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信息学院毕业论文论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基本关系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二0一二级会计电算化指导老师:***二级学院:管理学院湖南·长沙提交日期:2015年5月目录摘要 (1)1 前言 (1)2 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基本理论阐述 (1)2.1企业目标的内涵、内容及结构 (1)2.2.1企业目标的内涵 (1)2.2.2企业目标的内容 (1)2.2.3企业目标的结构 (1)2.2.会计目标的内涵、内容及结构 (1)2.2.1会计目标的内涵 (1)2.2.2会计目标的内容 (1)2.2.3会计目标的结构 (1)3 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基本关系及其动态变化的理论剖析 (4)3.1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基本关系分析 (2)3.1.1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一致性 (2)3.1.2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不协调性 (2)3.2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基本关系的动态变化 (2)4 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基本关系实际情况及其所存问题剖析 (3)4.1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关系之间基本关系的实际情况 (3)4.2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基本关系之间存在的现实问题 (3)5 协调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基本关系的现实基本对策 (4)5.1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与定位 (4)5.1.1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出发 (4)5.1.2从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角度出发 (4)5.2协调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关系的对策 (4)6 结束语 (5)参考文献 (5)致谢 (6)论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基本关系作者:胡俊指导老师:谢凑多(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2012级会计电算化,长沙 410151)摘要: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在某些方面是统一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存在着矛盾。
本文旨在从理论上剖析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基本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和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基本关系实际情况及其所存问题,提出协调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基本关系的现实基本对策,以促进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目标会计目标基本关系1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我国的会计目标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必须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反映管理者受托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引导投资者和债权人正确决策。
此外,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在某些方面是统一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存在着矛盾和对立。
如何科学定位我国现阶段的企业目标和会计目标,使得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协调发展,对于我国企业发展而言尤为重要。
2 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基本理论阐述2.1企业目标的内涵、内容及结构2.2.1企业目标的内涵企业目标就是实现其宗旨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没有目标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设定一个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
企业是市场主体,其目标毫无疑问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即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个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生产和经济状态由一系列的定性或定量的指标来描述。
2.2.2企业目标的内容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它由总目标以及具体目标组成。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的总目标,具体目标包括资源配置目标(资源配置合理)、产品成本目标(成本最低)、管理决策目标(决策科学)、产品质量目标(质量最优)、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等五个子目标。
它们的逻辑关系是:资源配置目标是企业的基础设施以及物质基础;产品成本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源泉;管理决策目标是企业行为的方向盘和导向仪;产品质量目标是企业的“硬件”和“软件”,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重要因素;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其他四个目标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实现了企业的五个具体目标,就能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子目标是为总目标服务的,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各个子目标的实现。
企业目标还可按时间分为近期目标(1年之内)、短期目标(1年—3年)、中期目标(3年—5年)、长期目标(5年以上);按职能分为营销目标、财务目标、生产目标、人力资源目标、研发目标等等;按管理级别由低到高分为基层作业目标、中层职能目标、高层战略目标等等。
2.2.3企业目标的结构企业目标即企业经营目标,它是指企业活动中应该作为目标来追求的某些事物或现象。
过去,人们通常将企业目标理解为长期地获得最大盈利这是因为:(1)获得最大盈利的对立面不清楚。
(2)获得最大盈利往往要以牺牲企业其他重要活动成果为前提。
(3)长期的概念不确切。
所以,现在人们更多地认为企业目标具有多元性,它包括企业利益、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消费者的需求、股东利益、盈利、产品质量、技术进步、与供应单位的关系、企业的发展、经营效率、对政府的忠实、企业声誉等。
不仅如此,上述目标均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割,例如,从销售方面看,获得最大盈利的目标可以逐次分割为增加销售量—开辟新市场—广告宣传等。
正是由于企业目标具有多元性和可分割性的特征,所以企业各种目标就按照一定的规律性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企业目标集合体。
2.2.会计目标的内涵、内容及结构2.2.1会计目标的内涵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
会计目标在整个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的基本出发点。
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会计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2.2.2会计目标的内容(1) 提供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活动基本情况的资料。
利用这一资料,投资人可以了解企业经营过程,评估经营者经营业绩,并对企业将来发展作出必要指导;利用这一资料,经营者可以分清责任,寻找不足,改善管理,提高绩效。
(2)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可靠资料。
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企业对资源的控制情况、企业的资金构成、资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以及企业适应其所处环境变化的能力(即应变能力)。
(3)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预计、比较、评估企业经营业绩,尤其是盈利能力的财务资料。
关于企业的经营业绩,尤其是获利水平的资料,对评价企业今后有可能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潜在变动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有助于预计企业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产生现金的能量,还有助于判断企业利用新增资源可能取得的效益。
(4)提供有助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指挥、调节和监督的财务资料。
指挥、调节和监督,是会计的控制职能。
通过控制,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到社会需要和人们所希望的轨道,并在最有利的情况下完成预期的目标,这正是人们需要会计的一个重要理由。
(5)提供有助于判断企业在完成目标过程中对经济资源有效利用能力的财务资料。
经济资源总是有限的,投资者所希望的当然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经营成果(产出)。
这里涉及到对资源有效利用程度的评估与衡量所需要的信息,理所当然地应由会计这个信息系统来提供。
2.2.3会计目标的结构会计目标是由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系列的目标所构成的一个网络体系, 这一个体系包括会计根本目标、基本目标、质量目标和特定目标。
(1)会计的根本目标。
会计作为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其目标从属于企业目标, 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会计目标和企业目标的统一,反映了各管理系统的共性要求,规定了会计系统的根本目标。
(2)会计的基本目标。
与会计的根本目标不同,是会计根本目标在会计中的具体化和展开,反映了会计系统的特殊性。
会计基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提供微观经济组织——即企业有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和分配过程的观念货币信息。
另一方面直接运用这些信息实行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的会计控制。
在市场条件下,为了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和获取最大利益,投资人、债权人借助于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和信贷决策的需要,因而提供决策有用信息是会计的一项重要目的。
正是受托责任关系才能使投资人、债权人有权要求得到信息,经营者也才有责任提供信息;同时,会计信息的决策有时受到市场经济是否发达,投资人有无必要和可能性以投资方式表达意愿的制约。
(3)会计的质量目标。
会计的质量指标有两部分组成:一是会计信息质量目标,二是会计控制质量目标。
会计信息质量目标又包括前提性、可靠性、相关性和协调性等。
(4)会计的特定目标。
会计的特定目标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由于会计的基本目标在各个环节、各个具体过程和各个方面中而展开的。
从会计反映对象的不同侧面看,包括财务会计目标、社会效益会计目标、预测会计目标、决策会计目标、责任会计目标等。
3 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基本关系及其动态变化的理论剖析3.1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基本关系分析市场中企业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决不仅限于市场主体中的企业,它不但包括大部分的市场主体,还包括非市场主体。
会计从本质上讲是“受托责任会计”,而受托责任不仅包括经济受托责任,还包括非经济受托责任,不仅有资源受托责任,还有社会受托责任。
这种本质属性决定了两权分离情况下,有着相同行为主体的会计目标与企业目标不可能一致,会计不应当像市场主体那样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应该是向资源受托者报告资源的保值、增值情况,以解除受托责任。
但是,由于会计的受托者(企业)立场和对委托人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之间的矛盾,会计可能偏离其目标,资源受托者及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为避免这种情况,便会制定统一的会计制度、准则,以规范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行为,维护自己的利益。
当然,企业经营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因会计制度、准则的制定而受到侵害,也会加入到会计制度、准则的制定过程当中。
因此,会计制度(准则)实际上是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均衡博弈的结果,它不仅要保护委托者的利益,还要保护受托者的利益。
在这种均衡博弈而形成的会计制度下,会计目标与企业目标可以兼容,即会计在实现了认定和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的同时,也能最好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而服务。
3.1.1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一致性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有着共同行为主体,这就决定了它们在某些层面上必然具有一致性。
会计通过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给企业内外部相关人员使用,从而让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为企业目标实现提供支持和动力,或者给企业管理层施加压力以促使他们为企业价值增加不断努力。
这就实现了会计目标与企业目标的统一协调。
如果企业经营业绩很好,企业发展前景看好,会计通过财务报告将这些信息如实反映出来,将会使企业筹资变得容易,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是那么理想,会计信息也如实反映出这些,那么将会使管理层更好地经营企业,也使企业经营情况不断出现好转,这也会让企业价值不断增值。
具有相同行为主体的会计目标与企业目标是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