备绿地斑块之间有一定联系.但不充分(城区内建筑包围)
市区内有一些丘陵地构成城市自然环境的制高点被建筑物所覆 盖。
市区内一些重要的绿色景观及景观联系通道没有得到很好的维 护和利用,甚至由丁城市建设而遭到破坏。(绿地、河流被覆盖、道
路)
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原理优化城市绿地景观格局: ① 规划中强调城市绿地景观 生态过程和格局的连续性打 通南北向绿地景观通道.构 建市区“井”字形绿地景观 格局。
城市外围西部
建成区东侧
建成区两侧
经过以上规划.在金华 建成区范围内形成两条南北 向的绿地景观通道,结合婺 江一义鸟江及其沿岸绿带、 贯穿城区的铁路线两侧的绿 带两条东西向绿地景观通道, 共同构建了建成区“井”字 形绿地连通网络,保证了良 好的绿地景观连续性格局。
主要问题分析:
面积数量
城市绿地面积小,数量少。未达指标,生产,防护绿地面积不 足,道路绿化欠缺,未与绿色廊道结合,树种少,与地理气候 条件不符等。
主要问题分析:
空间布局
布局不均匀 凌散,构不成点线面,缺乏有机联系 各公园分布不均,服务半径不合理
建设管理
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在总规中的应用:
绿地规划结合山体水系等自然特 征,绿地空间结构的网络化和连续 性等。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
计研究
———以金华市城 市绿地系统为例
景观生态学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由自然和人工景观单元相互叠加而成的非常特 殊的景观生态元。
结构要素
基质 matrix
由城市中的建筑物及贯穿于其问的道路交通网络构成
斑块 Patch
主要指不同功能分区的呈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岛状镶嵌分布格局;
廊道 Corridor
市区总人口 34.71 万人; (1999)
“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 涵三江”;
有明显干、湿两季;
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风;
目标:浙江四大区域中新的一 级中心城市。
城市景观生态问题: 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城市的迅速发展,人在有限空间的高度集中。自然负荷过
大,对周围的生态系统胁迫日益加强。从景观生态学的观点看,城市景观生态 问题主要是由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造成。
(图中阴影部分为绿地) 道路廊道绿地和节点设计示意图
通过景观生态设计提升金华城市绿地景观的异质性和多样性——
要保护城市小地形和河、湖水网。城市的正负地形往往成为城市景 观特征的塑造者,从城市的发展来看,保存下来的山地和水体都成 为城市的主要景点或生态保护地;
植物生态习性要适应立地条件;
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园林类型、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植物类 型、多方位的发展绿地等手段,增加景观的异质性和生物的多样性。
自然生境大量损失 水土流失加剧 景观破碎度增加 景观结构单一 景观通达性降低
金华市景观生态格局的变化: 城市生产用地逐渐减少 城市绿地面积小,群落结构简单,树种单一 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大
2城市景观退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
城市污染的加重Leabharlann 婺江)城市气候的劣变(内涝,高温,洪涝灾害,热岛 效应)
② 加强城区街道绿地廊道建设.构建网络状的联系通道
通过道路廊道,结合城市 水系廊道绿地。将市区的斑 块绿地有机地联系起米,井 与前述绿地通道连接,形成 网络状的绿地景观系统;
有意识地设计这些绿色斑 块与主要街道绿地的联系廊 道,并提高道路绿廊将城区 各孤立斑块联为一体;
在廊道的设计中还必须注 意节点的设计。节点是廊道 中物质数量及运动发生变化 的转折点。
the end !
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原理优化金华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
景观生态学的综合、整体等系统论思想有助于城市景观设 计的全局、整体意识的建立。景观设计的对象往往比较具 体,尺度相对较小;
斑块一廊道一基质等相关原理使得景观从业者的设计更具 有科学合理的存在性;
可持续的城市景观不是盲目地堆砌自然元素,而是运用相 关的系统知识,适度开发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和恢复自 然的生态平衡。
主要是以交通为目的的公路、街道及河渠等
斑块的规划设计——
大斑块 绿肺 中斑块 绿肺 小斑块 补充,均匀分布
廊道的规划设计——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自然残存斑块 城内斑块
基质的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中.作为城市基质的商贸区、工业区、居住 区等景观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使基质处于斑块和廊道的包围之中。 生活、工作在其中的居吣能够最大限度地亲近白然.体现“绿色城市”的特色。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
1.建立城市景观绿色斑块系统
最优斑块形状
有一个集中的面积较大的核,主要用于保护资源; 有一些曲折的边缘和触手,能很好的保护资源和传 播物种。
在对城市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时,。在场地中心开放 的区域周围,要注意分布一些较分散的生动辅助空 间。这些辅助空间可以看作是廊道或是小斑块,它 们既是连接通道,也是进入重点景观区域的前奏和 铺垫。这样的规划设计同样对应于物种移植尽可能 提供多种路径的生态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