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6.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 7.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8.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 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 人培训材料
2020/11/25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内容提纲
➢第一篇 消防安全意识篇 ➢第二篇 消防工作组织领导篇 ➢第三篇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篇 ➢第四篇 防火管理篇 ➢第五篇 消防安全自查、自改篇 ➢第六篇 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演练篇 ➢第七篇 消防责任追究篇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2.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 检查督促其落实;
3.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5.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 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 口畅通;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 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2.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 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3.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4.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 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二)对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1.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2.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施工等 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 批手续。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 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 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 3.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 防安全措施。(进行电焊、气焊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一)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确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 安部第61号令)第十九条规定:
重点单位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 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二)消防工作原则
2008年修订后的《消防法》规定了消防工作的原则:“ 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 参与”。这一原则是实行责任制的规定。
“政府”、“部门”“单位”“公民”四者都是消防工 作的主体,任何一方都非常重要,不可偏废,共同构筑消 防安全格局。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三)消防工作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都 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1.由于消防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任何单位、个人都与之密 切相关,火灾严重危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给国 家财产和公民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只有大家共同参与, 真正齐抓共管,建立起消防工作的社会防御体系,才能增强抗 御火灾的能力,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自觉参与消防工作,维 护消防安全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和基本公德。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2.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所谓 “有组织的灭火工作”是指在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消防组织或发生火灾的单位、部门组织带领下进行的救火工作。参 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在灭火工作中服从政府、消防机构或者有关 人员的指挥,完成政府、消防机构或有关组织、人员交给的任务。
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源自(三)公众聚集场所的施工管理
1.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禁止动火施工。 2.公众聚集场所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使用的建筑物局部 施工需要使用明火时,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共同采取 措施,将施工区和使用区进行防火分隔,清除动火区域的 易燃、可燃物,配置消防器材,专人监护,保证施工及使 用范围的消防安全。
第一篇 消防安全意识篇
➢(一)消防工作方针 ➢(二)消防工作原则 ➢(三)消防工作义务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一)消防工作方针
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预防为主”就是在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把预防火 灾放在首位,立足于防,依靠社会各界,动员人民群众, 调动各方力量,贯彻落实各项防火的行政措施、技术措施 和组织措施,在思想上、物质上和管理上真正实现以防为 主,从根本上取得同火灾作斗争的主动权,有效地抗御火 灾,减少火灾的危害。
1.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 2.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五)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工作职责
消防安全管理人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和 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1.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工作;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根据新《消防法》的规定,防火安全责任首先是政府对 消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首先是单位 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 作全面负责,并在单位内实行和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岗 位防火责任制。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二)消防安全责任人的确定
第三篇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篇
➢(一)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内容 ➢(二)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一)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内容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 (公 安部第61号令)第十八条规定:
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2.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 3.消防控制室值班; 4.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 5.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 爆; 6.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 ; 7.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 8.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
应当注意的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灭火。另外, 虽然本法没有明确规定,但对孕妇,老年人和有较严重身体缺陷的残疾人 ,一般也不应当组织他们参加灭火。这些人由于身体或者体力、智力上的 缺陷,往往行动不便,不仅不能灭火,还缺乏逃避火灾伤害的能力。还要 帮助他们,保护他们的安全。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 防安全责任人。
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指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 的主要负责人。根据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件载明的 内容来确定。 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三)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职责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 公安部第61号令)第六条规定: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每日防火巡查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第61号令)第二十五条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 和频次。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巡查的内 容应当包括: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五)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消防安全管理
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 、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 和管理规定。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第五篇 消防安全自查、自改篇
➢(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每日防火 巡查
➢(二)企、事业单位的季度检查 ➢(三)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修保养 ➢(四)火灾隐患整改
第二篇 消防工作组织领导篇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 ➢(二)消防安全责任人的确定 ➢(三)消防安全责任人的工作职责 ➢(四)消防安全管理人的确定 ➢(五)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工作职责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
《消防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为什 么要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呢?大家都知道消防安全渗透在 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各 行各业以及每个人在消防安全方面应当各尽其责,是我国做 好消防工作的经验总结。实践证明,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调动各部门、各单 位和广大群众做好消防工作的积极性,转变不正确的认识 ,提高全社会整体抗御火灾能力。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 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 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5、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 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6、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
7、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 实施演练。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四)消防安全管理人的确定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 公安部第61号令)第七条规定: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培训材料
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 放物品影响使用;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二小时 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 种。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 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以结合实际 组织夜间防火巡查。
相关主题